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豆销量遭遇重挫,重组后环比暴跌50%,月均销量不足2000辆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销量环比下降50%是一个显著的下滑,这表明销量在短时间内减半。重组后的知豆月均销量不足2000辆,这进一步凸显了销量下滑的严重性。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影响:
"可能的原因:"
"市场竞争加剧:" 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势力品牌和传统车企都在加大投入,知豆可能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产品竞争力不足:" 知豆的产品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续航里程、性能、配置等方面不如竞争对手,导致消费者选择其他品牌。
"品牌影响力不足:" 知豆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可能还不足以吸引大量消费者,尤其是在重组后品牌形象可能需要重新建立。
"渠道建设不完善:" 重组后的销售渠道可能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导致销售网络覆盖不足,影响销量。
"政策因素:" 国家或地方的补贴政策调整也可能对销量造成影响。
"重组带来的阵痛:" 重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人员调整、管理不善等,导致短期内销量下滑。
"可能的影响:"
"财务压力加大:" 销量下滑会导致收入减少,给知豆带来更大的财务压力。
"资金链紧张:" 如果销量持续下滑,可能会导致资金链紧张,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市场份额下降:" 销量下滑
相关内容:
从挂牌数据来看,2024年8月至12月,知豆销量为9832辆,月均不足2000辆。知豆2025年至2028年的销量目标分别为2万辆、4万辆、6万辆和9万辆。然而,2025年一季度,知豆销量达3297辆,与2024年第四季度相比环比下降约50%。
2025年4月,知豆销量降至758辆。
2006年,由鲍文光创立的新大洋机电集团进军电动车生产领域,并创立知豆汽车,一举成为了国内首批新势力造车的代表。知豆的官网显示,公司成立于2006年,专注于微型电动汽车品类。作为新能源微出行的倡导者,知豆始终致力于在微型电动汽车领域打造行业领先平台,为用户提供小而美的出行解决方案,成为全球微型电动汽车引领者。
2015年1月,宁海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后更名为“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应运而生,由新大洋机电集团携手吉利控股集团、宁海银石投资基金、金沙江创投基金等共同创立。其中,吉利控股集团在李书福的引领下,成为知豆第一大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高达45%,而鲍文光的新大洋机电集团则以30%的持股比例紧随其后,位列第二大股东。
2015年和2016年,知豆的年销量分别为2.53万辆、2.4万辆。2017年,知豆获得了发改委、工信部颁发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项目年产4万辆,成为全国第11家获得新能源造车资质的企业。同年,知豆的纯电动车销量达到了4.2万辆。
这期间,知豆一度做到国内电动汽车销量前三甲、A00级品类行业第一。2018年初时,知豆的市场估值一度飙升至80亿元。然而,随着补贴政策对能量密度、电耗和续航的要求一步步提高,2018年,知豆汽车累计销量1.5万辆,同比下滑63.9%。由盛转衰,知豆仅用了两年时间,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销量仅为2095辆,同比下滑84.5%。
2023年10月,吉利汽车集团、爱玛科技创始人张剑、知豆汽车创始人鲍文光、金沙江联合创投、三峡资本、深圳远致富海等,合力推动知豆汽车实现资本战略重组。
股权穿透之后,知豆属于吉利集团,实际控制人显示是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爱玛科技集团董事长张剑也出现在新的投资方名单上。需要注意的是,重整后知豆的新车生产与销售均由兰州知豆负责,投资主体变更为南京知豆。有消息显示,完成重组之后,吉利对知豆的战略支持价值和意义是全方位的,将从汽车技术、质量、工艺、供应链、人才、管理体系等方面给予知豆全面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