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店主自述,无骑手接单,我亲自驾车送货的无奈日常
這是一篇根據您的要求創作的上海店主自述:
---
"上海店主自述|沒有騎手接單,我就自己開車去送貨"
我叫李華,是上海一個普通的小餐館老闆。這座城市永遠不眠,人們的步調飛快,點餐、等餐、吃飯,一切都追求著效率。而在我們餐館,最後一公里的交付,有時候,就必須靠我自己。
說實話,剛開店那会儿,我也和很多同行一樣,寄望於那些穿梭在城市裡的“黃色騎手”。省時、省力,他們能把我們精心烹製的美食,快速送到客人手中。平台上的數據顯示,騎手越多,訂單就越多,客戶滿意度也越高。那時,我總覺著,自己一個人生意人,哪有時間和精力去管這送餐的事兒。
可現實往往比預期更骨感。尤其是最近這段時間,上海的氣溫變化莫測,有時風雨交加,有時寒潮突至。這對騎手來說是挑戰,對我們店主來說,更是巨大的打擊。
你們
相关内容:
一名店长扛起一家超市门店,打包200余份社区团购,配送10个封控小区
没有骑手接单,我就自己开车去送货
康银杉
我是G-Super尚悦湾店的店长,门店就在浦东陆家嘴的一家商场里。从3月28日开始,门店配合浦东全域封控暂时关闭。4月1日,我接到通知,在公司安排下,门店有望重新开放,那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我当即决定开车从航头的家赶到店里进行第二天的开业筹备。
没想到,到了店里我才发现,因为店员们没有私家车,办不了通行证,能来的只有我一个人。我们经营的是一家超市,在这特殊时期,肯定要保证供应,不管怎么样,门店必须要开起来。当时来不及多想,我决定自己顶岗试试看。没想到,第二天刚开业就“爆单”了。我们线上线下门店同步在9点开业,那天线上开单才10分钟,电脑就涌进来100多个订单,机器吐出一张张单子的声音没停过。我担心当天来不及配送,所以暂停了线上接单,先把这100多单处理完。
我们这家店规模不小,占地将近2500平方米,有1万多种商品品类。平日里,我们有35个工作人员打理,许多工作看起来琐碎,但也必不可少:除了收货、搬货、运回店里拣货,还要有人处理订单和售后,打理仓库,盘点货品,整理第二天的订单,如果是社区团购还要配货装货。
这些活如果是一个人做,会有些吃力,特别是最近的单日订单量,要比平时多出至少十倍。开张第一天,我接到100多个订单之后,问题又来了。我发现准备好的包裹没有骑手接单,但客户不能白等,于是我决定自己开车去送货。因为门店的配送范围是周边3公里,所以很多下单的消费者都是附近居民,还有留守在写字楼里的金融白领。现在,我的手机里有十几个微信群,主要服务周边社区团购。
当然也有特例,有不少居民向我求助,希望能帮助他们物资紧缺的亲戚送一些食物。为了不影响超市的正常运转,我基本会在超市关门之后帮忙送货,最远去了20公里之外的三舒路,来回一趟要一个多小时。回来之后,我才有空坐下来盘货,准备第二天的物资。
这半个月,我早上7点多开始工作,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1点多下班,累了就打地铺睡一会。辛苦是辛苦,但成就感也很强。人的潜力真是无限啊。这些日子,我一共完成了4吨量的收货拣货,打包200多份社区团购,配送了10个封控小区。这个工作量,换作平时想都不敢想。
其实,我也有遗憾。如果人手足够的话,我们一天可以配送1000到2000个订单,而我一个人只能做几百个订单。幸运的是,这两天陆续有员工解封回到了工作岗位,这让我们有余力去服务更多人。我当然不会“下班”了,我们会一直在岗位上,直到疫情结束的那天。
讲述时间:2022.4.13本报记者 戚颖璞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