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新E级“变脸”引热议,网友调侃设计师被新势力“整不会了”
奔驰E级进行换代或改款时,往往会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对于网友提到的“设计师被新势力整不会了”这一观点,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
1.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新势力品牌如蔚来、小鹏、理想等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和科技感的产品,对传统车企形成了一定的冲击。这种竞争压力可能促使传统车企在设计中寻求更多创新和突破。
2. "设计理念差异":不同品牌和设计师有不同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奔驰作为一家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的汽车品牌,其设计风格可能更注重传承和经典。然而,在追求创新和适应市场变化的同时,也可能出现一些设计上的争议或不足。
3. "用户需求变化":随着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设计师需要在保持品牌特色的同时,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和偏好。这可能需要在设计上做出一些妥协和调整,从而引发一些争议和讨论。
4. "设计师的才华和努力":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品牌形象、市场需求、技术限制等。他们通常会付出巨大的努力来打造出符合品牌定位和用户需求的产品。因此,在评价设计师的工作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他们的才华和付出。
总的来说,对于网友的评论,我们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来看待。汽车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
相关内容:
“这代E级,怎么长得像蔚来?

”——昨晚群里甩出一张无伪实车图,不到两分钟就炸出99+条语音。

有人直接丢表情包:奔驰也学会“眯眯眼”了。
真车比渲染图更冲。
中网比现款大两圈,满天星颗粒鼓成3D小方块,阳光下像给星辉车标加了一圈LED灯牌;侧面最惹眼的是低风阻轮毂,塑料盖板一装,活脱脱EQC同款,把“省油”俩字写脸上。
车尾更直接,三角尾灯熏黑,刹车一亮,红里透黑,运动版车主狂喜,行政版老粉原地沉默——这哪是“小S”,分明是“胖AMG”。
内饰倒没玩颠覆,双联屏还在,只是空调风口偷偷换成涡轮状,夜里随氛围灯一起转,像四只小风扇吹钞票。
最骚的是副驾前方那块MBUX“超级屏”,官方话术叫“裸眼3D”,其实就是把导航箭头直接甩到你眼前,试驾师傅一句“不用低头”刚出口,后排老板连忙扶住眼镜:好家伙,我晕车药白吃了。
动力还是老搭档2.0T+48V,数据没涨,车重却飙到2.1吨,插混版直接成“负重健身”。
原因无他,真皮、实木、空气弹簧、杜比音响、激光雷达……能塞的都塞,奔驰这次把“豪华”理解成“堆满”,结果WLTP多跑20公里纯电,油耗只降0.3L,网友吐槽:省了个寂寞。
销售私下摊手——不加这些,配置单根本打不过蔚来ET7的按摩通风+零重力,加了又被骂“油改电”,两头不是人。
说到ET7,门店最懂行情。
望京那家奔驰隔壁就是蔚来,销售统计过,十组看E级的,三组顺脚拐进蔚来,一坐进“云感座椅”直接问“能换电吗”。
奔驰销售只能祭出终极杀招:三年残值65%,ET7不到60%。
话一出口,对方晃晃手机:“哥,我买车又不是为了卖车。
”瞬间KO。

更尴尬的是价格。
现款E级为了清库存,优惠已经放到8万,新车到店如果坚持原价,等于明晃晃割韭菜;可一旦跟着降价,老车主又冲上门拉横幅——“提车三个月,官降十万块”的惨案,奔驰不想再演一遍。
内部培训资料写着:先稳两个月,等宝马5系插混报价再动。
翻译成人话:让老对手先跳水,自己再跟着下饺子。
买还是等?
把问题拆成三句话就能拍板——
1.每年跑高速超一万公里,想要座椅热、方向盘稳、加油站五分钟回血,E级仍是老钱牌安全毯;
2.城市通勤为主,家里第二台车,换电比加油快,Nappa不Nappa无所谓,ET7或者极氪001更香;
3.商务接待撑门面,客户只认三叉星,那就盯紧库存车,优惠没到底别签字,再送六次保养才算入门诚意。
说到底,这代E级把“运动”写在脸上,把“焦虑”藏在后备箱——怕掉队新能源,又怕丢传统金饭碗,于是干脆两套语言:燃油版加运动套件,纯电EQE直接另起炉灶。
算盘打得响,可买家越来越精:你画两条线,我就拿两边比价。
豪华不再是一锤定音的招牌,而成了货架上待对比的SKU。
车子终究是个大件,喜欢可以冲动,掏钱最好冷静。
去试驾别忘了带两根充电线,一根插蔚来换电站,一根插奔驰48V轻混,哪根让你更安心,钱包自然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