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昌河Q7月销量仅个位数,车身生锈问题成争议焦点,品质真不值一提?
您说得对,从汽车质量的宏观角度来看,车身锈蚀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在月销量仅为个位数的情况下,这更凸显了其市场表现与产品品控之间的巨大反差。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这种“不值一提”背后可能隐藏的深层含义:
1. "市场规模的限制:" 月销量个位数意味着这款车在市场上的保有量非常低。即使有部分车辆出现了锈蚀问题,受影响的用户基数也相对较小。对于整个市场而言,这或许不会引发大规模的集体投诉或舆论危机,因此在某些层面被“稀释”了关注度。
2. "成本与定位的权衡:" 在成本控制严格的车型(尤其是销量不高的车型)上,使用更高防锈标准的材料或工艺可能会增加成本。制造商需要在成本、质量、定价和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对于特定细分市场或定位的车型,可能存在一定的妥协。
3. "锈蚀问题的严重性:" 您提到锈蚀是“真不值一提”,这暗示您可能认为锈蚀问题虽然存在,但并非极端严重,或者它发生在车辆的非核心部位,尚未对车辆的安全性和核心功能构成重大威胁。当然,这并不代表锈蚀就是可以接受的现象,任何形式的锈蚀都应被视为质量问题。
4. "用户反馈的代表性:" 个位数的销量也意味着用户反馈的渠道相对窄,单个用户的抱怨可能不会被
相关内容:
日前,汽车专业网接到一例关于北汽昌河Q7的投诉,车主李先生反映车身有生锈现象,包括发动机盖、车门、底盘处零件、中控室、后排座椅等多处部位。汽车专业网编辑也通过第三方网站了解到,很多北汽昌河Q7有车身生锈的困扰。

随后,汽车专业网编辑与北汽昌河Q7车主李先生取得了联系。据李先生讲述,在2018年6月购买后,才一个多月车身就出现了生锈,包括车身螺丝、中控台以及后座椅。后经过与售后联系,售后部门为李先生的车辆进行了除锈处理。不过这次处理并没有让李先生的车安然无恙,之后车辆还是出现了生锈现象,直至现在,已出现车身生锈起泡,车辆底盘零件生锈,包括之前处理过的中控台以及后排座椅也都出现锈迹。李先生也再一次联系了厂家反映问题,厂家给出的回复是,为李先生提供修理服务,并赠送一次保养,可李先生认为,之前一次也是这么处理的但未能彻底解决生锈的问题,对这种回复不太满意,并提出退车或进行索赔。

汽车专业网编辑通过查询第三方汽车投诉网站发现,有关北汽昌河Q7车身生锈问题的投诉不在少数。
一位2018款1.5T CVT精英型的北汽昌河Q7车主在第三方汽车投诉网站反映道,“4个车门有3个门已生锈,车窗升降器也坏了”。

无独有偶,一位2018款1.5T手动舒适型北汽昌河Q7的车主也反映了车身生锈的问题,“2018年12月30号发现因车辆质量问题4个车门内部全部生锈,2019年1月7日去经销商售后维修反映了这个问题,经销商只愿意对4个车门生锈位置做喷漆处理,并不考虑消费者车身喷漆后车辆的贬值损失,还推卸责任说车是消费的消费者要负责,要求经销商赔偿因车辆质量问题使车辆二次喷漆维修后导致车辆产生贬值的损失,经销商态度强硬无法协商,2019年1月7日拨打北汽昌河厂家售后电话至今厂方仍无任何电话及其它方式回复车主。”从这位车主的投诉中可以看出,不仅是车辆的生锈问题给车主带来了麻烦,售后也没能给车主满意的答复。

一位2018款1.5T CVT精英型的车主也反映了车身生锈的问题,“新车买了一个月,前台生锈,大屏闪退,厂家讲直接除锈,及换大屏,我想说的是一个月的准新车,出现这种情况是除除锈换换件就能解决的吗?”

从以上的投诉案例中不难发现,北汽昌河Q7车辆生锈的问题让车主们对这辆车感到失望,而且这款车车身生锈问题也大多在购买没多久后就出现了。这款车的防锈处理真的很差吗?要知道,这款车自2018年3月上市至今也不过2年而已,即使是2年出现生锈现象也不多见,何况提车没多久就出现呢?
月销量低至个位数,怎么救
据可查数据显示,北汽昌河Q7在2019年4月月销量只有7辆,这样的月销量真的很边缘,要知道这是一款“颜值”抗打的车。

我们可以从北汽昌河Q7的销量数据看到,这款车销量最高的时候是在其上市初期,但之后的销量一直不太乐观,月销量不足千辆也就罢了,2019年4月之后,月销量甚至不足百辆。这样的数据对于北汽昌河Q7似乎过于残忍了。但细细想来,其销量走低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且不谈这款车型的其他方面,单单从车身生锈这一问题看,这款车显然还是有明显不足的,毕竟谁也不愿意购车没多久,就要面对一台“锈迹斑斑”的车辆吧。
其实,车身生锈的问题在自主品牌车辆中并不少见,但“法不责众”是不适用于汽车市场的,北汽昌河Q7甚至整个自主品牌阵营都必须进一步提升品控,让车辆的质量足够“耐打”,毕竟“7”还不是下限,“0”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