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车展】一探小米SU7实车!细节意外惊喜满满

  • 2024-04-26 15:02
  • 车展

小米首款电动量产车SU7,是款轴距达3米的四门房车,圆润流线的外型略带点保时捷Taycan的影子,也同样视特斯拉Model S为对手,当地售价折合台币约95~135万,新车并在本届北京车展上现身。

SU7的独特设计颇具辨识度,或许正因为可爱又不失动感的风格,原厂宣称超过1/4订单车主为女性。水滴状头灯在细节更是讲究,内部藉米字形排列来呼应品牌名称,而透过低趴圆润的轮廓,官方宣称SU7拥有0.195Cd的低风阻,对于电动车续航力而言甚是一大利多。

车尾造型立体圆润,尾灯融入时下流行的横贯式设计,透过U字造型轮廓,将视觉重心集中在其所围绕的「XIAOMI」厂徽,并在后保桿设计的搭配下,带来十足运动感。

现场展示款为SU7 Max顶规车型,尾厢盖末端的电动升降尾翼为该版本标準配备,不仅为造型帅气度加分,原厂也宣称能提供最大130kg的下压力,有助提高高速行车稳定性,该尾翼亦开放中阶SU7 Pro加价选配。

蛋形的后视镜造型虽然简单,但採用无边框镜面设计,看起来时尚又有质感,是笔者个人私心偏好的小巧思。

SU7也具备卡片钥匙,可以透过感应B柱上的感应区域来解锁上车,操作方法与Model S相当类似。此外,SU7在展出的顶规款上,也标配车门自动吸附功能。

铝圈视车型而不同,展示的顶规款搭载20吋五辐造型,指定搭配米其林Pilot Sport EV,是特别针对电动车设计的运动型胎款,前后轮规格分别为245/40R20、265/40R20。

车系亦将金色Brembo卡钳和电子气压悬吊纳为顶规标配,后者可略降车高,最多能比其他SU7车型低了15mm。此外,原厂另提供21吋铝圈可选配升级,採用纯黑细辐造型,视觉上更具张力。

搭配横贯水平线条的海湾式仪錶台,为车室空间带来开阔的视觉感,座舱除了平底方向盘外,双前座也採跑车化设计来强化运动氛围。整体而言座舱设计简洁又时尚,但如果内饰板边角处的处理能够更平整服贴的话,精緻度会更加出色。

驾驶座前方的7.1数位仪錶採翻转式设计,在车辆尚未启动时为印有SU7车侧轮廓的亮黑饰板,启动后才会翻转为7.1吋数位仪錶,有趣的变化是坐上实车后才能体会到的小小惊喜。

作为全车系标準配备的16.1吋触控多媒体系统,宣称解析度达3K,是SU7的主要控制中心,并支援无线Apple CarPlay连结服务。HUD抬头显示器则为顶规独享标配。原厂宣称投影画面具备相当于56吋萤幕的显示效果。

中船上纵向排列的短拨片,其实并非排档介面,该区整合了车辆电门、空调介面、尾翼手动升降和气压悬吊升降,至于排档座则移到右方向盘后方。

双前座採跑车化设计,全车系双座电动可调,也都具备加热、通风和记忆功能,乘坐感舒适,包覆性佳,品牌并提供Nappa真皮椅面供加价升级。

后座标配加热座椅,椅面设计相对前座平板些,虽说左右两侧坐垫加长,坐垫高度偏矮,大腿前缘支撑仍不够扎实,但腰侧支撑还不错,搭配充裕的纵向空间,整体尚称舒适。头部空间则属一般,若身高较高的乘客可能会稍感压迫。

上了车才发现,前坐扶手后方除了两个USB Type C充电孔外,竟还藏有冰箱,坐为全车系选配项目提供,虽说容量不算太大,但放两罐瓶装水足矣。

同样也是全车系标準配备,还有大面积的玻璃车顶,原厂也强调,不论玻璃车顶或前挡风玻璃都採镀银隔热玻璃,侧窗也有防晒隔热处理,确保提供採光和开阔视觉的同时,不仅能减少紫外线穿透,也不至于让车内如温室般闷热。

除了前挡上端的摄影机外,车顶前缘有如额头般突起的饰盖,裏头也藏着驾驶辅助系统的感测硬体,让SU7全面标配车道维持辅助、遥控自动停车等功能,至于ACC、自动变换车道、自动超车和更进阶的自动停车辅助,作为限期促销方案,提供今年下订的SU7车主永久免费使用,未来则计划採订阅制方式收费提供。

虽说车尾造型流线,不过SU7仍是款房车而非掀背,因此尾厢盖开启时,并不会连同后挡一同开启。全车系标配电动启闭尾厢盖,具备517L的尾厢置物空间,除此之外,还有105L的前行李厢空间可供收纳使用。

根据车型不同,动力配置、性能输出和电池规格都不尽相同,当中顶规担当的展示款,搭载673hp/85.4kgm的双马达四驱配置,搭配101kWh锂电池,0~100km/h加速仅需2.78秒,CLTC最大续航力达800km,宣称最快充电15分钟即可提供510km的可用里程。


快问快答

为车友解决汽车生活中碰到的选车、买车、用车等问题,这里汇集了汽车购买、养车、用车、汽车维修、故障处理等各方面汽车知识问答。

Demo Image Demo Image Demo Image Demo Image Demo Image
Background Sh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