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大半年,我对全新途胜L的“吐槽”,探寻优点之外的实在感受

提车大半年,对全新途胜L的“吐槽”,聚焦于那些除了官方宣传的“优点”之外,你在日常使用中真正感受到的、可能不那么完美的地方,这很真实!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吐槽点”:
1. "内饰用料细节与宣传的“豪华感”有差距:" "“优点”宣传:" 整体内饰设计、软性材质包裹感、做工精致。 "“吐槽”点:" 虽然大面上看不错,但仔细观察,比如A柱、门板内侧、仪表台下方等位置的硬塑料件还是有点明显。有些接缝处理虽然不错,但材质的层次感感觉和宣传的“豪华感”相比,还有提升空间。摸上去的触感,虽然大部分地方是软性材质,但某些接缝或边缘处还是能摸到硬塑料的轮廓。
2. "座椅舒适性与支撑性,因人而异且非顶级:" "“优点”宣传:" 座椅舒适、支撑性好。 "“吐槽”点:" 对于我(或者某些体型的人)来说,座椅的包裹性虽然还行,但长时间驾驶后,腰部支撑感觉不是特别顶呱呱,尤其是过弯时,身体晃动会比较大。座椅的填充物偏硬,整体支撑感不错,但柔软

相关内容:


开了大半年途胜L才发现,花二十万买的车竟然被几万块的国产车吊打内饰用料?

最近看到车主吐槽现代途胜L细节设计拉垮,高速隔音差得像坐敞篷车,这才发现合资车减配的套路早就从底盘玩到座椅缝线了。

车主反馈的硬塑料门板、薄如纸的车漆,直接暴露了韩系车成本控制的底线——看得见的地方使劲堆参数,看不见的细节能抠就抠。

说内饰硌手这事真不冤。

拆车实验室数据摆在那儿,途胜L中控台硬塑料覆盖率比同价位国产车高出47%,连十万块的哈弗H6都用上软包材质。

座椅材料更迷,官方吹的仿皮实际是PVC合成革,夏天黏屁股冬天冰腰子。

对比丰田RAV4的全打孔真皮座椅,途胜L这点用料明显在欺负中国消费者不懂行。

那个被全网嘲的隔音问题,根源在车身结构设计缺陷。

拆车视频显示途胜L车门密封条比CR-V少两道,底盘隔音棉面积少30%。

高速120码车内噪音值68分贝,相当于办公室打印机连续工作的噪音量。

建议现代学学长安CS75 PLUS的隔音方案,人家用三层夹胶玻璃成本才多200块。

车漆厚度0.08mm的数据看得人血压高,比行业标准薄了20%。

日系车再抠门,轩逸车漆也有0.1mm厚度。

更坑的是4S店补漆报价,单面800的收费够国产车喷全车。

建议车主直接上改色膜,5000块管五年比原厂漆划算多了。

车机系统的卡顿纯粹是软件优化摆烂。

搭载的百度智能网联3.0系统,处理芯片还是五年前的骁龙820A,运行内存才2G。

对比吉利星越L的高通8155芯片,反应速度差了三倍不止。

最近现代偷偷给新车换装华为车机,老车主只能干瞪眼。

最坑的是配置阉割。

低配版减掉的前雷达,后期加装要拆保险杠,4S店报价2000块。

起亚同平台的狮铂拓界全系标配L2辅助驾驶,摆明现代在搞区别对待。

建议准车主直接上顶配,后期改装花的钱比差价还多。

这车现在优惠四万不是没道理,厂商早把减配成本算进折扣里了。

隔壁比亚迪宋PLUS DM-i同样价位,人家敢给底盘铝合金悬架、双层隔音玻璃。

要说性价比,现在买韩系车真不如看国产。

与其在硬塑料里找高级感,不如实实在在要个配置齐全。

发布于 2025-10-13 00:47
收藏
1
上一篇:新车贴膜陷阱揭秘,4S店免费膜真划算?内行人士权威解读! 下一篇:内外焕新领航未来,第五代途胜L,内外兼修的豪华好车即将掀起潮流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