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风口再起,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七大龙头盘点——宁德时代、华阳股份领衔
我们来梳理一下钠离子电池产业链的7大龙头,并特别关注宁德时代(CATL)和华阳股份。
钠离子电池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储能领域,被视为锂电池的有力补充,具有低温性能好、资源丰富(钠资源储量远超锂)、成本相对较低、安全性高等优势。
以下是根据当前市场认知和行业地位梳理出的钠离子电池产业链7大龙头(排名不分先后,侧重于不同环节):
1. "宁德时代 (CATL -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定位:" 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提供商,是钠离子电池技术的早期布局者和重要推动者之一。
"产业链环节:" 研发、正极材料(如普鲁士蓝/白类)、负极材料(硬碳)、电解液、电池制造、BMS(电池管理系统)、储能系统集成。
"市场地位:" 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制造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宁德时代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推出了多款钠离子电池产品,并积极推动其应用于储能市场。它是整个产业链中最受关注的龙头企业。
2. "华阳股份 (Huayang Shares - 深圳市华阳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注意:此公司主营业务为印制电路板,与电池直接关联度不高,可能存在信息混淆或指代其他同名公司。如果特
相关内容:
作者:黄眉大王

宁德时代发布会搞完了,发布的钠离子电池和华阳与中科海钠的不是一个路线,中科是氧化物正极,电解液和锂电池什么差不多,导流体是铝箔。
中科海钠的正极材料是铜锰铁钠的氧化物,负极是碳,直接用华阳的无烟煤粉碎然后碳化;宁德时代的是硬碳,我记得看钠创专家的说法是硬碳和软碳区别不大。
正极材料按照宁德发布会的说法是有两种路线,一种是氧化物,一种是普鲁士白。
宁德时代的发布会给我们很明确的信息,那就是华阳的钠离子电池方案和宁德的方案水平差不多。
宁德时代把正极材料说的这么隐晦,估计正如钠创的科研人员说的那样,想办法绕开了中科海钠或者钠创的专利壁垒。
这个发布会,证明了华阳股份是正统的钠离子电池概念股。同时,宁德时代的创立者确实和中科海钠的缔造者是师出同门。
钠离子的最有分量的优势就是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放一块,虽然场景多了,但是安全性反而会被拉低。但是,毕竟锂矿资源极其短缺,这么做也算是一种妥协吧。
我专门研究过华阳股份,华阳和中科海钠深度合作,新建正负极各两千吨的产能,华阳占股45%,中科海钠占股55%,有中科海钠的创始人打理。技术上说过,碳负极软硬碳区别很小,无烟煤和铜铁锰正极都能够把电极的成本做到比锂电低很多的程度。现在阻碍钠离子电池商业化的唯一障碍,就是产业化程度低造成的成本高。
无烟煤做负极,铜铁锰氧化物做正极,可以极大地拉低成本。铝箔替代也是一样的道理,降低成本。把镍锂等稀有高价的金属用更便宜和更易得的锰铜铁钠替代掉,可以极大地增加总的供给数量,降低单位价格,对于产业化是最好的推动。
同时,看性能,宁德的方案和中科海钠的充放电性能是几乎没有区别的,海钠做到150wh/kg,循环次数4500次,可以在5~10分钟内完成快充,工作温度-40~80度宽温区工作。而且中科在2020年就实现了量产,并且去年推出了100kw,今年推出了1mw级别储能电站。(宁德时代的电芯单体能量密度高达160Wh/kg;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以上;在-20摄氏度低温环境中,也拥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
星辰大海,扬帆远航!
今年是钠离子电池商业化元年,发布会虽短,但是意义深远,钠离子电池行业前途远大。
另外,因为钠离子电池铝箔和锂电池铝电池箔替代引发的价值重构,让电池箔龙头鼎盛新材站在了风口上。
最后说一句,钠创的正极材料是铁酸钠,中科海钠是铜锰铁钠氧化物,宁德时代是普鲁士白,也就是亚铁氰化亚铁。这三个企业算是钠离子电池的三条龙吧,龙一宁德时代,龙二华阳股份(中科海钠)兼具储能和正负极材料,龙三浙江医药(钠创)。
电解质龙头依旧是多氟多和天赐;
电解质溶剂龙头石大胜华;
电池导流铝箔龙头鼎盛新材。
个人认为储能就是二道贩子,因为储能系统电池占六成成本,电气设备占比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