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与百利金Pelikan M800墨水笔的难忘时光

啊,百利金(Pelikan)M800!那绝对是一代制笔爱好者的“信仰之笔”,也是许多笔友人生中第一支(或第二支)真正意义上的“高级”钢笔。回忆起那些年与M800相伴的时光,真是感慨万千。
"M800 在我们心中的地位:"
1. "入门级的标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M800是百利金产品线中价格相对亲民,又能体验到品牌高级钢笔质感、书写和工艺水准的“甜点款”。对于刚接触钢笔,或者预算有限但想尝试品牌的“小白”来说,M800是绝佳的选择。 2. "经典设计:" 它的外观设计简洁、大气,带有一种低调的奢华感。经典的哑光黑漆(Glossy Black Lacquer)外观,搭配银色或黑色的五金部件,比例协调,握持舒适。经典的“子弹头”笔夹也是一大特色。 3. "出色的书写体验:" M800通常搭载的是铱金尖(Nebula Iridium Tip),开笔顺滑,出水稳定,笔触均匀流畅。无论是写日常的笔记、工作文件,还是享受书写带来的乐趣,M800都能提供令人满意的体验。很多人形容它的笔尖如同“行云流水”。 4. "品质保证:" 作为百利金的产品,M800继承了品牌一贯的优良做工

相关内容:

作者:raynube

从2011年夏开始玩笔,99%的精力坚守在M800的岗位上,虽然称不上呕心沥血,但爱岗敬业还算可以有。前些日子把柜子里的笔重新整理了一遍,顺便翻出以前写的大段文字,重新放到张大妈上骗点金币花花

为什么一直坚持在M800上呢,开始玩的时候试写了M400 600 和 800,结果M800大小最符合手感,粗壮的同时还不傻 当然,妹子基本都选M400 或者 M600 的size (如果找上古董点的M600,那也还是M400 size)。

作为铁杆的M800拥趸,只炒炒M800的菜,其他交给别的高人~~~

M800族谱

百利金凭借1982年推出的M400系列扫清阴霾,重返一线钢笔品牌之列,新产品开始层出不穷,但是最能象征百利金复兴的,还属1987年推出的M800,凭借着柔顺的活塞上水、适中的大小和重量,甚至能和更高级别的万宝龙149相抗衡,目标直指长期被万宝龙霸占的高端钢笔市场。简单分类供参考:

1. 普通款。目前有黑杆、绿条、蓝条、红条、M805(黑杆银夹银圈、蓝杆银夹银圈、蓝条银夹银圈)和黑杆镀金银帽的M850共八种,但是从笔帽、天冠以及活塞帽不同时期的特征也可以分为西德、双贴片、印刷顶、金属顶四类。

所谓西德,就是笔帽金圈上印刻的是W.-Germany,而非后来的Germany,生产年代大致是1987-1990年,仅有绿条和黑杆两种,笔盒为黑色圆边塑料扁盒,分植绒和光面两种。

双贴片,如其名有两个“贴片”,分处天冠和活塞帽,被绝大多数笔友都认为是M800的最佳搭配。黑杆、绿条、蓝条、红条都有双贴,其中红条双贴相对少一些。笔盒为黄黑两色纸盒。“贴片”只起装饰作用,对配重无任何影响。所有西德、示范、定制款和限量款都是双贴片(CP6夏洛特例外)。

印刷顶,百利金从1997年起取消了活塞帽的贴片,并大幅简化了天冠工艺,鹈鹕鸟是印刷上去的,不仅易磨损而且廉价感强,真当是一大败笔。最不可思议的是,2003年后天冠“被独生子女化”,天冠上的两只雏鸟变成了一只(见上上图)。另外,黑杆和M805的观墨窗透明度也明显降低。

金属顶,可能印刷顶口碑太差,也可能从CP6夏洛特上得到了启发,百利金从2010年开始更新了天冠,应该是蚀刻工艺,质感比印刷顶好不少,但还是不如双贴片那般和谐。活塞帽的贴片也未恢复。

2.Toledo(大雕)。Toledo是一种雕刻工艺,大雕其实该归入特别款,但是大雕的名气实在是响,值得单独拎出来。M900大金雕有几个关注点:首版、铁道部、20C尖、写意鸟。首版大金雕主要体现在非925笔帽,W.-Germany;铁道部指雕刻师傅的签名“CT”;20C尖出现在供日本市场的大金雕上;写意鸟指早期收藏版大金雕笔盒特别花纹的衬里。还有不少笔友专门研究过大金雕的雕工,这里不展开。M910有大银雕、大红雕和大黄雕,学习不深不多谈。另外,Toledo系列的天冠和活塞帽也和普通款一样,不同时期采用了不同的样式。

