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性突破,3D打印铝合金强度翻五倍,引领轻量化飞机部件制造新纪元
这个说法听起来很有吸引力,但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和澄清。
目前,关于3D打印铝合金强度达到传统铝材5倍的报道可能存在一些误解或需要更精确的表述:
1.  "“强度”的定义:" 强度有多种衡量方式,例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疲劳强度等。不同的3D打印工艺和材料可能在不同类型的强度上表现不同。或许在某些特定指标上,高性能的3D打印铝合金(如某些增材制造铝合金)表现优异,但直接说“达到5倍”可能过于简化或夸张。
2.  "“传统铝材”的基准:" 传统铝材本身种类繁多(如1xxx, 2xxx, 6xxx, 7xxx系列),其强度差异巨大。3D打印铝合金的强度对比基准是哪种传统铝材?是普通挤压试块,还是高性能的锻造或机加工零件?
3.  "性能的权衡:" 3D打印通常能制造出更复杂的几何形状(如内部拓扑优化结构),这有助于实现轻量化。然而,材料的微观结构在增材制造过程中可能与传统方法不同,这可能会影响其韧性和抗冲击性能。有时为了追求高致密度和强度,可能会牺牲一些其他性能。
4.  "实际应用中的考量:" 飞机部件的制造不仅要看强度,还要考虑疲劳寿命、抗应力腐蚀、蠕变性能
相关内容: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新一期《先进材料》杂志。

新型3D打印铝合金的微观结构中分布着更多细小沉淀物,强度远超传统铝材。图片来源:《先进材料》
这种新合金由铝与其他元素复合而成。研究团队利用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大幅缩小了候选材料的筛选范围,高效锁定了目标成分。传统方法需模拟上百万种材料组合,而借助机器学习,研究团队仅评估了40种成分,就精准找到了兼具高强度与良好打印性能的铝合金配方。
实际打印测试结果与预测高度吻合:新合金的强度为目前通过传统铸造法制备的最强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其微观结构中分布着更多细小沉淀物,即便在400℃的极端高温下仍能保持稳定。
研究团队展望,这种3D打印铝合金有望用于制造喷气发动机风扇叶片等部件,制造出更轻、更强、更耐高温的产品。目前风扇叶片多采用钛合金或先进复合材料,而钛比铝重50%以上,成本更是铝的10倍之多。
团队强调,若能以更轻、更强的材料制造风扇叶片,将为交通运输领域大幅降低能耗。此外,得益于3D打印技术在复杂造型、材料节约与设计自由方面的优势,该合金还可应用于高端真空泵、汽车冷却系统及数据中心散热设备等场景。(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
来源: 中国科技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