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四大国企沦陷之谜,究竟是谁该为沉沦负责?
莱阳市四大国企(通常指莱阳市属的四大国有企业,具体名称可能随时间有所变动,但通常包括像莱阳纸业、莱阳烟草、莱阳化工厂等规模较大或历史较长的企业)近年来面临的困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经济周期、行业转型、管理问题、地方政策等多个层面。将“沉沦”归咎于单一“背锅”对象过于简单化,也缺乏实证依据。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宏观经济与行业周期:"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放缓,很多传统行业面临增长瓶颈。
像造纸、烟草(有其特殊性)、化工等行业都面临环保压力、产能过剩、技术升级、市场需求变化等挑战。这些是全国性的问题,莱阳的国企不可能独善其身。
2. "企业自身管理问题:"
"体制机制僵化:" 国有企业普遍可能存在市场化程度不高、决策效率低、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
"历史包袱:" 一些老牌国企可能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落后的产能或需要处理的“僵尸企业”。
"战略失误:" 可能存在对市场判断失误、投资方向错误、技术更新滞后等问题。
"管理不善:" 内部管理混乱、效率低下、腐败问题等也可能侵蚀企业活力。
"人才问题:" 缺
相关内容:
莱阳四大国企沉沦,究竟谁来背锅?当老街的路灯还亮着,厂区的大门却早已铁锁沉沉,谁都看得见铁锈,却无人承认责任。这四家曾经辉煌一时的国企——莱动、莱拖、莱绢、肉联厂,怎么就从风光无限,跌进了谷底?
要知道,莱动前身是1943年6月的隆茂机械厂,1950年春从招远辛旺庄搬到莱阳城,一步一个脚印,到1958年6月更名为莱阳动力机械厂;莱拖一开始叫“莱阳建新锅厂”,1958年1月变成莱阳第一机械厂,1963年再改为莱阳拖拉机修配厂;莱绢从1958年5月起,肩负“丝绸强省”的重任;肉联厂1966年9月建成后,成了烟台市最大的肉制品加工点之一。四家企业,同气连枝,与莱阳专署、烟台行署共舞,一时风头无两。

鼎盛那会儿,“莱动生产的195柴油机曾经是中国农民的首选,紧张时候一机难求”,“泰山一25拖拉机”“燕台牌汽车”……一大串荣誉接踵而至。“莱绢的桑绢丝120N/2、140N/2,获得全国第1和第2名”,肉联厂的冻品远销东欧、苏联、澳大利亚。莱阳人说,“四大企业养活了半个城”,篮球、乒乓、象棋赛都得挂上它们的名字。

可崛起比想象中容易,沉沦却比想象更快。1988年,莱动和莱拖、牟平发动机厂凑在一起,组了“莱阳动力机械总公司”,1991年就散了架。1996年又硬拼山东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把牟平发动机厂、油泵油嘴厂、烟台轴瓦厂拉一锅炖,结果几年后各家纷纷奔命,把莱动留下了一堆包袱。隶属关系更是阴晴不定:国家一机部、省机械厅、烟台机械局,几次上上下下,折腾得没人敢靠边站。

莱拖也没好到哪去。1958年前属于莱阳专署工业局,1964年进烟台专署农业局,1990年挤进山东汽车工业总公司,正得劲儿时,2000年又被划回烟台市政府。2009年重工集团成立,“烟台汽车制造厂”才算捞回一条生路,挂上了潍柴、陕汽的大旗。

莱绢和肉联厂同样命运多舛。一个从省工业厅到烟台行署纺织局,再到丝绸公司,折腾数次,2001年才改制为山东莱阳绢纺有限公司;一个从烟台市食品公司,到省食品公司,再回烟台商业局,名称三改四易,骨子里的运转却迟迟找不到北。

一段段隶属关系的搬迁,有没有想过对企业意味着什么?人财物权一变再变,政策的连续性、资源的匹配度都遭到破坏。可怜了那些老工人,有人回忆:“咱们厂里刚好,每天一班空气里都是机油味,敲个螺丝都得带光面手套,干得起劲;可一手交到省里,一手又扔回市里,政策跟不上,零件跟不上,机器还没热起来,就生锈了。”

那么,这锅到底是谁该背呢?很多外地人、网络上都直接甩给了莱阳,说是莱阳管理不力、招商乏术,才致企业衰败。可事实真有这么简单?四大国企从建成起,绝大多数时间并不属于莱阳县管辖,真正管着的,是省里、烟台市,那些起决定性的“收归”与“放手”,都在养老金、社保、税收的大盘子里角力。

有人指责,“26军搬走了,大中专院校搬了,莱阳就是命不好”。可怜哪,院校走了,也带走了人才;军队撤了,也带走了消费。可你若翻一翻档案就知道,校园迁移、军改调整、产业分流,都是国家级的战略布局,根本不是莱阳一脚能踢开的。

情绪有贬有褒,最怕人云亦云。坊间老张天天在茶馆里吆喝:“都是政府不给力,企业一个个垮了!”老李听了要冒火:“真冤枉!咱莱阳没少出力,问题是上头自个作死,撘上咱一块儿受罪。”这种怨气,是莱阳从盛到衰所积累的情绪,可若无人接住,就会越滚越大。
归根结底,四大国企衰落,是多种因素叠加:反复更换隶属、资本运作失败、产业升级不及时、市场竞争加剧……与莱阳本地没有直接“拉锯式”操作。把锅扔给莱阳,只会让问题更糟。有什么方法能让这口锅不再滚?或许,先从正视历史、厘清责任开始,再去找回产业链条、扶持创新主体、完善落地机制,才能为这座城换回干劲。
莱阳人都说:“咱城市不像企业,可每回遇到大事,都跟咱绑在一起。”闹钟敲响,是该理清这盘乱麻的时候了。把锅扯给莱阳,解不了根本;把锅还给真正决策者,才能让四大国企的故事,在新的时代迎来转机。 信息来源:莱阳市志·产业卷;烟台市国资委公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