3. 定制款。北德(1995年)细分为两款,一款笔帽金圈上印刻的是LB,一款是LBS,字体也不同,发行数量上LBS约为LB的1/4到1/3,两款总计6920支,标配14C尖。

蒂芙尼(1990年)也有两款,分别是蓝杆(M817)和黑杆(M818),标配定制款18C尖。瑞宝(2003年,产量999支)也可以算作示范,标配两个不同粗细的定制款18C尖。

1990年,百利金在日本市场推出德国统一纪念版,木盒带火漆章,西德绿条,标配20C尖。

4. 示范。正儿八经的M800示范(Demonstrator)就是透明的那两款,一款杆身带字,另一不带。带字透明示范也有三种,除英文外,一种是西班牙语(据说存世30支内),另一种是德语(未找到资料)。

绿示范除了第一批带编号的限量,后来还出过无编号的非限量版,有编号的在各种资料里都列为限量,无编号绿示范则可以更加名正言顺地加入示范行列。从笔杆材质看,瑞宝和蓝色海洋限量也都可以算作示范。

5. 限量版。M800作为百利金限量笔的主要平台,自1992年起有22款基于M800的限量笔。如果让我选出最喜欢的限量,狩猎(Toledo杆身)、凤凰(Toledo杆身)、夏洛特和高迪(通花套杆身),一个都不能少。

1992年Green Transparent(绿示范,限量3000)

1993年Blue Ocean(蓝色海洋,限量5000)

1994年Hunting(狩猎,限量3000)

1995年Wall Street(华尔街,限量4500)

1996年Golf M816(高尔夫,限量4500)

1996年Concerto(协奏曲,限量4000)

1996年1000 Year's Anniversary of Austria(千年奥地利,限量1000)

1998年Genesis of the Olympiad(奥林匹克,限量776)

1996-2002年亚洲系列的五兽(1996金龙、1997凤凰、1999白虎、2002玄武和麒麟,各限量888)

1998-2000 EXPO2000(分别限量1998、1999和2000)

1998年Kuala Lumpur(吉隆坡,限量888)

2002年 CP6 Charlotte(夏洛特,限量500)

2002年Spirit of Gaudi(高迪,限量1000)

2002 年DaedalusIcarus(伊卡洛斯,限量800)

2005年Gekko Moonlight(月光, 限量200,专供日本)

2005年Kyokko Sunlight(旭光,限量200,专供日本)

有笔友曾吐槽,各种限量的外形和普通款过于相近,缺少独特感。可能百利金注意到了这点,2008年基于M800尺寸的Calculation ofTimes(时间计算,限量760)外形变化较大,暂不将其算在M800限量之内。

6. 特别版。2011年的Blue O’ Blue,有着欲遮还羞的准示范身材,迷倒了不少MM。棕龟复刻刚推出不久,天冠变成了金属顶,笔帽和活塞帽的棕色比原版也更深些。作为M800系列唯一的量产龟,棕龟复刻没有限定发行数量,仅一次性根据订单量生产,不知道这一生产到底会有多少。

7. 试制、特殊款。90年代初,重组后的百利金给了制作部门更大的自由,M800试制也在这一时期集中出世。这些宝贝不仅芳踪难觅,而且价格惊人。M800Toledo、酒红(原配14C尖)、灰杆都仅存于画册中,黄色和芥末色更是只存于鸟经上的一句话:“It is also knownthat injection molded samples of models 800 and 400with red, gray, yellow andmustard colored sleeves were made.”对于这些试制,连鸟经都称存世量、买主身份等资料已经无从查找,更让这些成为迷一般的存在。

一直都认为老棕龟(原配14C尖)是试制笔,但是鸟经称老棕龟是1991年以对笔的形式专供日本市场,剩余库存在1994年投放到了德国。英联邦运动会版则是当年赠送政要名流的礼品笔。

8. 莳绘(Maki-e)。该系列主要基于M1000尺寸,M800尺寸的莳绘仅两款,都是日本代工,暂且单独归类。

2008年Cherry Blossom(樱舞,限量250)2008年Autumn Leaves(红叶,限量250)

