车发发,引领汽车后服务市场,打造服务界的“苹果帝国”
“车发发(Chē Fā Fā)”这个比喻,将车发发比作“汽车后服务市场的苹果”,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定位。这个比喻的核心在于试图将苹果公司颠覆和引领科技行业的特质,投射到竞争激烈的汽车后服务市场。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个比喻:
1. "创新与颠覆 (Innovation & Disruption):"
"苹果:" 以其颠覆性的产品(如iPod、iPhone、iPad)和简洁优雅的设计,不断打破行业常规,重新定义用户体验。
"车发发:" 试图通过技术(如SaaS平台、数据分析、线上引流)和模式创新,改变传统汽车后服务市场信息不对称、效率低下、体验不佳等问题,为用户和商家带来新的解决方案。它想成为这个行业的“破局者”。
2. "用户体验至上 (User Experience Focus):"
"苹果:" 极其注重产品的易用性、美观度和整体用户体验,创造了一种“情感连接”。
"车发发:" 强调为用户提供便捷的线上预约、透明报价、可靠服务商选择以及可能的优质服务体验,试图提升用户在汽车后服务环节的满意度。
3. "整合能力 (Integration Ability):"
"苹果:" 虽然硬件自研,但成功的关键在于其强大的生态系统,将硬件、软件和服务无缝整合。
相关内容:

汽车后服务是一个巨大的市场,2013年,中国汽车拥有量达1.37亿,跃居世界首位。而这个市场每年还在以高速增长着,据统计,2015年,汽车后服务市场规模预计达到7000亿,而2018年将突破万亿大关。
不过,传统的汽车后服务市场亟需改造。据创业邦记者了解,传统养车模式主要有两种,4S店和路边店。4S店租金等成本非常高,一个中高端车4S店的投资可能要上亿。而由于客流不足、销售板块盈利能力有限和受互联网竞争对手的冲击,其利润和效率低;路边店则多是小店,资金、技术、服务和环境有待提升,配件质量无保障。传统养车的后果往往是,车主没有得到好的养车体验,还经常被宰,受一肚子气。
在创维担任市场总监的王海决心改变这个现状,2014年8月,他创立了车发发,采用线上集客、线下体验的垂直O2O模式进军汽车后服务市场。
“我们解决三个问题,一个是顾客体验差,大家去4S店都被宰过,第二个是用互联网解决效率问题,第三个是用互联网做连锁来”,王海说,“以往去4S店修车的时候,工作人员开个单子,然后告诉你这些都要做,其实有好多是不需要做的”。
在车发发官网上,产品品牌、价格等消费明细都得到了详细呈现,还可以跟4S店比价。需要给车做保养时,消费者输入车型、行驶里程和购车时间等参数,车发发会自动匹配基础套餐、经济套餐和私人订制等三个保养方案。
王海介绍道,车发发2015年一月份深圳宝安开业的旗舰店在第一个完整经营月即实现了盈利,打破了传统汽车服务门店至少一年半左右才能盈利的“铁律”。截至记者截稿,车发发官方网站上显示,已有4053人成为车发发注册用户;车发发消费者来源中,线上占比已经超过50%(含洗车),回头客比例超过半数,平均客单价在1000元以上。
目前,车发发定位于36个中高端汽车品牌。谈到定位中高端的原因,王海表示,一是低端车在车发发和4S店的消费体验相差不会太大,高端的顾客体验会更好。其次,中高端定位也有利于增强用户的认同感和粘性。
不过,这个巨大的市场早已强敌林立。据王海估计,互联网汽车服务创业企业可能已多达200家,既有来自传统汽车服务业,也有来自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者,切入业务包括线下连锁、平台O2O、上门保养、配件电商、违章查询等各个方面。其中,80%是平台型公司。
但是,王海坚决不把车发发做成平台。“做平台没有给顾客创造价值,路边店怎么坑蒙拐骗,它还是一样。而且做平台是没有盈利模式的,只能免费,甚至先砸钱补贴,但万一经济环境不好,融不到资了呢”,王海担心,由于平台只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不直接提供服务,导致服务质量不可控,用户体验并没有得到提升。
王海预计,随着2015年1月1日开始国家汽车行业反垄断新政的正式实施,全国三分之一的、约8000家4S店将被兼并、重组或倒闭,另外,三分之一的、约20万家维修店将破产。
尽管竞争将白热化,王海的目标是,在两年半内开100家车发发的直营店,并获得100万有效用户。而未来,车发发目标是成为汽车后服务市场的‘苹果’,深耕产品和用户体验。
“很多互联网创业者有点浮躁和急功近利,老是想一夜之间就怎么样怎么样”,王海告诉创业邦记者,“我们选的吉祥物叫孺子牛,用鲁迅的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传统汽车后服务被千夫所指,我们就甘愿做孺子牛,放下身段,踏踏实实的把顾客服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