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白鹅”香烟的传奇故事与独特魅力
“白鹅”香烟是中国市场上曾经存在的一个香烟品牌。这个品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区比较有名。
以下是一些关于“白鹅”香烟的信息:
1. "品牌历史":它在中国烟草行业的计划经济时期或转型时期出现,可能属于地方性品牌。具体的上市时间和停产时间可能因地区和烟草政策调整而变化。
2. "产品特点":
"定位":通常定位为相对经济实惠的口粮烟。
"口味":口味风格可能偏向传统或柔和型,具体取决于不同时期和规格的产品。
"包装":包装设计可能比较朴素,带有那个时代的特色。常见的包装上会有“白鹅”的图案或标识。
3. "地域性":作为一个地方品牌,它的生产和销售可能主要集中在某个特定的省份或地区。例如,有信息提到它可能与浙江省有关。
4. "现状":随着中国烟草市场的发展、品牌整合以及市场需求的变迁,“白鹅”香烟可能已经不再是市场上主流的产品,甚至可能已经停产或退出市场。消费者现在能买到与否,需要看当地的具体情况。
"需要注意:"
吸烟有害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都明确指出吸烟是导致多种严重疾病(如肺癌、心脏病、中风等)的主要原因。
购买和吸烟任何香烟都应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包括年龄限制等。
如果你
相关阅读延伸:“白鹅”香烟
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我父亲一直抽“白鹅”香烟,因为这个牌子的烟便宜,八分钱一盒。但这个香烟,却承载着我青少年时期的一段耻辱。
我三哥这个春节要娶亲了,但秋季收成却不好,迎亲的日子已经定下,我父亲手中却空荡荡的,没法准备迎亲的物品,一辈子只会种地的父亲,随着春节的日渐临近,越来越慌乱了,他不住地用粗糙的手掌抚摸着自己花白的头顶,一声叹息连着一声叹息,“唉,咋弄呢?”没有人他,他也不需要有人。“不行去贷款吧,”我妈说,她也知道我们这种人家,借钱是借不来了。
父亲勤劳节俭,耕作之余,还加入了村里的建筑队,农忙之余,跑着去给人家盖房子,一年四季都闲不下来。我们的家庭本来是可以的,但大哥二哥相继结婚生子,给他们盖房子,娶媳妇,连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招待费用都是我父亲一人承担,更可怕的是,后来他们的计划生育罚款,我父亲也帮忙出,一来二去,一个农耕家庭就慢慢被掏空了。到我三哥娶媳妇时,家里就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了。
因为家里弟兄们多,女方要的彩礼钱也多,提的条件也多。我父亲尽管一再节衣缩食,一再瞅着各种能依靠劳动力赚钱的机会,但到我三哥娶媳妇时,他是真的无能为力了,他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白鹅”香烟,这种香烟,是农村抽的最便宜的香烟,八分钱一盒。烟雾缭绕中,他脸上的皱纹更深了,胡碴更长了,花白的头发在烟雾中近乎全白。
最后决定贷款,找我们族内的一个乡政府工作的亲戚帮忙,那时候我们这里贷款很难,普通人根本贷不出来。第二天,我骑自行车带着父亲,去乡里信用社贷款。
我父亲全程陪着笑脸,跟在那个亲戚身后,像个犯了错误的孩子一般,小心翼翼,战战兢兢,我们一起去信用社,信贷员临时外出办事,我们就坐在那里等,我亲一直干笑着,那个亲戚也不说话,场面就有点尴尬,可能是我父亲想打破这个尴尬的局面吧,他把手伸进口袋,掏出了他的“白鹅”香烟。“玉田哥,来抽支烟。”父亲抽出一支烟,小心地递过去,不知道那个亲戚是没听见还是没看到啊,他没有任何反应,父亲拿烟的手在空中停了一会儿,看“玉田哥”没有接的意思,讪讪地缩了回来,又抖抖地把那支烟装入干瘪的烟盒里。这时,我看见那个亲戚背过脸去,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亮闪闪的精美烟盒,从里面抽出一支烟,叼在嘴上,拿出来打火机“啪”地一声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全程没看我父亲一眼,又把烟盒装了回去。
他这个动作和神情深深地刺痛了我年少的神经,作为父亲的亲戚,竟如此蔑视我们!我当时怒火中烧,但只是紧咬牙关,“好吧,等将来我有钱了,我一定把这份蔑视十倍还回去!”这个念头像一团火,在我十几岁的胸膛里熊熊燃烧。
那个信贷员回来了,看在亲戚的“面子”上,贷了大概一千块钱的款给我们,我父亲就是拿这个钱,给我三哥娶了媳妇,这笔账,一直到我大学毕业都还在还。
我大学毕业后几年,父亲的那个亲戚退休了,我当时以为他是很大的一个干部,后来知道也只是一个股级领导,我每次回家走到村口,都给乡亲们发烟,那时时兴“帝豪”烟了,发到这个亲戚时,我都故意拖延时间,顾左右而言他,也算是对他一个小小的报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