最好玩的M800笔尖

M800的尖款式众多,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有些笔友管这个叫品控不佳),更是展现出热情奔放、含蓄委婉、刚正不阿等鲜明的个性,方便的更换系统加上多样的写感,大大增加了可玩性,是M800绝对的魂之所系。细分开来,共4类13款。

1.14C。被戏称为“无语尖”,也是折腾我最久的尖,在写过的EF/F/M/B/3B中,M尖最为顺滑,B次之,再往后是F、3B和EF。特别是14C-M,每个都能很好地诠释了“大小随心、粗细随意”的感叹,那种丝般润滑的感受绝对值得拥有。14C-EF前后写过3个,无一例外地手感平庸,结局就是全部扫地出门。至于3B,你能hold住么?

从找到的资料看,14C尖只配于北德和酒红,有笔友认为1987-1995年间14C尖也有配在普通款上,手上的实物也确实证明了这观点:西德绿条M80014C-B。另外,还有笔友提过14C-F大字和小字两种版本,资料所限在此不作讨论。

2.18C双色(EN双章、PF双章、PF单章、无章刀锋、无章胖头)。M800的绝对主力尖,从找到的资料来看,18C双色尖上EN、PF这些戳记并不能作为断代的标准,仅是生产的一种标记。但从西德盒证多配EN尖,到蓝色海洋和狩猎上变成标配PF尖,不知可否将EN戳记作为西德M800的一个大致断代标准。PF的双章和单章区分相对比较模糊,还没理清头绪。

1998年吉隆坡限量原配PF尖, 2002年发表的三款限量配尖则变成了无章刀锋,同时普通款也都配上了无章刀锋尖,不知可否将2002年作为PF尖和无章刀锋的分水岭。无章胖头,则随着2010年金属顶同步诞生。但是由于库存的消化以及其他原因,根据戳记断代的方法不一定准确,M800方便的更换系统更是排除了鸡尾的说法,故以上断代纯属个人观点,仅供茶余饭后闲谈。

写感上, EN和PF之间的差异并不算大,精挑细选总能找到让你心中的极品尖。不过经手的5支PF双章都让人失望,不仅澎湃无节制,且普遍软而不够弹、反馈有限。最新的无章胖头尖的一致性有了大幅提高,素质普遍不错,不过个体差异的减少也让热衷玩鸟尖的笔友少了很多淘尖的乐趣。从交易区观察,EN双章、PF双章、PF单章三者的稀有程度依次递减。限量版、定制版的原配不论是何种尖,一般都不会让人失望。Tiffany和Chronoswiss。

3.18C镀铑单色。先前为高迪限量的原配,现在新版M910也配上了镀铑银尖,但略有区别:高迪原配为无章刀锋单色,新版M910则为无章胖头单色。至于PF章单色,可能是当年高迪的试制尖(进一步支持2002年是PF和无章分水岭这一观点)。这些单色尖的写感,和18C双色尖几乎没有差别。

4.20C。被戏称为“如花尖”,比较稀有,仅出现在90年代初投放日本市场的大金雕和德国统一纪念版上,目前我只找到双色F和M,当年还有一个单色20C-B现身江湖,目前不知芳踪。相对20C那高贵的身价,写感却和无章尖相近,毫无特色可言,收藏价值明显高于书写价值。

拆装

1. 笔帽。用力逆时针旋,就这么简单。要是旋不开,包层布继续。什么,还旋不开?!吃饱饭再来!

2. 活塞。需专拆工具,活塞是反螺纹,顺时针旋出,逆时针旋紧。顺时针旋出,逆时针旋紧。顺时针旋出,逆时针旋紧。重要的事情讲三遍活塞和笔帽旋回的时候切记不能太紧,否则很可能把笔杆外套旋裂。

大卸十块后的M800。装的时候活塞推杆位置也有一些讲究,吃不准就多试几次吧。

3. 笔尖。需专拆工具,但是也可不用,相比活塞的拆装,难度+1,所需经验+10。不建议自己动手,因为你可能再也无法把尖调回最佳状态。如果你真的想拆,1.学习相关帖子;2.向高人寻求工具及指导;3.抱着必死的决心下手。

春天来了,蠢蠢欲动的我又要开始剁什么手呢。。。容朕细想先,咳,退朝!

发布于 2025-09-25 14:31
收藏
1
上一篇:加拿大枫糖浆,比蜂蜜低热量的甜蜜选择 下一篇:可人经典电动车车型深度评测,都市情侣出行神器,实测结果惊艳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