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长城汽车全面评测,性能与品质的完美融合

长城汽车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佼佼者,其产品线丰富,市场表现强劲,但也存在一些争议。总的来说,长城汽车“到底怎么样”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看:
"优点 / 优势:"
1. "产品线丰富,覆盖广:" 长城汽车拥有非常广泛的产品线,从经济型的SUV(如哈弗H6的“常胜将军”地位)、轿车(如魏牌蓝山DHT-PHEV),到高端品牌(如魏牌、坦克、欧拉),再到纯电品牌(如欧拉、沙龙),几乎覆盖了所有主流细分市场。选择空间很大。 2. "技术积累(尤其是在越野和混动方面):" "越野能力强:" 坦克品牌在硬派越野领域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口碑,技术储备深厚。 "混动技术成熟:" 魏牌的DHT混动技术(尤其是DHT-PHEV插电混动)被广泛认为是同级别中的佼佼者,动力平顺、油耗低、续航有保障,市场反响很好。 "皮卡市场领导者:" 长城炮和哈弗T6是国内皮卡市场的绝对领导者,尤其是在政策利好和新能源皮卡(如长城炮新能源)推出后,销量大增。 3. "性价比高:" 在很多入门级和主流车型上,长城汽车通常能提供有竞争力的

相关内容:

说起长城汽车,那可真是冰火两重天:一边是创新专利拿到手软,一边是用户投诉接连不断。这家国产汽车巨头到底是怎么了?


九月刚开头,长城汽车就传来好消息——他们又获得了一项发明专利授权:“驱动轴和车辆”。这已经是今年以来获得的第1832个专利授权了,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5.7%。


好家伙,平均每天都有近11个专利诞生,这创新速度也是没谁了。


这项新专利是啥玩意呢?简单说就是一种能增大驱动轴摆角范围的新技术,专门满足越野车辆大摆角大行程的需求。看来长城这是要在硬派越野市场上扎根到底啊。



01 财报亮眼,Q2量利齐升


长城汽车今年的业绩确实不错。看看人家2025年中的财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923.4亿元,同比增长1.0%。


归母净利润63.45亿元,虽然同比下降了10.5%,但第二季度的表现特别亮眼。


Q2公司实现营收523.2亿元,同比增7.7%;归母净利润45.9亿元,同比大增19.1%。这说明什么?基本面拐点已至啊朋友们!


销量方面,25年上半年总共卖了57.0万辆,其中海外就占了19.8万辆。不得不说,长城的国际化战略确实见效了。


02 海外扩张,巴西工厂刚竣工


说到国际化,长城在海外市场真是猛踩油门。不仅在俄罗斯市场稳扎稳打,还在拉美+中东非+东盟等非俄市场拓展明显。


就在今年8月,长城汽车巴西工厂竣工投产了,年产能5万辆。投产初期将生产哈弗H6系列、哈弗H9、2.4T长城炮等主力车型。


9月份海外销量达到了18,837辆,同比增长64.70%,占新车销量的比重提升至20.12%。这意味着长城每卖出的五辆车中,就有一辆是走向海外的,这个比例在国产车中真是相当高了。


03 投诉问题待解决

据统计,长城汽车品牌近30日内共收到2起投诉,50%为质量投诉(发动机50%),50%为服务投诉(服务态度50%)。


还有更糟心的。一位车主投诉说,他的长城炮从2024年5月开始就频繁出现排气自洁问题,来回检查了好几次,先后换了喷油嘴一套和两个dpf,问题一直没解决。


等到2025年8月再去检查,被告知是喷油嘴问题,但已经过了质保期,需要自费处理。车主委屈啊:“从开始就是这个问题一直拖到保修期过了才给我说油嘴问题”。


04 战略合作,多方布局未来


长城汽车也没闲着,近期搞了不少战略合作。2025年9月4日,视觉中国与长城汽车在中国保定·长城汽车技术中心正式签署智能座舱视觉生态战略合作协议。


视觉中国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AI生成技术和版权合规体系,为长城汽车提供从内容创作、数字资产管理到场景化应用的全链路视觉解决方案。预计首批交付190张高清壁纸,涵盖自然风光、东方美学、未来科技、灵动萌宠等多元主题。


同一天,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一行也赴长城汽车走访交流,双方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协议。这双线合作,也显示出长城汽车在软硬件两方面都在寻求提升。


05 创新联合体,解决行业痛点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长城汽车参与了“河北省高品质汽车用钢创新联合体”。这个创新联合体由首钢京唐公司牵头,北方凌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成员单位组成。


他们研发了一种新纯锌镀层热成形钢,相较传统汽车用钢,强度飙升30%,耐腐蚀性能翻了两番。这可不是小突破!


一直以来,汽车关键安全结构件用的材料,都是铝硅镀层钢,但生产这种钢的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使用该技术需要缴纳高昂的专利费。找到替代材料,是多年来国内车企亟须攻克的共性难题。


创新联合体的模式,旨在消除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之间的鸿沟。这种“组团作战”的方式,确实比单打独斗强多了。


06 产品质量,老生常谈的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长城汽车在产品质量方面还是有不少争议。早在2021年,就有车主在网上大发牢骚:“长城的质量真的是越来越差”。


那位车主细数了自己的血泪史:新车不到半年,就换了后差速器、油泵、碳罐电磁阀,拆了分动箱传动轴,换了后半轴,甚至换了整个后桥。


更让他崩溃的是低频共振声问题:“在车上待一会就会头疼,一开始是耳朵疼,后来是耳根疼,现在是后脑勺疼”。


虽然这是2021年的旧闻,但从最近仍然有不少投诉来看,长城汽车在质量管控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长城汽车一边在技术创新上高歌猛进,今年专利授权量增长35.7%,研发投入超42亿元;一边又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上遭遇用户投诉。


创新实力与产品质量之间,似乎还需要更好的平衡。这家国产汽车巨头正在多条赛道上狂奔,但要想真正成为世界级车企,恐怕还得把每个细节都做到位。


毕竟,再多的专利也比不上车主们的好口碑啊。

发布于 2025-09-29 22:18
收藏
1
上一篇:辽宁朝阳,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砥砺奋进新征程 下一篇:别再吹奇瑞了!深度解析,长城汽车在技术领域领跑国产车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