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闻不如一见,台青大陆探秘,亲身见证大陆发展奇迹
"百闻不如一见" (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是一句中国成语,意思是“听别人说一百次,不如自己亲眼看到一次”。这句话强调了亲身经历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了解一个地方或情况时。
"大陆到底怎么样?台青自己找答案" 这句话的意思是,关于中国大陆的真实情况如何,台湾的年轻人(台青)应该亲自去大陆看看,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来得出结论,而不是仅仅听信别人的说法或媒体报道。
这句话可能出于以下几种考虑:
"鼓励台湾年轻人破除刻板印象:" 长期以来,由于政治因素和媒体的报道,台湾和大陆之间存在一些误解和刻板印象。这句话鼓励台湾年轻人亲自去大陆,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心灵去感受,从而打破这些刻板印象,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
"促进两岸交流和理解:" 通过鼓励台湾年轻人去大陆,可以增加两岸人民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减少隔阂,增进感情,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展现大陆的发展和变化:" 中国大陆近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句话也隐含着希望台湾年轻人看到大陆的发展和变化,认识到大陆的进步和实力。
"个人成长和体验:" 亲自去大陆旅行,对于台湾年轻人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个人成长和体验机会,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人生
相关内容:
“大陆到底怎么样?”
最近在社交平台上
#台湾人问大陆人答 等话题热度不减
百闻不如一见
越来越多台青踏上大陆之旅
用自己的镜头与日记
给出答案

热门问题一:“台湾人来大陆怎么玩”
“大陆城市这么大,去哪才有意思?”
“有没有适合年轻人打卡、拍照、吃喝玩乐的路线?”
暑期,台青常常在社交平台发帖提问
“北京上海重庆云南贵州……”
“来看看我的家乡吧!”
评论区很快涌入大陆网友的暖心推荐

去享受美食——
“去大陆干什么?”
不少台青会先:“去吃美食!”
火锅、烧烤、小吃、面馆……
从北到南
大陆美食地图正在被台青一一“解锁”
在社交平台上
有人“想念烤鸭、炸酱面……”
还有人晒出“成果”:“五天胖了两斤”

沉浸城市氛围——
大陆美食满足味蕾
不同城市的独特气质叩击感官
有台青这样形容上海:
“去过两次了,还是很喜欢这座城市”
有人回忆坐飞机在山东降落:
“看到黄河,感动到哭了”
从厦门海滨,到成都街头
从上海的摩天大楼,到西安的古城墙
城市风格各异
都让台青驻足慢行
化为旅行后反复回味的记忆

感受历史——
历史不仅是书本里的名词
更是一砖一瓦带来的真实
西安、洛阳、南京……
是不少台青大陆行的自选目的地
他们身着汉服走进古都
从唐代石雕到秦俑阵列
“就像走进了课本”
有台湾学生在视频中分享:
“原来我们小时候学过的东西,是能触摸的”

热门问题二:“大陆人怎么样?”
“人生地不熟,会不会被冷眼相待?”
“一个人旅行,会不会太孤单?”
这是不少台青出发前的疑问
旅途中
两岸同胞的热络互动便是最好的
在西安问路,有人带着走到地铁口
在长沙搭车,有司机大哥一路介绍美食攻略
在云南古镇,有摊主送出一朵花,说“欢迎你们多来玩”
他们说:
“我们担心的是陌生与距离,遇到的是热情和善意”

热门问题三:“大陆游玩方便吗?要准备现金吗?”
不少台青在出发前
都有过这样的提问
来大陆之后,评论区的关键词变成了:
“超方便”“手机就够了”“外卖好快”……
他们说:
“这趟旅程让我对‘数字中国’有了直观感受”

旅程还没结束
台青们已经在规划下一次出发
“大陆太大了”
“意犹未尽,已经在安排下次要去哪里了”
这类留言
在帖文里频频出现
他们说:
“来大陆只有一次和无数次”
“越了解,越想再来”

统计数据显示
2024年
两岸人员往来440.5万人次
同比增长53.8%
其中台湾同胞来大陆402.3万人次
同比增长54.3%
跨越海峡
常来常往
走近走亲
台湾青年们带着问题出发
旅途中用亲眼所见写下答案
那些“听说的”“以为的”“担心的”
在真正走过之后
变成了“原来如此”“比想象中还好”
“百闻不如一见”
这句话,是他们真实体验后的共鸣与期待
也是对下一位提问者最好的
策划:卫铁民
记者:朱娜
实习生:张译文、栾云舒
图源网络
新华社对外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