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滑板车代步好方便!但你知道「上路」其实违法吗?

  • 2023-12-03 09:01
  • 车展

从欧、美带起风潮,吹向全世界的电动滑板车,是相当便利又好入手的个人移动工具,尤其在疫情期间更是蔚为风潮,甚至还开拓出共享商机!然而这一个「通勤新宠」,在台湾法规限制下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这又是为什么呢?

台湾法规怎么规範电动滑板车?

2022年立法院三读通过《道路交通管理处条例》修正案,增订「个人行动器具」的种类,泛指设计承载1人,以电力为主,最大行驶速率25km/h以下之自平衡或立式器具,并将纳入「慢车」管理,理应比照其他慢车,享有基本的「路权」。

然而目前的规範是个人行动器具,应依地方政府所定规格、指定行驶路段、时间、速度限制、安全注意及其他相关管理事项办法之规定,始得行驶道路。但目前为止,尚未有县市敢跨出一步,因此得继续沿用旧法,也就是说电动滑板车目前仅能在自行车道,或是公园、空地等空旷封闭地方骑行,若是违法「上路」可是会被开罚新台币1200~3600元之罚缓。

说来讽刺!因为同一时期修法的「微型电动二轮车(电动自行车)」的法案,已经正式纳管,并规定2024年11月29日前,完成挂牌、投保强制险即可以上路骑乘,这看在电动滑板车爱好者及业者而言,可说是相当无奈。

电动滑板车特定区域才能使用

就国内现行规範,电动滑板车只要骑上街头就是触法,只能在私人场域,例如工厂、科学园区、饭店内使用,或是像河滨公园这类有自行车道的地方才能骑行,除此之外,大学校园也很适合这项代步工具发展,主因是校园面积通常不会太小,尤其是南部、东部等大学更是可以用「幅员辽阔」来形容,不论是课堂间移动、或是到学餐买饭都很方便。

国内大学首开先例的是「第一学店」台大,在2019年就曾与新加坡共享电动滑板车厂商Beam合作,只不过当时试办几个月,就因为法规、民情等种种因素黯然退场,一直到2021年,共享电动滑板车才再次活络于各大校园,日前更已经进驻清大、交大、中央、东海、中兴等大学,并获得师生高度评价。(图/国立清华大学)

而为了预防有人直接骑「上路」,一般共享电动滑板车也会设有防呆机制,一来是将电动滑板车限速在15km/h以下,以保障驾驶与路人的安全,二来是透过GPS设置电子围篱,只要滑出校园範围,就会锁定动力、降速至零。(图/Omni官网)

共享电动滑板车优势及商机在哪?

从共享电动滑板车在校园的成功案例,你很难不期待当投入公众运输后,能带来多少商机?就有国内业者觉得「有机会複製Youbike的商业模式」,成为个人通勤运具的新一波主流。他们认为跟目前的微笑单车相比,电动滑板车轻盈好携带,车身体积小,暂停时不容易挡道,且车辆回收时也更为方便。(图/Jowua Taiwan官网)

此外,电动滑板车使用时较不受服装限制,且代步更加不费力气,尤其台湾气候经常高温难耐,可以省去「汗流浃背」的尴尬;而车头内建有GPS定位,管理上也更智慧,不只可用于追蹤车辆,还可以远端进行遥控,像是配合尖峰时段降低车速,或是依城市间的交通量、道路面积来调整车速等,也可透过脚踏板感测器,用断电的方式防止违规双载,大幅提升使用上的安全性。

不过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台湾道路环境複杂,尤其市区交通密集、混和车流多、车道空间有限,而电动滑板车与汽、机车速度差异大,危险性高,目前在特定场域开放就是最安全的方式!但是,会发生事故往往「人为因素」占多数,与其担心事故增加,政府反倒更需培养用路人正确的驾驶观念,再者就是加强取缔或是道路规划,还给民众更安全的通行环境!当然我们也不希望仓促上路,而是可以参考其他国家的做法,例如限制使用年龄、规範骑乘道路、需不需要驾照、该不该戴安全帽等配套措施,而非只是一昧禁止的消极作为!


快问快答

为车友解决汽车生活中碰到的选车、买车、用车等问题,这里汇集了汽车购买、养车、用车、汽车维修、故障处理等各方面汽车知识问答。

Demo Image Demo Image Demo Image Demo Image Demo Image
Background Sh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