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居宝岛再续辉煌,纳智捷的转型之路与未来展望

纳智捷(New Balance)退守台湾市场后,其发展状况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整体呈现以下特点:
"积极方面:"
1. "品牌聚焦与强化:" 退出中国大陆市场后,纳智捷得以将资源和精力更集中地投入到台湾本地市场。公司创始人吴培源本人也深度参与,利用其在台湾的深厚人脉和影响力,推动品牌建设,强调“台湾制造”和本土化服务。 2. "产品本地化与迭代:" 纳智捷车型在技术上持续投入,并更贴近台湾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例如,在动力系统上持续研发和推广混合动力技术(如e-POWER),这在台湾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产品线也根据台湾路况和法规进行调整。 3. "营销与公关:" 公司加强了在台内的营销活动,利用吴培源的个人形象和“反外企”、“本土品牌”的叙事,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塑造了与大众等国际品牌不同的品牌形象。虽然这种策略有争议,但在特定时期吸引了部分消费者。 4. "部分车型表现尚可:" 某些车型,特别是SUV车型,在台湾市场取得了一定的销售成绩,满足了特定消费群体的需求。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1. "市场份额有限:" 尽管在台内努力,但纳智捷的整体市场份额仍然相对较小,难以与中国汽车巨头的

相关内容:

有多少人还记得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的“战略合作伙伴”——纳智捷?

自去年11月份,东风裕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被浙江法院正式宣布进入破产清算,这也意味着纳智捷在中国大陆市场的路走到了尽头。

从2010年东风集团与台湾裕隆集团正式将纳智捷品牌落地,到2020年纳智捷退出中国大陆市场,仅仅过去了10年时间。这10年纳智捷除了给市场留下几款卖不好的车子之外,还有一大堆令人难忘的段子。

比如开篇提及的“两桶油”的“战略合作伙伴”便是其中之一;再比如“油加满可以绕加油站跑三圈”、“用力踩油门,油箱会出现漩涡”、“买了纳智捷只有两天高兴,提车那天和卖车那天”等等,诸如此类的段子网上数不胜数。

虽然纳智捷已经退出中国大陆市场大半年了,但我还是时不时好奇:退居宝岛台湾之后,纳智捷到底过得怎么样?

其实在撤回台湾之前,纳智捷品牌旗下的车型产品在宝岛也有同步销售,我们查询到了纳智捷2009年至2020年在台的年销量数据。

可以看到,从2009年至2014年,纳智捷在台的年销量呈现一个递增的趋势,2014年达到16686辆的销量峰值,随后经历了4年的瓶颈期,销量在15000-16000左右之间徘徊;而在2018年,纳智捷在台销量开始大跌,全年仅卖9690辆,几乎被拦腰砍半;随后的2019和2020年,纳智捷销量继续大跌,年销量剩下4000多辆。

裕隆集团为了挽回“跌跌不休”的颓势,在纳智捷撤回台湾之后,对纳智捷的品牌定位、运营策略做了重新调整。并且,根据裕隆集团的计划,如果新的市场策略实施后,只要纳智捷能够维持在月销400台,那纳智捷就可以做到盈亏平衡,如果全年能卖超过5000台,那纳智捷就可以盈利。

虽然年销5000台在我们看来太简单了,但对于竞争力激烈的台湾车市,可没有那么容易,毕竟台湾汽车市场目前一年的总销量也才40万辆左右;而且5000台对于纳智捷2020年的销量而言,是有进步的。

那么,进入2021年之后,纳智捷在台湾的表现如何呢?

整体来看,纳智捷的销量表现还算令人满意,旗下的七座SUV——纳智捷URX拿下了2021年一季度的销冠(不算进口品牌);而纳智捷整个品牌一季度的销量达到1456台,较去年同比上涨了16%。如此看来,纳智捷2021年的销量目标达成,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进入下半年,纳智捷还将有一款重磅新车或上市,它就是曾经在德国被拍到路试的纳智捷MBU,该车定位为跨界SUV,搭载一台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听说最大马力达到300匹,平均油耗据说只要6.66L/100km。

我们也期待该车的到来,能为纳智捷下半年销量添砖加瓦。

小结:

退居宝岛台湾之后,纳智捷所面对的市场变小的同时,竞争压力也更大了,尽管如此,纳智捷还是秉持着一颗进取之心,希望纳智捷在宝岛越卖越好吧。

发布于 2025-10-26 20:46
收藏
1
上一篇:汽车美容店常见问题揭秘,车主提车注意事项大解析 下一篇:深度解析,纳智捷SUV性价比揭秘,值得入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