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被国人捧上天的马自达技术,究竟是真牛还是吹牛?
关于马自达的技术是否“真牛”还是“吹牛”,在中国市场确实存在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看法。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支持“真牛”的观点(马自达技术的优势):"
1. "创驰蓝天(Skyactiv)技术体系:"
"燃油效率高:" 这是马自达技术最核心的标签之一。创驰蓝天发动机(Skyactiv-G)通过一系列设计优化(如高压缩比、稀薄燃烧、可变气门正时/升程、轻量化部件等),在相对较小的排量下实现了业界领先的燃油经济性。这在油价较高的中国市场非常有吸引力。
"动力响应:" 以创驰蓝天发动机和独特的“跳火”点火方式(早期技术)或高效的变速箱(如创驰蓝天变速箱 Skyactiv-Drive)配合,马自达车辆通常被认为动力输出线性、响应积极,驾驶体验平顺舒适。
"环保理念:" 创驰蓝天体系的设计初衷就包含减少排放和提升效率,符合全球汽车发展的趋势。
2. "魂动(Kodo)设计哲学:"
虽然这是设计理念,但其背后也体现了马自达对运动美感、人机工程学和驾驶体验的深入思考。流畅的线条、优秀的内饰质感和做工,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品牌魅力,提升了产品的价值感。
3.
相关内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吹马自达的技术牛”成了国内汽车市场比较流行的事情,有人说马自达的销量差,实在没什么可吹的,才有人吹技术;也有人说马自达确实是“技术宅”,从转子发动机到压燃发动机,从创驰蓝天到底盘技术,确实有独到之处,那么马自达究竟是真牛还是吹牛呢?

像是转子发动机这种听起来就比较高大上的动力我们就不聊了,因为转子发动机离我们普通消费者太远,就聊一聊普通消费者都能接触到的创驰蓝天技术,这一技术相比较同级别的本田、丰田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
首先大家明确一个概念,创驰蓝天技术体系除了发动机以外,还包括了变速箱、车身结构与底盘优化三个部分,其目的就是要提升车辆的综合性能。

发动机
马自达主打的发动机就是2.0L和2.5L自然吸气发动机,通过奥托循环与米勒循环的切换实现实际压缩比可变,最高可达到13:1的超高压缩比(国外为14:1),而且为了实现这一压缩比,需要更精确的进气门正时控制,因此采用了电控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此外还有直喷技术、4-2-1排气歧管设计,并且优化发动机各部件,比如活塞连杆机构的轻量化,减少机械损失。

也许有人会说,这有啥,再怎么折腾不也是一台2.0L、2.5L发动机吗,没错,由于不是当下比较火爆的涡轮发动机,不管是阿特兹还是昂克赛拉的销量都不怎么高。但是从技术上看,它的实力还是非常不错,要知道大众引以为豪的1.4T发动机,压缩比只有10:1,而且为了减少爆震,大众的1.4T发动机最好加95号汽油,否则的话不排除会出现爆震现象,而压缩比达到13:1的马自达却可以加92号汽油。

变速箱
阿特兹、昂克赛拉主打的变速箱就是一条6AT变速箱,虽然是一台6AT变速箱,但是这台变速箱调得非常地聪明,其液力变矩器内的锁止离合采用了多片式离合器结构,在提早锁止离合的同时让锁止过程更为平顺,提早锁止让发动机更长时间与变速器实现硬连接,提高了传动效率,实现了更好的燃油经济性与变速箱响应。同时,锁止离合采用了新型扭转减震器,增强离合器锁止时的平顺性。

车身底盘
相比以往车型普通车体结构框架的不连续结构,创驰蓝天车身让车架结构变得更连贯,这种直线化和连续化的车身提供了极高的车体刚性,细节上的处理同样如此,比如说A柱、B柱、C柱这些区域,普通车型在这些连接处都是不连贯的,而创驰蓝天在整个车身做到了闭环,也就是所说的一体成型式的笼式车身结构。同时,创驰蓝天车身大量的使用高强度钢材,整车440Mpa以上的高强度钢材使用量达到了61%,而普通车型只有40%,强度780Mpa以上的钢材使用量接近全车身用钢的20%,部分地方采用强度高达1800Mpa的钢材。

总体来说,马自达在技术上的表现还是挺不错的,马自达并没有像大众那样顺应潮流研发小排量涡轮发动机、双离合变速箱,而是在传统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上继续深耕,并且做出了不少的成绩。不过也正是因为马自达的创驰蓝天都是基于自然吸气发动机、6AT变速箱打造,在小排量涡轮发动机和双离合变速箱、CVT变速箱横行当下的市场,越来越不受消费者的欢迎,因此销量不佳,可以说是成也创驰蓝天、败也创驰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