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风S5长测(15),与车厢共度数日,深情诉说别样情感之旅

这是关于瑞风S5长测(15)——几天后与车厢建立情感的文章:
---
"瑞风S5长测(15):几日相伴,与“铁皮盒子”诉说"
时光飞逝,距离正式开始瑞风S5的长测,已经悄然过去几天了。最初那种新鲜感,如同拆开新礼物时的雀跃,似乎正被一种更深沉、更平和的情感所取代。这不再仅仅是一辆需要不断适应的交通工具,更像是一个即将熟悉的朋友,一个可以在日常通勤中与你“诉说”的伙伴。
几天下来,与瑞风S5这“铁皮盒子”的接触,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功能层面。每天清晨,不再是匆匆忙忙地钻进去,按下启动键逃离闹市。而是会下意识地整理一下座椅,调整好空调出风方向,甚至对着车窗轻轻哈口气,感受着那份属于自己的、小小的私密空间被唤醒。
这种“诉说”,并非真的能听懂我的语言,但它体现在许多细微之处:
1. "声音的陪伴:" 以前觉得单调的发动机声音,现在能分辨出不同转速下的细微变化,仿佛是它平稳运行的心跳。轮胎压过不同路面的声音,从柏油路到减速带,再到雨后的湿滑路面,它都在用最直接的方式向我“汇报”着路况。这些声音不再是噪音的干扰,而成了行驶过程的背景叙事,

相关内容:

泛珠临近,又是需要征用长测车干活的时候。话说在3小时耐力赛时候已经让江淮S5充当了一次车队工作车,其装载能力能够满足车队的使用需求。比赛期间经常日行几百里路,为了减轻自己的身体负担,必须要有一台好开的车,考虑到编辑部各位平时对江淮S5的动力亲和度以及动力表现都比较满意。加上广东的赛车场有个特色(珠海赛车场也不例外),就是外围都是烂路,综合考虑还是继续由江淮S5披挂上阵了。而在这几天下来,我与江淮S5的车厢来了无数次亲密接触后,也有了些情感上的交流。

内饰设计布局合理

一个车的内饰设计得好不好,其实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去探讨,毕竟每天爬进车内摸到和看到的就是内饰。从内饰设计的布局来看,其实江淮S5还是挺让人满意的。因为像空调的控制按钮设计得比较靠上的位置,这样好让驾驶者即使是在驾驶过程中调整空调,也无需把太多的视野转移到中控台。另外例如将下坡辅助系统、倒车雷达以及等过个功能按钮一字而排开。这几天下来,每当我要用一些功能按钮时,都不要到处寻找,一目了然。

功能按钮这样安放还有一个好处吧,那就是不用过多占用中控台地方,这无形腾出了地方来做储物格。做车队经理每天都到处奔波,分秒必争,很多时候东西都是上车就随手乱扔。而几天下来感觉江淮S5的储物空间还真是挺够用的,例如挡杆前方储物格以及两个杯座,用来放烟、手机和零钱等物品可是相当方便。说实话在中控台增加多一两个储物格很容易,只是看厂家想不想这样设计了。

内饰用料让人感觉满意

每天与内饰接触,肯定会对江淮S5的用料有些想法。出于成本,江淮S5的内饰基本都是硬塑料为主,但都用了类似高尔夫球的纹路去处理,至少看上去和摸上去廉价感没有那么强烈。对了,印象中自己的2011款飞度的内饰也用了这种处理手法,只不过江淮S5的处理效果还是没有飞度的好。

江淮S5在内饰用料上还是耍了点小心机,例如在仪表台上方以及多媒体系统的“帽子”却是用了皮质包裹,虽然这两个位置平常都摸不着,但却是肉眼看得最多的地方。目的你懂的,就是给驾驶者营造些视觉效果吧。

差点忘了还要表扬的一点是,江淮S5中控台上的一条腰线一直给了我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别克的新英朗也有这样的腰线设计,说实话这个腰线确实挺好看的,轻轻一条线能够给整个中控台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估计这会成为以后很多厂家中控台设计的惯有手法。

弹劾几点不满意的地方

当然用了几天下来我也挑出了江淮S5一些不好的设计,首先就是仪表上的里程信息切换按钮。江淮S5的里程信息确实显示很齐全,包括续航里程、平均油耗、平均时速和累积里程全都有,只不过要切换时却是要用手旋动那个小按钮。你说按一下切换功能还好,本来伸手穿过方向盘就挺别扭了,还要加多个动作,让人有点抓狂。

另外门把手车窗按钮开关的布置也稍微靠后了一点,每次按动车窗时手都要往后靠一点去迁就位置,要是再往前一点就舒服了。

这就是几天接触下来我对江淮S5车厢的一些感受。从江淮以往的产品到现在的S5,我们确实可以看到江淮在做产品时越来越注重人性化的设计,更加听取消费者给出的意见。要知道以往江淮都是闭门造车,产品的人性化设计都比较差。而这样的转变是可喜的。其实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做好人性化设计要比改善动力匹配完善性和底盘的行驶品质要容易得多,只是看是否愿意和有没有意识去做。

钟永坚@8425km

发布于 2025-10-27 16:47
收藏
1
上一篇:瑞风S5长测第11期,解放双手,尽享车载语音小助手智能操控 下一篇:升仕启典150C新车上市,售价13800元,16.5升大油箱彰显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