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普通至极,但思域依然是理想的家用之选
你说得很有道理,确实,从纯粹的机械结构和基础功能来看,本田思域的底盘在很多方面都非常务实和主流,符合“家用车”的定位。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1. "悬挂系统":思域通常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挂组合。这在同级别家用轿车中非常常见,提供了足够的基础操控性和舒适性,但通常不会追求极致的运动调校或滤震性能,成本和可靠性是重要考量。
2. "驱动方式":主要是前轮驱动(FWD),这是最经济、结构最简单的布局,非常适合日常城市通勤和家庭使用。
3. "转向系统":通常采用电动助力转向(EPS),手感相对线性,易于控制,适合各种驾驶场景,兼顾了轻便性和一定的路感反馈。
4. "整体调校":思域的调校倾向于均衡和实用。它不是那种为了运动性能而牺牲舒适性的车型,也不是那种追求顶级豪华感的车型。它的底盘旨在提供可靠、平顺、安全的日常驾驶体验。
5. "成本控制":作为一款全球畅销的家用车,成本控制是关键。采用成熟、标准化的底盘组件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让最终价格更具竞争力。
"所以,说思域底盘普通,它就是一辆非常成功的家用车,这并不矛盾。" 它精准地切入了市场主流需求,提供了可靠、
相关内容:
本田思域对国人区别待遇,实在令人气愤!那么有关于这辆车所谓的“运动基因”,是否属实呢?今天我们就从底盘来看这辆神车思域,究竟有多“神”!
视频加载中...
底盘
比较平整
思域的底盘平整度不错,发动机下方有一块可拆卸的铝合金护板。底盘两侧安装了纤维护板,在日系车当中算是少见的。
大体上看,思域底盘排气配备有铝制隔热瓦,但是仅限于前段和中段排气,尾端排气少了隔热措施。至于没有隔热带来的问题,虽然不是“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长久以往,被长期烘烤的底盘会散发各种异味,车厢内的止震板也会因为过热碳化而失效,并且加速了车内管线的老化。
虽然这辆车底盘的管线藏在了隔热瓦内部,但并没有形成连续的保护,并且在排气管最热的地方,居然没有保护。不怕加速老化吗?真不知道设计师的脑洞都是怎么开的!
前悬架
麦弗逊悬架
如果不仔细看,你会觉得思域用了全框式副车架,但是仔细观察的话,这个副车架顶多算是“H型”。
因为副车架的前“梁”,实在是太单薄了,甚至我们都不敢将其称为“梁”,当做前副车架加强固定杆都显得有些牵强。
思域前悬架是非常普通的麦氏悬架,下摆臂是最廉价的单层冲压钢板,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前轮转向节(羊角)是铸铁材质。号称运动的神车,悬架用料也太寒酸了吧。
后悬架
四连杆
思域的后悬架更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后副车架的结构虽然是全框式的结构,但是尺寸非常小。这样设计目的有两个:第一,为多连杆的后悬架提供更多的安装空间。第二,减少对后排乘坐空间的挤占。而不足之处就是,整车刚性变差,超过一定公里数之后,会变得越来越松散。
不少人都说思域悬架结构非常先进,实际上,非常普通,是一个四连杆独立悬架。由一片粗壮的下摆臂、一根下控制臂、一根上控制臂,以及一根纵臂组成。这种悬架结构我们在很多同级别车上都能看到。
相对传统五连杆或复合式四连杆悬架,这种悬架从成本上来说,要更较便宜一些,并且调校的难度不是很大。由于纵臂的结构限制,车轮颠簸跳动时,并不是上下垂直运动,而是围绕着纵臂与车身的连接点,做上下往复的圆周运动。那么这就大大限制了车辆的极限操作和运动属性。
其实严格的说,我们见到的这种“纵臂四连杆”的结构,可以说是“拖曳扭力梁”与“独立多连杆”各取所需之后的中庸结果。既节省成本,又满足多连杆的基本需求。买菜是足够了,但和神车还差得远!
总结
普通家用车底盘
从底盘看,思域整体做工和用料确实要比传统的日系车好,至少在护板方面很值得称赞。除此之外,思域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同样的悬架,同样的结构,甚至有些用料在对比之后,发现还不如竞争对手强。所谓“运动基因”,别太当真。
本田思域底盘评分
补充说明
昨天内容中“后防撞梁厚度排名”贴图失误,特此补上正确贴图,还请各位小伙伴谅解!思域后防撞梁为单层冲压钢板,厚度为1.68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