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越堆越土,它越改越优雅——揭秘第四代标致姜戈的蜕变之道

“别人越堆越土,它越改越优雅”——这句话精准地概括了标致508(也就是国内常说的“标致姜戈”)从第一代到第四代的演变路径。特别是第四代508,在竞争激烈的中大型轿车市场中,确实以其独特的“优雅”设计语言,打破了传统法式轿车的保守印象,也与其他一些同级别车型拉开了距离。
那么,第四代标致508(代号DS9)主要改了哪些地方,实现了这种“越改越优雅”的蜕变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整体设计语言的革新——“狮眼”前脸与光影设计哲学:" "标志性的“狮眼”前脸:" 这是第四代508最核心的改动之一。它沿用了第二代508的部分元素,但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放大,使其更加立体、锐利和富有辨识度。内部采用点阵式或矩阵式LED日间行车灯(具体配置依车型而定),如同狮子的眼睛,极具攻击性和科技感,摆脱了以往圆润、略显臃肿的感觉。 "光影设计(Light & Shadow Design):" 这是标致DS品牌的设计灵魂,在第四代508上得到极致体现。从车头到车尾,设计师通过精确的线条、曲面和光影效果,营造出强烈的层次感和雕塑感。例如,车头两侧的锐利线条、引擎盖上的光影过渡

相关内容:

2025年4月7日,标致正式发布了第四代新款Django(姜戈)。

对于了解这款车的朋友来说,这条消息确实让大家等得太久了。从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至今,整整10年,姜戈几乎没有经历过什么大改款,风格、动力、配置都保持着“我自岿然不动”的节奏。

这次升级,官方称其为“经典重塑”,简单来说就是在现有设计元素上进行了迭代和升级。那么,第四代姜戈到底重塑了哪些地方?换代之后,它还是我们印象中那个优雅又慢半拍的姜戈吗?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找来一台刚刚上市的第四代姜戈,进行了一天的试驾体验,本期内容将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第四代姜戈都更新了什么?
  2. 面对同级别竞品它的优势在哪里?
  3. 这种优势,能持续多久?

一、第四代姜戈都更新了什么?

复古车改款从来不是件简单的事,拿比亚乔举例,即便Vespa春风/冲刺诞生至今已有11年了,但就连换个仪表,它也不敢全系标配,而是单独出一个带有液晶仪表的版本。

往好了说这叫严谨,但严谨的另一面,其实也暴露出比亚乔的犹豫,他们拿不准应该怎么改,或者说改完了用户还愿不愿意买单。

这方面,标致就显得大胆得多,它在不破坏姜戈美感的前提下,把能改的都改了,并且每处改动都让人无法挑剔。

比如全系仪表升级为腕表式全彩TFT。

这块表很有意思,官方的设计灵感源于经典机械腕表,它有两个地方很有品味。

(左侧老款仪表,右侧新款仪表)

1、指针配色。

常见的摩托车仪表,指针配色基本只有两种,要么红,要么白。红色多见于运动车型,强调动感和冲击力;白色则是复古车的常规搭配,走的是经典、克制的路子。严格来说,这两种颜色并没有强制的视觉规律,怎么搭配都不算错,最多只是风格倾向不同。

(左CB1300、右凯旋T120)

但第四代姜戈的仪表指针很不一样,它是蓝色的,这个颜色在摩托车上非常罕见,在手表上也很有讲究。

早期手表受限于加工条件的限制,指针颜色通常只有金属本色。后来,为了防锈和美观,逐渐出现了“烤蓝工艺”,通过将指针加热至约300℃左右,让金属表面自然氧化出一层带有金属光泽的深蓝色,此时的温度很重要,一旦超过临界点,指针便会发黑,烤蓝也就失败了。

到了今天,烤蓝也是手表上一项复杂的处理工艺,标致这么做,其实就是在设计里埋了个彩蛋。等你偶然刷到“烤蓝工艺”的知识,可能就会突然明白过来:哦,原来这根蓝色指针还有点故事,法国人造车确实是浪漫。

2、表盘设计。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况,我会说目前的复古踏板,除了姜戈和Vespa外,仪表都没有精致感,不是缺乏,而是没有,目之所及不是大黑边,就是拉垮的UI设计。

反观姜戈,它不仅用塑料装饰件遮住了仪表黑标边缘,还在表盘内加入了一圈“巴黎钉纹”——这也是源自腕表的设计语言,原本是为了打破表盘大面积的单调平面感。放在摩托车上也起到了类似的作用,它和中间的圆形液晶屏之间,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虚实对比,让整个仪表在形式上更具秩序,也在光影中也更有层次感。

(夜间模式指针又会变成白色,方便查看仪表信息)

好设计从来不是由单一元素堆砌出来的,而是通过不同材质、形状和肌理之间的互相对比、互相衬托,这一点,标致姜戈做的很好。所以在看到第四代姜戈的一刹那,我只剩下了感叹,法国设计真的很强。

比如汽车级无钥匙启动+APP互联。

除了仪表,第四代姜戈还匹配了无钥匙启动系统和APP智能互联,无钥匙启动旋钮中规中矩,但它的钥匙很精致,说白了和法系汽车上用的一模一样,支持10米内解锁、寻车、启动,随车还有一把抽拉式的机械应急钥匙,即便钥匙断电,也不耽误你日常出行。

