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狂飙再掀购车焦虑,电驴价格猛涨1000元!车主,这届太难了
唉,我懂!这届车主确实太难了,感觉被各种成本“围追堵截”。油价上涨让人心惊肉跳,现在小电驴(电动自行车)也跟着涨价,这真是雪上加霜。
你想想:
1. "油价上涨":直接冲击日常通勤成本,特别是开车的朋友,每个月加油的开销明显增加。
2. "小电驴涨价":以前觉得电驴是经济实惠、灵活方便的选择,现在价格也翻了一倍(像你说的涨1000块),使得替代方案的选择也变得不那么吸引人了,进一步挤压了预算空间。
这波操作下来,感觉不管是开车还是骑电驴,通勤成本都在直线飙升,生活压力确实大了不少。
不过话说回来,电驴涨价可能有多种原因,比如:
"原材料成本上升":锂电、铜、铝等关键材料价格可能上涨。
"生产成本增加":人工、物流、环保要求等都可能带来成本压力。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品牌集中度提高,可能也推高了价格。
"地方政策影响":比如一些地区对电驴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可能也增加了合规成本。
虽然理解这些原因,但作为消费者,面对实实在在的涨价,确实会感到肉疼。
现在大家可能更需要盘算一下:
"通勤方式再优化":看看是否可以组合使用,比如远距离
相关内容: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01
最近国际原油价格涨,加油站的油价也连续上调,上周六0点开始,步入9元时代,98号汽油甚至超过了10元,直接冲破显示器的“限制”:

遥想当年,某位尊贵的林肯车主开到加油站 92 号枪旁的时候,受到了某加油员鄙夷的眼神,随后大手一挥,“加 500 块的,剩下的给我滋地上”。
现在,这500块钱想要加满都是做梦。
还有人总结了,一箱油钱能买自行车,四箱油的话够买电瓶车了。

更有汽车车主公开认怂:“对不起,电动车主,是我之前对你们说话太大声了。”
电动车主也不搭话,而是直接开车到加油站溜达了一圈,拍下视频:

趁着汽油涨价,特斯拉一周内连续涨价3次,单次涨幅高达2万元。
国产车一看这么猛,也加入到涨价大军,小鹏汽车的调价上限也高达2万元,威马汽车调价上限高达2.6万元,零跑汽车C11全系车型最高涨价3万元······月内已经有近20家新能源车企的40余款车宣布涨价。
原来,这新能源车看来也是高攀不起啊。
猫哥心想,算了,俗话说得好:92加满,吓到腿软,95加满,倾家荡产,98加满,三代还款,兄弟们,不管你是开宝马,还是开野马的,最终,还是离不开爱玛。
所以,咱们还是去公司门口买个小电驴吧。
还没走出办公室,就收到手机弹窗:小牛电动车宣布涨价!

这可真是BBQ了。
02
其实,小电驴早就是城市交通的王者了。
根据自行车产业大会的估计,目前中国的电动自行车年销售量超过3000万辆,社会保有量3.6亿辆,今年预计会突破4亿。

资料来源:中国自行车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而每年中国的近28亿次出行中,有10亿次使用的是两轮电动车。
销售有多火爆?现在,北京的电动车门店,已经占据了整个城区,头部一家品牌的门店数量,都能跟肯德基麦当劳门店不相上下,九个品牌的门店加起来已经超过700家:

(数据来源:百度地图)
猫哥下班总路过一家雅迪的门店,位置居然在西城区新街口珠宝大楼1楼底商,门口一排警车守着(珠宝城标配),门头是隔壁珠宝店两倍宽,面积也有二三百平,能付得起这里的租金,可见有多赚:

(图片来源:百度地图)
小电驴不要停车位,小电驴充电便宜,小电驴不堵车,小电驴启动快······好处太多说都说不完。
现在不只是中国人在骑,国外也爱上了。
2020年,海外疫情刚开始不久,各国开始建议居民限制社交和减少使用公共交通,加上油价连翻上涨,以及政府对环保要求越来越严,像德国、瑞士、荷兰等国家给了电动车很多补贴。于是,中国的小电驴在欧洲美国爆卖,很多两轮电动车品牌的海外销量直接翻了一倍。

现在,中国的两轮电动车产销量已经占到全球的90%以上。
就连小电驴的兄弟电三轮(神似国内的快递车),都受到美国官员的盛赞,说这是“纽约货运的未来”:

