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龙校关闭,教育均衡政策助力“占坑班”市场消退——新京报评论
这是一篇关于“海淀龙校”关闭及其对“占坑班”影响的评论,遵循“新京报快评”的风格:
"海淀龙校关门,以教育均衡让“占坑班”失去市场"
近日,备受关注的海淀区“龙校”——北京海淀实验中学龙樾实验部正式关闭。这并非一纸空文,而是北京市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系列举措中的一个重要落子。龙校的关闭,其意义不仅在于一所学校的物理消失,更在于它对根深蒂固的“占坑班”现象所产生的冲击,以及以此为契机,推动教育公平走向深化的信号。
“占坑班”,顾名思义,其核心逻辑并非以学生的实际学业水平为选拔标准,而是以某种形式提前锁定优质教育资源(尤其是通往顶尖高中的名额)的“资格”。这种做法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实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部分家长焦虑情绪下的无奈选择,甚至演变成一种扭曲的“教育投资”。它不仅加剧了教育焦虑和家庭教育投入的畸变,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教育选拔的公平性,阻碍了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
龙校的设立,本身就带有为特定区域(如西二旗片区)居民提供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初衷,但其“超长待机”和“摇号入学”等方式,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与“占坑”逻辑产生了交集,成为“占坑班”
相关内容:

要避免公办学校就近入学后,民办学校“异军突起”,产生新的针对民办学校的“占坑班”。

北京水木龙华培训学校在其官网发布通知。
文 | 熊丙奇
许多家长口中的“龙校”——北京水木龙华培训学校停止办学的消息,终于坐实。
3月18日,水木龙华发布声明称,办学资质到期,无法延续,现停止办学。新京报记者从校方工作人员处证实了这一消息。该工作人员表示,学校将不再招生,今后也不会再办了。
据媒体报道,与普通的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不同,龙校属于“占坑班”性质,可以负责协助对接某重点中学,以“点招”的形式选拔生源。此次龙校停止招生,也被认为是“占坑”“点招”的终结。
通过“占坑班”进重点中学的路被堵,主要得益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取消特长生招生的政策。
龙校停止招生,表面上看是办学资质问题,实质上却是政策和市场问题。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的规定,从今年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取消特长生招生,这意味着,举办“占坑班”已经没有任何市场了。去年龙校也曾暂停小学培训业务,但几个月后又复课,原因是特长生招生还保留。
我国各地之前一直在治理类似的“占坑班”。按照规定,即便培训机构有合法的办学资质,只要举办和学校入学挂钩的“占坑班”就是违规的,这涉嫌进行利益输送,也制造教育不公,加剧家长的择校焦虑。
对“占坑班”的相关治理措施不可谓不严,可一直难以根治。原因在于,只要特长生招生这个通道存在,市场需求就存在。
全面取消特长生招生,实行统一的就近免试入学,是彻底治理“占坑班”的釜底抽薪之举。这表明,治理教育乱象,必须对症下药。
但需要注意的是,沿着此前出现“占坑班”的市场逻辑分析,公办学校的特长生招生取消之后,如果民办学校的择校火爆,就很可能出现针对民办学校的“占坑班”。
上海和杭州等地的民办初中择校问题,就是典型。“占坑班”也被称为“小五班”,专门为民办初中择校服务。要进某所民办初中,就要去上相应的“小五班”,“小五班”不公开招生,但坊间却都很清楚,不上“小五班”,要被某所民办学校录取很困难。
当地教育部门也三令五申,要求培训机构的培训不得与民办学校入学挂钩,但在一所民办学校只招300人,却有1万人报名,且教育部门规定学校不得进行笔试时,“小五班”怎么禁也禁不了。
上海、杭州等地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多集中在民办领域,北京的情况有所不同。但随着公办学校实行就近免试入学,如果学校间不注重均衡发展,某些学生对口入学的学校、学区质量不高,家长也可能选择读民办学校,上海和杭州的民办择校热也会向北京蔓延,进而出现新形式的“占坑班”。
因此,要让“占坑班”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就必须在调整招生政策的同时,调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包括缩小公办学校之间的办学质量差距,并制订合理的民办学校发展政策,做到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均衡发展。
□熊丙奇(学者)
编辑:孟然 校对:危卓
官宣!组织来了!“新京报评论”公号粉丝群开张啦~
在这个群里——你可以与各位小编亲密接触;深入探讨国内外大事小情;不定时收到新京报评论部奉上的红包、电话卡、打车券、纪念品等小礼物;在线投稿、申请实习等等。
进群流程:“添加朋友——微信号:xjbplfans——添加到通讯录”
推荐阅读:
起诉少找四分钱超市,小题大做吗|新京报快评
大湾区“税负差额补贴”是高端人才福音|新京报
吊销国际刑事法院调查人员签证,美国也害怕海牙法庭?|新京报快评
高血压用药报销50%:政策就该“哪有痛点治哪里”|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智慧城市研究院招聘,我们在幸福大街等你的到来
更多新闻请下载新京报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