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奔腾小马,开了2个月,车主掏心实话大揭秘!
关于开了两个月、花费3万块的奔腾小马(通常指奔腾B70或类似定位的车型),我来帮你梳理一下掏心话,这既可能是基于这款车型的普遍评价,也可能包含一些早期使用者的真实感受。
"掏心话(可能包含主观感受和普遍评价):"
1. "性价比是核心亮点(也是很多人选择它的原因):"
"价格实惠:" 3万块能买到一台奔腾品牌的车,尤其是在合资品牌纷纷下探价格的情况下,这个价位确实很有吸引力。它提供了入门级合资车的身份和一定的品质感。
"配置相对丰富:" 对于这个价位的车来说,奔腾小马通常不会太吝啬配置,比如可能配备了液晶仪表盘、倒车影像、甚至是一些基础的安全配置(如ABS、EBD、ESP等),这在同价位的自主品牌中可能并不常见。
2. "空间表现尚可:"
作为一款紧凑型轿车,奔腾小马的车内空间(尤其是前排和中间乘客的腿部空间)通常能满足日常家用需求。后排空间对于成年人来说也基本够用,但可能不是特别宽敞,尤其是在后备箱放倒后中间乘客的舒适性会受影响。
3. "动力够用,但谈不上充沛:"
通常搭载的是1.5L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CVT变速箱。这套动力总成在匀速
相关内容:
自从两个月前把这款奔腾小马开回家,我的生活彻底变了。3万出头落地价,每月电费不到50元,这辆萌系小车给我的惊喜远不止这些。
作为一汽奔腾推出的纯电动微型车,奔腾小马明显瞄准了城市短途代步市场。当初选择它,主要是看中价格亲民和用车成本低这两点。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个价位的车没抱太大期望,但实际使用下来,它确实给了我不少惊喜

颜值吸睛,每次停车都有人问
我选的是芝士白色,实车比图片还要好看。圆润的车身线条,配上那双“大眼睛”前灯,呆萌呆萌的造型在停车场总能吸引目光。好几次我在充电时,都有路人过来询问这车的情况,特别是年轻女性和宝妈们,对这款车的颜值几乎没有抵抗力。
车身尺寸小巧,车长仅3米左右,轴距不到2米,这让它在城市中穿行异常灵活。我们老小区停车位紧张,以前开家里的油车,每次停车都要前后挪好几把。现在开小马,几乎见缝就能插针,侧方停车一把入库毫无压力。
续航反向虚标,省到难以置信
我买的是222km续航的快充版,官方标称续航本来就不高,结果实际使用下来更是出现了“反向虚标”——实际续航比官方数据还多。
在广东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不开空调时实际续航能轻松突破230公里。现在天气转凉,我每周通勤跑150公里左右,每周只需充一次电,完全不会有续航焦虑。
电费方面更是省得惊人。家里充电桩用谷电,每度电不到3毛钱,算下来一公里成本才3分钱左右。跟我之前那台油车每月600元的油费相比,现在每月电费不到50元,省下的钱够我每周多喝好几杯奶茶了。

驾驶体验:城市穿梭灵活,高速稍显吃力
这小车配备了30kW电机,有运动和经济两种驾驶模式。在市区里起步、超车都挺轻快,运动模式下甚至能感受到一点推背感。方向盘转向轻盈,对我这样的女性司机非常友好,单手揉库也不费力。
不过车速超过60km/h后,胎噪和风噪就比较明显了,需要调大音乐音量来抵消噪音。悬挂调校偏硬,过减速带时震动感比较直接,好在城市铺装路面行驶体验还不错。
高速行驶方面,当车速超过85km/h后,车身会感觉有点飘,窄轮胎在湿滑路面上抓地力也一般。毕竟这车主要定位城市通勤,偶尔跑跑高架桥没问题,但真心不适合长途高速行驶。

空间表现:小巧身躯暗藏玄机
别看车身小巧,内部空间设计却可圈可点。前排空间很宽松,我身高172cm的坐进去也不会觉得拥挤。
后排座位适合短途搭载或放置物品。我平时接送孩子上学,后排安装儿童座椅刚刚好。后备箱空间确实不大,但后排放倒后能塞下婴儿车加几大袋菜,作为宝妈日常购物接送完全够用。
车内储物空间是短板,副驾驶只有门板有一个储物格,中控台有个杯架,驾驶员甚至连个专属杯架都没有,让我这种爱喝奶茶的人有点无奈。

这些缺点,买前要知道
没有任何产品是完美的,奔腾小马也有一些让人吐槽的地方:
动能回收系统不稳定,尤其在过减速带或下坡时,动能回收会突然失效,需要适应一下。内饰材质一般,织物座椅和塑料方向盘确实有廉价感,但想到它的价格,也就心理平衡了。后排门槛位置容易积灰磨损,需要自己加装防擦条。中控台的积木设计看似创新,实则容易藏灰,清理起来麻烦。
开了两个月,我对这款小车的总体评价是:性价比极高,特别适合城市短途通勤。如果你需要一辆日常代步、买菜接娃的工具车,预算又有限,奔腾小马值得考虑。
但如果你经常长途出行、对舒适性要求较高、或者家里没有固定充电条件,那么可能需要考虑更高级别的车型。
毕竟,3万出头的价格,能买到一辆合法上牌、安全达标、每公里成本仅3分钱的纯电动车,我们还能要求什么呢?它可能不完美,但在这个价位上,确实给了我超出预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