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人崇拜百兽之王——老虎的神秘缘由探究
藏族人对老虎的崇拜根植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以及民间传说,原因 multifaceted,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自然环境的塑造:"
"高山高原生态:" 藏族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这里地形险峻,森林茂密,是老虎等大型猛兽的栖息地。藏族人民在与自然的长期互动中,亲眼目睹了老虎的力量、威猛和生存智慧,对其产生了敬畏之情。老虎作为顶级掠食者,维持着生态平衡,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本身就令人印象深刻。
2. "宗教信仰的融合:"
"苯教影响:" 在藏传佛教传入之前,苯教是藏族的主要信仰。苯教中,动物被赋予了神性或象征意义。老虎作为力量、勇气和权威的象征,在苯教信仰中就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神灵”或“护法神”(Yul lha),能够保护信徒、驱逐邪祟。
"藏传佛教的吸收与转化:" 藏传佛教传入后,并没有完全取代苯教,而是将其许多元素吸收融合。许多苯教的神山、神湖、神兽在佛教中得以保留,其神圣性得以延续。老虎作为苯教中的重要护法形象,也被藏传佛教所接受和尊崇,常被描绘为护法神(如文殊菩萨的
相关内容: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虎作为百兽之王,曾经一度在亚洲的许多山林中横行咆哮,无所忌惮,百兽惟恐避之不及。生活于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的早期人类,也对虎充满敬畏之心,甚至崇拜为神灵。虎的勇猛、矫健、敏捷,和它的威严,深得人们的赞赏和喜爱,对如此凶猛的动物却有一种亲近感。

虎深受藏族人的崇敬。当代藏族地区,只有在西藏的南部边缘地带尚有孟加拉虎出没,而在其他地区虎并不存在。然而,虎的勇猛形象是人所皆知的。在高原上,多有以虎来命名的地方,如虎沟、虎山、虎窝、虎道等,尤为常见,有些家庭的姓氏也是用虎来命名的。虎也是构成“风马”图案的五种动物之一,本教的文献中认为“风”属五行中的“木”,而林中最有威力的动物为虎,故“风马”中以虎来象征“风”、“木”,这与中国古代“风从虎”之说十分近似。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师居米旁嘉央南杰所著有关“风马”的文献中,则认为虎象征五行中的“火”。虎与火有关的这种说法,在《格萨尔王传》中也可找到佐证。史诗中往往将虎描绘成火神,兼具战神的职能。当今藏族人的名字也有起为“斗拉”(虎神)的,本教中也有虎神。凡此种种,表明在当代藏族的语言、宗教习俗中,仍有远古虎崇拜的遗存。

如果我们略加考察藏族历史和文化,则有关虎崇拜的内容更为丰富。《格萨尔王传•天岭》中有一段记述饶有趣味。说莲花生大师选定东方的玛沁雪山前为格萨尔的诞生地,并在这里杀了一只老虎,虎的皮子、头、心、爪、胃、肺、肝、肾、肠等分别形成了平原、大山、河流、部落等。说唱《格萨尔王传》的民间艺人喜欢将古代的一些神话融入到格萨尔的故事中,并因情节的需要,对一些神话进行了加工。这则神话中,莲花生的出现就属于此例。《天岭》的这段记述虽不完整,但却保存了一则世界万物起源于虎的创世神话。彝族民间创世史诗《梅葛》中认为一只虎尸构成了世界上的万物,与《天岭》中残存的虎创世神话有相似之处,可资比较。

藏族的先民羌人中普遍存在崇虎的习俗。《汉书•西羌传》中有一则故事,说羌族首领无弋爰剑逃避秦军的追捕,藏在一个山洞中。当秦兵赶来准备搜查山洞时,突然洞口出现一只猛虎,阻挡住秦兵。秦兵惊惧而后退,无弋爰剑得以逃命。这则故事中的虎,自然是受到羌人崇敬的虎神。《南齐书•河南•氐羌》中说:“宕昌,羌种也;俗重虎皮,以至送死,国中以为货。”意思是说宕昌羌在丧葬礼仪中要使用虎皮,似乎象征着虎神对死者的引导,使亡灵得以安息。同羌有着密切关系的彝族也以“虎皮送死”,彝族古代有虎皮裹尸进行火葬的习俗,据说这样灵魂可以化为虎。

吐蕃王朝同样有浓厚的“尚虎”习俗,法律中明确规定用虎皮来奖励英雄,吐蕃军队中的勇士身着虎豹皮制作的衣物。虎皮是英雄的象征,而狐狸皮则是懦夫的标志,对懦夫的惩罚就是让他身披狐狸皮,表示对懦夫的极大羞辱。当一位英雄在疆场上战死时,在他的坟墓上要绘制白虎(见《新唐书•吐蕃传》)。吐蕃人的崇虎习俗,充分体现了崇尚英雄的社会风貌,体现了浓浓的尚武精神。因此,这里的虎崇拜就具有推崇虎的生物本能的一面。同时,这也是古代习俗的延续,墓上绘制白虎同宕昌羌等用“虎皮送死”的习俗间有着内在的关联。北宋时期的藏族社会,仍然流行崇虎的习俗。一些部落首领往往向宋朝求赐虎皮,以此来提高自己在社会上的声望。如史载:“赐西凉府蕃族首领雅尔藏虎皮翻披。蕃俗受此赐著,族人推奉之。故博罗齐为请焉。”(见《宋代吐蕃史料集》)当代有些地方的藏族男士服装喜欢用虎皮镶边或做衣领,这也正是古代藏族社会会尚武崇虎习俗的遗风。

古代羌藏系统的民族,不仅崇拜虎,而且更重视虎皮的神秘作用,实则对虎的生存造成了严重威胁,这恐怕也是虎最终在这些地区消亡的原因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时,人类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大,一切动物包括凶狠无比的老虎也变得越来越弱小。虎需要人类的关爱,而以虎皮服饰来炫耀男子汉的气慨,早已不符合时代的节拍。就此,我们反思藏文化中的虎崇拜及其负面效应是有益的。
(来源藏人文化网)
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