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科普知识,珠峰之巅的风向标——揭秘旗云的奥秘
这里为您准备了一份关于珠峰上“风向标”——旗云的许昌科普知识介绍:
---
"珠峰上的“风向标”——旗云 (Qinghai Peak's "Wind Vane" - Banner Clouds)"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但在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上却有着特殊意义的现象——旗云。
"什么是旗云?"
旗云,顾名思义,就像一面旗帜在风中飘扬。它是一种在高空(通常在5000米至6000米左右)形成的、呈白色、羽毛状或旗状的云彩。它的形状很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因此得名。
"旗云为什么被称为珠峰的“风向标”?"
旗云之所以被誉为珠峰的“风向标”,是因为它的形态和位置能够非常直观地反映出当时的风向和风力。
1. "指示风向:" 旗云是被风“吹”形成的。通常,旗云的“旗杆”部分指向风的来向,也就是风向。想象一下,风吹过来,把云丝吹向一侧,形成了旗帜的形状。所以,看到旗云,登山者和科学家就能大致判断出风是从哪个方向吹来的。
2. "预示风力:" 旗云的形态还能指示风力的大小。当风力较强时,旗云会被吹得又高又直,甚至可能断裂;而当
相关内容:
旗云是一种出现在高海拔孤立山峰顶端的地形云,因其云体偏向山峰一侧,状若旗帜,随风飘动,所以得名“旗云”。

旗云是如何产生的?
当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时,会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无数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便组成了云。因此,形成旗云的第一要素便是充足的水分。
在珠穆朗玛峰北坡,不同海拔高度的下垫面迥然不同,如海拔7000米以上为碎石表面,海拔5500至7000米主要为冰雪表面。日出后,随着山坡地表气温逐渐上升,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坡表面气温大于相同高度上自由大气的温度。根据等温线和等压线原理,北坡海拔7000米高度以上盛行上山风,这一风向会携带着较低海拔处冰雪升华产生的水汽,输送至珠峰顶部。当猛烈的风吹过显著的山峰时,这股湿润空气会被冷却,凝结成液滴或者冰晶,这为旗云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
旗云和天气有什么关系?
当珠穆朗玛峰出现旗云时,意味着山顶有大风,旗云飘动的方向取决于高空风的风向,旗云延展的方向即为顺风方向,因此可以把旗云的方向、厚度等,作为登山时判断天气和风向的依据。
青藏高原上空常年刮强西风,所以旗云的方向一般是指向东方,若旗云方向指向北方,则预示着大雪将至;若旗云像炊烟那样袅袅上升,则预示着天气将变坏。
山帽云属于旗云吗?
山帽云和旗云都悬在山顶周围,但两者的形成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山帽云是由于稳定气流上升越过一座山峰时,翻越过程中气流遇冷而形成的一种云,形成之后,看上去像是停留在山头上的帽子。
无数攀登者都渴望前往珠峰一览险峰雄姿,假如你真的到达珠峰,不要忘了仰头欣赏一下那峰顶之上的独特风景——旗云。
本文由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一级教师王和意进行科学性把关。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