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义玻璃上半年净利暴跌59.6%,浮法玻璃价格走跌,建筑玻璃项目销售下滑加剧
这确实是当前中国玻璃行业,特别是建筑玻璃领域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读这个信息:
1. "浮法玻璃价格持续走跌:"
"根本原因:" 这通常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可能的原因包括:
"需求疲软:" 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房地产市场调整(尤其是新房开工和销售放缓)、基建投资增速放缓等因素,都导致了对玻璃,尤其是建筑用玻璃的需求减少。
"产能过剩:" 玻璃行业过去可能存在较快的产能扩张,导致当前市场供应相对过剩。
"库存高企:" 市场参与者(开发商、贸易商、加工厂)的库存水平可能处于高位,抑制了新的采购需求。
"成本压力传导不畅:" 原材料(如纯碱、石灰石)价格虽有波动,但可能未能完全传导至下游,加上竞争压力,导致厂商不得不降价促销。
"影响:" 价格下跌直接压缩了玻璃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增加了经营风险,也影响了整个产业链的盈利能力。
2. "信义玻璃上半年净利降59.6%:"
"直接体现:" 信义玻璃作为中国建筑玻璃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其净利润大幅下滑,是市场压力的直接反映。浮法玻璃价格的下跌是导致其原材料成本压力增大、
相关阅读延伸:浮法玻璃价格持续走跌,信义玻璃上半年净利降59.6% 建筑玻璃项目销售下降
8月1日,信义玻璃(00868)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告。
半年报显示,信义玻璃收益为98.2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08.82亿元减少9.7%;归母净利润为10.13亿元,同比下降59.6%;每股基本盈利为23.25分,同比减少60.9%。
据半年报,公司收入主要来自浮法玻璃、汽车玻璃、建筑玻璃。
信义玻璃表示,2025年上半年的收益金额减少主要由于期内浮法玻璃产品的平均售价持续下跌,因此,浮法玻璃产品销售贡献的收益较2024年上半年减少16.4%。
信义玻璃称,上半年物业市场持续疲弱,资金流动性紧张。
一方面,汽车玻璃业务产生的收益金额增加乃由于质量良好及努力招揽新客户导致自海外市场及中国的OEM市场的销售额有所增加。
另一方面,建筑玻璃项目销售下降,主要由于新竣工的物业项目数量减少,导致多种低辐射镀膜玻璃产品销量及平均售价同步下降。
此外,信义玻璃今年上半年毛利率也出现下滑。公告显示,集团今年上半年毛利为31.02亿元,较上年同期37.24亿元减少16.7%。毛利率也于今年上半年下降至31.6%,而2024年上半年则为34.2%。
下降的原因则主要由于浮法玻璃产品平均售价持续下降,但因原物料及能源平均成本降低而得到缓解。
另外,信义玻璃在财报中提到,由于国内外的供应增加,与去年相比,预期今年纯碱价格将维持在低位。由于全球原油价格保持相对稳定,今年上半年能源成本呈下降趋势。
信义玻璃还提到,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影响汽车玻璃售后市场客户。集团在马来西亚的新汽车玻璃生产线逐步缓解该等影响。于印尼东爪哇格雷西克的另一新汽车玻璃生产线已于上半年投产。集团拟进一步探索海外产能扩充,以应对不同的关税风险。
公开资料显示,信义玻璃控股有限公司创建于1988年的,总部位于香港,2013年6月纳入香港恒生指数成分股,专注于浮法玻璃、汽车玻璃、建筑节能玻璃三大领域,业务辐射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信义玻璃业绩整体出现下滑,Choice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48亿元、45.80亿元、48.83亿元、33.69亿元。
来源:读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