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汽车发展历程揭秘,三进两退,探究双龙频临破产之谜

我们继续探讨双龙汽车的发展简史,聚焦于其“三进两退”的坎坷历程,试图理解它为何似乎总在破产边缘徘徊。
(接上文,假设上篇介绍了双龙汽车的创立、早期发展与第一次重大转折,即被韩国财阀现代汽车收购)
"“三进两退”详解:"
"第一进:现代汽车时期(1999年 - 2004年左右)"
"背景:" 亚洲金融危机后,双龙汽车濒临破产,其母公司韩宝集团(Hanbo Group)资金链断裂。作为韩国第三大财阀的现代汽车集团(现为现代起亚集团)为了获取技术、品牌以及在亚洲市场的战略布局,于1999年收购了双龙汽车。 "期望与表现:" 现代希望借助双龙的技术(尤其是在发动机和底盘方面)来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尤其是在中高端市场。双龙也获得喘息之机,得以继续运营。初期,现代为双龙注入资金,并尝试整合资源,双龙车型(如主席系列)在市场上仍有不错的表现。 "问题显现:" 然而,现代汽车内部管理混乱,各品牌(现代、双龙、起亚、克莱斯勒)之间缺乏有效整合,资源分散,导致效率低下。双龙的技术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产品更新换代缓慢。同时,现代汽车自身也

相关内容:

2009年,双龙破产之后,又独自生活了两年半才找到下一个冤大头,这次的老实人是印度人。

2011年,印度马恒达汽车,就是铃木在印度的合作伙伴,像自己的咖喱味老乡塔塔集团收购捷豹路虎那样,花了4.6亿美元的抄底价买下了双龙70%股份。

各位知道印度人一向是不太服中国的,当时中国汽车市场SUV最火,印度人觉得这是双龙的强项,是时候来一场光辉战机一样的胜利了。

但是跟中国车企合作就算了,帮我卖卖车还行,所以2011年,咖喱味的双龙汽车找到了国内汽车经销商庞大集团和中汽南方,分别负责北方和南方市场,想学当年的斯巴鲁,走代理商模式,做一个小而美的进口品牌。

庞大集团也是这么想的,一年之后收购了中汽南方,成了双龙在中国的独家代理,随后又把当年负责斯巴鲁国内销售渠道的总经理调去双龙,野心很大,想再造一个斯巴鲁。

此时,印度人主导的双龙已经不再死磕硬派越野和柴油机,以前的爱腾,还有新出的柯兰多都已经变成了汽油版的纯城市SUV,先后投放中国市场之后,都取得了还算凑合的销量。

到2014年,销量达到了1.2万辆的巅峰,此等成绩让双龙有点飘了,直接又跟庞大续了3年独家合作,并且在2014年广州车展就放出狠话,说双龙非常重视中国市场,考虑在销量达到10万之后,在中国建厂国产。

两年半之后的2016年10月,双龙还和陕汽签署协议,说要在西安成立合资公司,建设一个年产30万辆的生产基地。

但是都没用,也许是中国市场天克双龙,吹的牛逼一个都没实现,到2014年之后,双龙和庞大都出现了问题。

双龙这边,马恒达造小车的,提供不了什么技术支持,所以产品越来越落后,在全球市场的销量都一路下跌;庞大这边,从2011年开始负债率就居高不下,然后就是融资困难,到2019年正式暴雷。

两害相加,双龙在中国的销量迅速从2014年的1.2万辆,跌到2015年的2000多辆,反向抹零。

到2017年双龙跟庞大的合同到期了,双方都没提续约的事,所以虽然没有官方公告,但2017年的双龙是智商已经算是第二次退出中国。

而印度人那边也不好过,双龙一直在亏钱,各位要知道,印度人他们只是抽象,又不是真的傻,到2020年,亏得实在受不了了,赶紧甩手,放弃了双龙的控制权,双龙再次回到没有实际控制人的状态。

多少有点克主人。

关键时候,还是老乡拉了一把,韩国化工巨头KG集团花7亿美元买下了双龙58%的股权,并在随后将其更名为KGM,正式进入汽车行业。

你说从上汽花5亿美元买到51%股份,到马恒达花4.6亿美元买下70%股份,再到KG集团花7亿美元买下58%股份,双龙的身价跌的一年比一年快。

对KG来说,买双龙为的是搞新能源,KGM就相当于韩国的新势力,新势力成立之初,所有东西都得买。

所以2021年12月,还没更名KGM的双龙还在深圳跟比亚迪签了个合作,准备在韩国投产弗迪电池,并且合作造车。

落地的首款混动车叫TORRES……我不行了太丑了……跟整容失败了似的……

当然,燃油车也没放下,2024年10月,KGM跑来芜湖巴巴的跟奇瑞签了个战略合作,准备用奇瑞的平台开发自己的新车。

新车要等2026年上市,但显然韩国人学的就是快,是新一代的雷斯特的造型,已经无限接近瑞虎8plus了……

奇瑞啊奇瑞,你也有被别人抄的一天。

并且非常神奇的是,你现在还可以在国内买到这辆出口转内销的瑞虎8plus,因为双龙去年9月份又悄咪咪的回来了……

对,虽然海外改名KGM,但国内官方名字还叫双龙,不仅如此,现在卖双龙的公司,依然是二十多年前最开始来到中国时注册的那个公司……

你也不知道该说他贼心不死,还是说好死不如赖活着……

双龙在中国的故事就讲完了,你现在依然可以把KGM称作是现代起亚集团之后的韩国第二大汽车集团,把双龙汽车称为现代、起亚、捷尼赛思之后的第四大汽车品牌,类似张一鸣、马云、马化腾、我……

所以你看,国内人脑袋打成狗脑袋的激烈市场竞争,有时候也是好事,这种不入流的企业会被早早淘汰,而不是像这样换了一个又一个主人,还玩不转。

发布于 2025-10-30 18:22
收藏
1
上一篇:双龙汽车中国简史(中),初踏中国市场,揭秘双龙频临破产之谜 下一篇:AMT盘刹液缓齐备,560马力解放J7荣登国产卡车技术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