APP可以查电压、电量、油耗、保养周期,甚至还能做固件升级。支持蓝牙+WiFi双连接,也能实现手机导航投屏、来电显示、车辆定位等等。

这套仪表的操作逻辑很好用,导航时也有全屏导航和简易导航两种模式,实用性上挑不出短板。

最后一项升级就是发动机了,第四代姜戈采用了Easymotion 150水冷四气门发动机。

说实话,这颗发动机从参数上看并不惊艳,最大功率10.8kW、最大扭矩13.8N·m,标致官方对这台发动机的评价为:百公里油耗下降5%、极速提升8%、噪音下降10%,最大功率/扭矩的输出点前移了1000rpm。

一开始我还觉得这么描述有些抽象,但试驾之后,我才发现这套描述及其精准,点火启动后,主观感觉确实会认为第四代姜戈的噪音和震动,都比老款姜戈更加柔和,甚至连排气都更好听了。

最大功率/扭矩的输出点前移了1000rpm,确实也换来了更好的低扭反馈,0-50km/h的提速最快只要4.3s,几乎和功率更大的运动踏板持平。0-80km/h的数据也只需11秒出头,算是中规中矩,只是要注意,第四代姜戈的油门行程依旧很长,必须大幅度给油才能换来加速感。

油耗方面,我一共骑行了200多公里,共计加油6L出头,和老款姜戈差不多,也符合官方标准的油耗下降5%这个数据。

操控方面虽然标致什么都没说,但能骑出来新款比老款更轻盈,灵活,推测和发动机箱体缩短有关系,那种感觉就像你原来用的是个长把手的炒锅,颠起来很费劲,现在换了个重心靠近手的炒锅,质感沉稳,但用起来会更加顺手,第四代姜戈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和老款一样沉稳,但骑起来更加顺手。

前正置减震,后侧置单减,具备预载调节功能,减震调教偏支撑取向,说白了这套减震不是追求坐上去软趴趴的舒适感,而是在你急刹、或经过起伏路面时,能把车撑起来。

刹车方面新增了前后ABS,轮胎也换成了米其林City Grip Saver系列轮胎,这款胎有两个亮点:

1、滚阻更低。

米其林用了新的橡胶配方,让轮胎在滚动时更省力,对提升续航和耐用性均有帮助。

2、干湿两用。

轮胎表面有特别设计的鲨鱼齿花纹,

在湿滑地面上能更快排水、增强抓地力,下雨天骑起来更放心,不容易打滑。

由于试驾当天是干地情况,所以我对这套刹车并没有太多感触,就是中规中矩,和之前差不多,都是好用的那一类范畴。

其他方面姜戈还是以前的样子,大的外观一点没变,车身轮廓源自上个世纪的踏板车S55,以轮毂构造和瀑布式格栅则来自402 Darl'mat,整体观感优雅、沉稳。

手把开关也没变,左侧是灯具和喇叭开关,右侧则是双闪和电启动,并且第四代姜戈任然支持在侧梯放下的同时怠速热车。

前置储物箱设置在膝盖下方,左侧是油箱,容量为8.5L,右侧则是小储物盒,内置点烟器,可以用来放擦车布,但不建议放手机。因为第四代姜戈的储物盒不带锁了,通过储物盒外部的开关可以直接开启和关闭,油箱也是通过无钥匙旋钮拧动开启,主打一个防君子不防小人。

座高依旧是780mm,因为座垫进行了收窄,所以身高160+的女生骑起来并不费力,身高170+可以实现前脚掌大面积着地,座桶空间也可以容纳全盔。一切都是原来的模样。

二、它面对同级别竞品的优势在哪里?

一个词,“得体”。

市面上现存的复古踏板太多了,为了体现竞争力,大家增加配置,增加功能,结果越加越显得违和,就像穿了身西装,却搭配了洞洞鞋,不仅格调没提上去,自身风格也被弄的乱七八糟。

姜戈的做法刚好相反,它不靠堆料体现竞争力,而是在风格保持统一的前提下,将用户的细节体验抬了一个维度,配置虽然不全,但给的全是好东西。这种分寸感和精致感,恰恰是很多竞品最缺乏、却又浑然不觉的部分。

三、这种优势,能持续多久?

说实话,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它既取决于姜戈自身的更新节奏,也取决于同行们什么时候真正“开窍”。只是从眼下竞品们的态度来看,姜戈的这份优势很可能会持续很久,毕竟“优雅”这东西不像外形,仅靠抄一抄可是学不来的。

总结:

站在复古车的角度,我对第四代姜戈唯一的不满,就是它差了个TCS。虽然这东西在150级别真的用处不大,但现在的风气是“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姜戈选择逆势而行,这让人有点遗憾。

站在实用踏板的角度,我甚至会劝你干脆别考虑姜戈。因为它不是那种皮实省油的工具车,从来都不是。可如果你买车不只是为了从A点到B点,而是想在生活中留点余地给审美、风格、氛围感——那它依然是两万元内最有格调的选择之一。

发布于 2025-10-15 00:30
收藏
1
上一篇:硬派实力新标杆,全面测评新款哈弗H5,定义SUV新高度 下一篇:新款姜戈评测,性价比之选,值得入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