他骑的电三轮在当地售价80000美元,不吹,这钱在中国能买一停车场的高配版顺丰小快递。
03
啊这,国外不会造电动车吗?
别说,这电动快递车也好,小电驴也罢,是非常中国特色的一个产品,外国街上很少看到。
理论上,第一辆直流电机驱动的电动车是1834年美国人托马斯·达文波特Thomas Davenport制造出。后来就有更多新电动车出现,有轨电车等也一度广泛使用。
但到了20世纪初,燃油车出现了,马力足续航高,相比之下,电动车太鸡肋了,被全面淘汰。很快,燃油车就成了全球共通的交通工具。中国也不例外,尤其是摩托车,价格便宜,出行也方便。
随后,越来越多摩托在马路上各种穿梭,甚至有飞车党专门骑摩托在马路上抢劫,使得摩托车的形象越来越差。
于是1985年开始,中国以北京为首,陆续有城市实施禁摩令。也是这一年,中国的第一款电动自行车诞生了,上海自行车二厂推出了永久DX-130型电动自行车。这车还拿到了上海市公安局的批文,可以上牌上路。

(本图为与永久DX-130相似的款式)
不过,700元售价不便宜,那个年代的猪肉1.8元一斤,房价更不必说,当时普通工人平均月工资差不多是120块,买这车就是半年的工资。最后,这款车总共就卖了3万多辆。
1995-1999年,电动自行车行业对四大件——电机、电池、充电器、控制器——进行了技术革新。同时,公布禁摩令的城市也开始井喷。
2000-2004年,电动自行车产销量逐渐上升,以新日、绿源、千鹤等品牌为代表的上规模企业出现,江苏无锡、浙江、天津也成为电动自行车三大产业集聚地。
2005年之后,电动自行车行业技术和产量都得到突破,蓄电池寿命和容量进步35%,电机从有刷有齿电机发展成为无刷高效电机,寿命进步5倍,效率进步30%,爬坡和载重也进步了3.5倍。而且随着产量的提升,价格反而下降了,产销量井喷。
技术解决了,正好遇到淘宝电商和快递业的爆发,不光是两轮卖得好,三轮车、快递车也火了。
2013年之后,电动自行车进入了激烈竞争阶段,雅迪、爱玛、台铃在内的很多企业都是通过价格战来拿市场。2015年6月,爱玛在全国发起一场“击穿底价”的价格战,几乎覆盖了当时两轮电动车的全部价格区间,跟最大的竞争对雅迪手拼刺刀,其他大牌也快速应战。
经此一役,头部品牌降价,没把势均力敌的对手打趴下,倒是把杂牌车全部干死了。电动自行车企业数从2013年的2000余家,一路下降到2019年的110家,市场份额开始向头部集中。
根据WIND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电动两轮车市占率前三名分别是爱玛、雅迪和绿源,市占率分别为12%、11%和5%,合计只占了28%。2019年市占率前三名为雅迪、爱玛和台铃,市占率分别为17%、14%和9%,合计已经达到40%。
04
混战过后,新的机遇也来了。
2018年,交通部发布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要求从2019年开始,强制执行的新国标,给已经卖出去的电动自行车几年过渡期,过渡期后不符合国标的车将全面禁止上路。
北京、上海、深圳以及河南、浙江等地部分城市的过渡期在2021年已经截止,而山东、江西、广西、安徽、江苏等几个电动车保有量大省的过渡期则陆续在2022-2024年截止。
这一来,超过1亿辆电动自行车要被淘汰换新。
所以,2020年三家电动自行车上市公司涨疯了:

小牛电动股份涨了3倍多,雅迪控股涨超8倍,新日股份也涨超1倍。爱玛也在去年乘着政策的东风,成功上市,首个交易日涨超44%,连续拉了8个板之后才打开。
更厉害的是,电动自行车的大发展,甚至造就了一个新行业——换电柜。

(图片来源:山东生活频道)
头部玩家中国铁塔闷声发大财,平台上的换电用户已经突破50万人,多数是外卖和快递骑手,雅迪、美团、哈啰和比亚迪也修建了很多换电基础设施,计划加入这个市场。
去年开始,电动自行车打不动价格战了。
去年到今年,包括小牛在内的品牌电动自行车轮着涨价。其实,这不是因为汽油涨价了,而是电动自行车的原材料本身涨价厉害。
2020年疫情来临,正好迎接了芯片涨价和锂电池涨价双重冲击,这两个对应的就是电动自行车四大件里的控制器和电池,2年内价格翻了好几倍。
尤其是锂,今年也涨得贼猛,截至3月18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已突破50万元/吨,较年初涨超80%,同比涨超500%。
隔壁小米的卢伟冰也下场呼吁大家珍惜超大电量的手机:

现在,是赶快换手机还是赶快买电驴呢?猫哥陷入了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