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逸S50长测首篇,惊喜与不满并存,初上手体验揭秘
这是一份基于您要求的景逸S50长测(1)初上手感受,包含惊喜与不满:
"景逸S50长测(1):初上手感受——惊喜与不满并存"
拿到景逸S50进行长测的第一时间,作为常接触汽车的人,内心是充满好奇的。这款被东风风神寄予厚望,并定位为“移动的家”的紧凑型纯电SUV,究竟实不实诚?下面就来分享一下初上手阶段的一些真实感受,可以说是“惊喜也有,不满也有”。
"惊喜之处:"
1. "设计语言有进步:" 相比于一些更早期的车型,景逸S50的设计确实下了功夫。前脸采用了封闭式格栅,配合锐利的LED大灯组,视觉效果比预期要简洁、时尚一些,不再像传统家轿那么“老气横秋”。侧面线条流畅,悬浮式车顶、隐藏式门把手等设计元素也增加了几分运动感。整体来看,在同级别中算是有辨识度的。
2. "内饰质感提升明显:" 打开车门,内饰的惊喜感大于预期。大面积使用了软性材质包裹,并辅以缝线、纹理等细节装饰,营造出不错的档次感。中控台的设计也比较简洁,全液晶仪表盘和悬浮式中控大屏是当下的主流配置,看起来比较科技。虽然用料可能并非顶级的软包或木纹,但在同价位
相关内容:
在车队长林晋舟车劳顿地从深圳接亲接过来广州后,景逸S50终于来到了我们编辑部,开始为期两个月的长期测试。我被选派为第一任车主,就让我好好地会一会这个新成员吧。


第一次近距离观察这台车,感觉这辆车的外观设计还是挺好看的,前脸看上去的确实有几分现代雅科仕的影子,尤其是大灯的设计。不过,看得出来景逸S50做到了神似而不只是形似,并不是将几个设计元素生搬硬凑地放在一起,整体给人的印象还是对得起它8万多的售价的。


打开车门,首先迎接我的不是视觉的感受,而是气味。我们这台景逸S50是厂家提供的试驾车,不过总行驶里程还不够200公里,可以算是一台全新车,不过它的新车的味道还是比较浓的,给人感觉就像是一些塑料件的味道,不太好受。好在气味散得很快,打开门不到一分钟就基本闻不到味道了,因此我们接下来会用些小办法来为它除味,看来新车异味这个问题还是很多自主品牌还需要加强和提高地方。
坐进车厢里,虽然不上有什么精致时尚的感觉,用料也不见得有什么档次,但整体氛围规规矩矩,整整洁洁,多少有点大众的味道,做工并没有什么可让人不满的地方,各处的接缝也处理的比较得体,黑色的配色加上带条纹的银色装饰条,看上去让车厢不那么沉闷。中控台很清晰地把音响区和空调区分割开来,音响和空调的控制都采用了旋钮式,这个我喜欢。


有没有要吐槽的?当然有,大家有没有发现上图座椅的坐垫特别厚?是的,这台景逸S50的坐姿特别高,即使调到最低我还是能清楚地看到前方发动机盖,坐姿也比较像开SUV那样有点端坐的模样,这样对提高行车视野确实有很大的提升,不过,我自己是不太喜欢这样的设计,刚坐上去还以为这是一台跨界车或者是城市SUV呢,感觉没有驾驶轿车的感觉。虽然坐起来座椅的舒适度还算不错,只能上下调节的方向盘也没有什么不舒服,但就是觉得有些别扭。此外,外后视镜的的面积也要吐槽一下,横向的视野足够宽,不过高度就略显欠缺了,调至正常的视角后会感觉看到下方路面的信息会比较少,在倒车泊车时会略显不够。
开出去溜溜吧,景逸S50开起来给我的初印象是有惊喜也有失望。惊喜是它的行驶的品质不亚于一些身价更高的合资车型,在过一些坑洼烂路时,底盘的滤震做得很好,悬挂过滤震动时的声音也让人感觉比较厚实,有些许高级感,车身也比较安定。总之,论行驶舒适性,在自主品牌里这部车绝对是排在前列的。另外,在市区中低速的状态行驶,感觉整个车的隔音还是做得挺好的,胎噪的声音很小,发动机在转速不高的时候也比较安静,能给人好感。

失望的地方是动力系统的匹配并不是很完善,低速状态无论是正常起步还是拥堵时的走走停停,景逸S50给人感觉总是动力慢好几拍的感觉,挂上D挡,松开刹车,感觉车子并没有什么动力的衔接,挪动起来有点粘滞感。踩下油门,动力似乎需要一些思考时间才能涌现出来,“哦?你踩下这么多油门是要加速吗?嗯!好的,马上就来”。同样是CVT,和我们之前长测的艾瑞泽7有着明显不同的调校风格。不过,当你把加速的节奏放慢,温柔地加速,又或是速度提起来之后(只要超过20km/h),动力的衔接似乎又便顺畅了,油门的响应也积极了许多,也不觉得乏力。因此在我看来,景逸S50的动力特性比较适合那种比较温和斯文的开车方式。
此外,当你加速时,能明显听到发动机的运转声,对于这点我个人并不排斥,只是景逸S50的发动机声音实在谈不上动听和悦耳,而是给人比较粗糙和毛刺的感觉,尤其当转速超过3000转以后,甚至会让我感觉有些滋扰。
当然,初来乍到的景逸S50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去发现和挖掘,它所在的A级车市场也是我们最经常接触的,以上的观点也需要一定时间去验证,我们将继续探究。究竟一个拥有众多合资背景的自主品牌东风,能自主造出一台怎样的车呢,我们很乐意慢慢和大家分享。
伍澳迦@196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