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聊聊日本传奇赛道——铃鹿赛道(Suzuka Circuit)。
"赛道百科 | 世界上最好的赛道之一——铃鹿"
铃鹿赛道,位于日本三重县铃鹿市,是世界上最著名、最负盛名,也是最具挑战性的赛道之一。它不仅是日本F1的唯一分站,更是赛车历史上的一座丰碑,深受全球车迷和车手的喜爱。
"为什么铃鹿如此特别?"
1. "独特的三角形状与发卡弯:" 铃鹿最标志性的特征就是其近乎完美的三角形布局,由一条长长的主直道和一系列被称为“发卡弯”(S-Turns)的连续弯道组成。其中最著名、也是最具挑战性的就是位于第14弯的“发卡弯”(Suzuka 14),它以极其狭窄、角度陡峭而闻名于世,对车手的技术和勇气都是巨大的考验。
2. "极致考验车手技巧:" 铃鹿赛道对车手的综合能力要求极高。它不仅需要车手有高超的圈速技巧,更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精准的刹车点判断、对速度和抓地力的极限掌控。尤其是发卡弯,车手需要在高速中急转弯,几乎没有修正的机会,是展现车手“车神”技艺的绝佳舞台。
3. "历史底蕴深厚:" 铃鹿赛道始建于1962年
提起铃鹿时你会想到什么?是数字“8”,还是130R?又或者那些永驻历史的经典瞬间……

赛道百科
铃鹿赛道建于1962年。一个名叫本田宗一郎的实业家怀抱雄心,为了使他的企业本田成为汽车行业的巨头,他觉得自己的公司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测试赛道。荷兰设计师约翰·于根霍茨与他一拍即合,于是,被后世奉为赛道界翘楚的铃鹿赛道就这样诞生了。

虽然铃鹿从亮相之初就被世人认为是一条惊艳的赛道,它为了进入F1却等待了足足25年。铃鹿赛道于1987年第一次承办F1大奖赛,那个周末给曼塞尔留下了糟糕的回忆,他在排位赛中遭遇撞车,使他无法参加正赛,迫使他把当年的世界冠军奖杯拱手相让,而尼尔森·皮奎特就这样笑纳大礼。
铃鹿赛道多年来甚得车手欢心,这条蜿蜒的高速赛道至今仍是赛历中的终极挑战之一,是对车手各项技术能力的全方位考察。扭曲的S形弯、超车胜地戴格纳弯、让车手指关节发白的130R,都是铃鹿这条开创性赛道中的独特亮点。难度大,超车点多,天气变幻莫测,在铃鹿进行的比赛往往都充满悬念,带来挑战的同时也酝酿着突破。

更重要的是,铃鹿还有一个酷炫的8字形交叉,这样的设计独一无二。由不同形式的弯角与直道共同构成的8字形为赛道同时提供了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转向,在这里低速弯和高速弯穿插混合,这样的设计既需要赛车有强大的马力输出,也对下压力调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世界冠军汉密尔顿曾说过,铃鹿是一条完美的赛道。
赛道数据
【单圈长度】5.807km
【圈速纪录】1:31.540(莱科宁 2005)
【平均速度】230kph(属于高速赛道)
【全油门路段】占赛道的55%(中等)
【最长的全油门赛段】830m(中等)
【下压力水平】高
【超车点】1号弯
【DRS区】发车直道
【发车格至1号弯距离】335m(中等)

【赛道表面】较为粗糙
【横向负荷】高
【纵向负荷】低
【制约因素】前胎
【轮胎消耗】高
【出安全车概率】中等
【刹车时间占比】12%(低)
【重刹区】2个(少)
【每场比赛换挡次数】约2500次(中等)
【燃油消耗量】中等

在即将到来的日本大奖赛周末上,全世界的目光都将聚焦于此。铃鹿赛道的高速弯角设计要求赛车使用非常硬的悬挂装置,长弯角与长直道相接,方向的快速变化在这里非常重要,因此赛车需要高下压力的调校。
由于在2003年修改了130R的半径,使得铃鹿的主要超车点移回了1号弯,这里的超车发生概率非常高。起步后要面临的1号弯相当长,却没有足够两车并进的空间,因此起步一旦稍不注意,就会酿成大祸,例如2012年的格罗斯让。值得一提的是,在很长的后直道上还没有设置DRS区。目前的DRS区只有发车直道这一条。

这里的赛道表面粗糙不平,轮胎通常要承受很高的磨损率和衰竭率,造成这一现象的很大原因是轮胎要承受巨大的横向负荷。除非是雨天比赛,否则轮胎管理也是搅局比赛的一大重要因素。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动力单元在铃鹿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全油门运行的路段较多,速度变化的幅度也很大。其他方面,如变速箱、刹车等要面对的问题都不太大。
为车友解决汽车生活中碰到的选车、买车、用车等问题,这里汇集了汽车购买、养车、用车、汽车维修、故障处理等各方面汽车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