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雨后初晴,蜻蜓点水映前途K50试驾之旅
这确实是一句充满诗意和画面感的开头。它描绘了雨后初晴、万物复苏的京城景象,蜻蜓点水般轻盈地站立在枝头,恰如我们即将开启的前途K50的试驾之旅——清新、灵动,带着对未知路段和体验的期待。
那么,就让我们循着这雨后京城的清新气息,一同“立”上前途K50,开启这段探索之旅吧。
---
"京城大雨刚褪去,便有蜻蜓立上头——试驾前途K50"
"【引言:雨后京城的序曲】"
连日的阴霾与滂沱大雨终于在北京城悄然退去,留下的是被冲刷得焕然一新的街道和空气中弥漫的淡淡土腥味。阳光透过云层,温柔地洒在湿漉漉的柏油路上,反射出粼粼波光。就在这片宁静而清新的背景下,一只蜻蜓率先感知到变化,轻盈地停留在路边的低矮灌木枝头,点水、观察,仿佛在宣告着雨季的结束和生机勃勃的回归。
这幅景象,恰似我即将开启的前途K50试驾之旅的写照。它并非一款追求极致奢华或动感的车型,更像是一只雨后初晴的蜻蜓,以自身的灵动、敏锐和对环境的适应性,试图在
相关内容:
这周北京市经历了一场长达50多个小时的持续性降水,在大雨过后,蜻蜓便结伴而出,而掺杂在这其中的,还有这么一群“蜻蜓”。

或许大家对前途这个名字还比较陌生,事实上,K50的“接近量产版”概念车早在2014年北京国际车展上就与大家见过面了。只不过用当时的眼光看,过于夸张的外观让大家觉得前途K50离我们还有一些遥远,随着6月30日首批K50在位于苏州的工厂正式量产下线,时隔4年的疑问终于要给出解答了。

K50在外观设计上没有一丝妥协,完完全全就是一部超跑应该有的样子,低矮的车身、俯冲式的车头、超大尺寸的碳纤维进气格栅等等。

在所有角度中,我最喜欢K50的车头设计,两侧隆起的轮拱处就像是强有力的肩膀,伏在地上准备伺机而动。

车侧的设计也很有特点,所有K50车型都在车前翼子板与车门下半部分采用了碳纤维覆盖件,不光提升了车辆的运动感,也使得所有配色的K50车型都将会采用撞色设计。

角度略带上扬的尾灯与底部的碳纤维通风口也有点像是蜻蜓的四个翅膀,可见在K50外观设计中也融入了极多的品牌元素。

前途K50使用了19英寸锻造轮毂搭配倍耐力P ZERO轮胎。由Brembo提供的制动系统也为全系标配。(图中左侧为电子驻车卡钳,右侧为制动卡钳)


乘坐舒适性也是K50的优势之一,车顶、中控台、门板甚至连中央通道的下半段都统统采用了Alcantara材质进行覆盖,无论是视觉感受还是触碰起来的质感都非常不错。

座椅相比起传统超跑也“省腰”了许多,起码在我长达数小时的试驾体验后,没有感受到太多的不适,整体乘坐感接近于轿跑车型。不过作为一款双门双座的跑车,副驾驶侧面的调节控制键就让我有点看不懂了......


方向盘则是内饰设计中最让我满意的,其上半部分非常粗壮,握感极佳。内饰在用料、做工方面都保持了非常高的水准,两块大屏的显示效果也很不错,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除了中控屏幕后方的空隙以外,车内几乎找不到可以放置随身物品的储物空间。

( 点火开关上的启动二字绝对算得上是点睛之笔了 )
另外前途K50还有低速提示行人的功能,由于电动车在低速形式的时候非常静谧,周围的行人有可能因为注意不到它的存在而发生意外事故。所以K50在低速行驶的时候可以模拟出动物的声音来提示周围的行人,当然大家也不必担心在深夜回家的时候吵到小区内的邻居,因为这项功能是可以手动关闭的。
- 轻量化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款外观基本定型的车等待了四年才与各位见面呢?我认为重量控制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大家都知道一部性能车/跑车在重量减轻的情况下对操控有着非常明显的帮助,大家同样也知道现阶段电动车需要上百公斤的电池组是无法避免的问题。

作为国内首款纯电动跑车,前途K50在轻量化设计上可谓是完全从零开始探索,最终使用了很多与传统造车工艺不同的方法。

按理说全铝车身已经不是什么新鲜名词,从开创者奥迪A8开始,很多高端车型都会采用这一设计。不过前途K50在铝合金上又搞出了新的玩法,考虑到铝材与钢材截然不同的物理特性,K50在车身结构上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整个白车身使用了159件铝型材与122件铝板材,相比传统钢材焊接车身降低了38%的重量。

(只有红色部分采用了传统的铸造工艺)
锻造轮毂、锻造悬架结构、铝镁合金座椅骨架、铝镁合金仪表板横梁......你若说这些看不见的地方太玄乎了,那车身外围大面积的碳纤维材料总是肉眼可见的吧。

碳纤维在超跑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如果仅仅考虑重量与强度之间的关系,那么碳纤维肯定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材料。相比传统钢材覆盖件,K50使用的大面积碳纤维材质减轻了相应部分40%以上的重量。
- 灵巧狂躁
这时候不少朋友就会说我夸大其词,一个“区区”4.6秒的车还好意思说自己狂躁?其实没来参加活动之前我也对前途K50的动力有过一些质疑,毕竟现在不少搭载2.0T的车型也有不少能跑进5秒的,对于定位、造型都非常超跑的K50,4.6秒真的够吗?

然而场地试驾中的加速体验彻底改变了我对K50动力方面的看法,事实上在S档全油门加速的情况下,主观的动力体验有别于传统汽油车,确实非常惊艳。由于电动机的输出特性与传统发动机不同,其能在踩下油门的瞬间爆发全部扭矩,真正意义上达到动力上的“随叫随到”。

至于灵巧,主要得益于其高效的四驱与悬架系统。为了让车辆在弯中有更好的表现,在K50在设计之初就确定使用前后双叉臂的悬架结构,通过验证,双叉臂悬架结构是对于车身控制最好的一种形式,可以让车辆在极限驾驶的情况下将侧倾确保在极小的范围内。

动力分配更趋于合理也是电动车的一大优势,想要让一台发动机给四个车轮制造出合理的动力分配是非常考验厂家调教功底的,而相比起传统性能车相对复杂的差速器结构,电动汽车有着先天的优势。前途为K50配备了两套电机装置,用来分别控制四个车轮,这就在动力分配上可以做到更加合理的状态,在车辆过弯的时候,做到更接近于中性转向的行驶轨迹。

通过两天的接触,前途K50确实给我留下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无论是革新技术的运用还是实车效果的体验都可圈可点。让自主品牌在电动跑车领域开了个好头,同时也希望前途汽车能在未来推出更丰富的车型,拉近百姓与跑车间的距离。前途K50预计将在8月份正式上市,由于经销网络与充电桩的具体信息还没透露,我们也会对前途K50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