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450公里探岳,深度体验揭示,为何燃油车仍有拥趸,真实感受令人信服
哈哈,你这句话非常有共鸣!开了像探岳这样的主流B级SUV,跑完450公里,确实能深刻体会到燃油车至今依然存在的价值。以下是一些可能让你产生这种感受的“真实”体验点:
1. "补能的极致便利性与确定性:"
"随时随地加油:" 这是最核心的优势。无论你在高速服务区、城市街边、还是偏远路边的加油站,加油都极其方便快捷。手机支付、刷卡、甚至现金(虽然少)都能用。充电桩呢?你可能需要规划好路线,找到兼容的桩,排队等待,有时还要担心电量是否足够到达下一个充电站。450公里续航意味着你可以更随心所欲地规划行程,减少对充电设施的依赖和焦虑。
"充电时间的不确定性:" 即使是快充,从低电量充到能跑也要半小时到一小时,而且中途不能完全离开。慢充则需要数小时甚至过夜。而燃油车加油,几分钟搞定,可以立刻出发。这种“即插即走”的便利性在长途或应急情况下优势明显。
2. "使用场景的广泛适应性:"
"不受充电条件限制:" 出去自驾游,去一些偏远山区、景区或者老旧小区,可能根本没有充电桩。燃油车完全不受影响,想去哪就去哪。探岳本身空间也足够,适合家庭出游。
"极端
相关内容:
前段时间我跟朋友聊起买车这件事,朋友劝我现在还是多去看看新能源汽车,现在不光品质够稳定,关键大多数车型的价格也已经降下来了。十几万就能买到零跑汽车的增程式,或者比亚迪的插混和纯电车型,这些车不光开着省油,各种智驾功能也非常丰富。
说真的,开始听完朋友的劝告我也犹豫了,甚至在那段时间我都去试驾了几款新能源SUV,但在今年2月我开朋友的大众探岳跑了趟450公里的长途,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在这里咱就不去讲燃油车发展历程要比新能源汽车长,要比新能源更稳定更可靠这种话,而实事求是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大众探岳的一些真实用车感受,听完或许你就会懂为啥我会不买新能源而选择燃油车了!

对探岳这款车比较满意的地方:
我朋友这台探岳是入手的2.0T排量,在高速上我开着刻意试过几次,速度跑到110码,只要敢踩油门,车速依旧还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并且操控体验也不差,反正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好开!

除此以外,探岳作为大众旗下销量不错的一款SUV,这车除了好开,给我的感觉反正就是整车的厚重感很强,比起同价位的很多日系车和国产车都要好太多。
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我在关车门那一瞬间,就能感觉到车门钣金的厚重感,听声响就能给人一种很强的安全感,不像很多日系车和国产车一样很松散。用一句比较直白的话来讲就是钣金够厚,并且跑起来很稳重!

一路上我朋友也在跟我讲,这车自打入手后,比较让他欣慰的地方就是各种路况下的驾驶体验,比起以前开的那台日系SUV确实更有驾驶质感,目前这车跑了已经2万多公里了,没出现过任何毛病,感觉入手这款车还是很值!

对探岳这款车的吐槽点:
尽管探岳这车好开是不假,但有些表现我觉得还是有点让我难以接受。首先就是车机,我感觉操作起来确实有些不够流畅。讲到这朋友也在吐槽这点。不管是一些功能还是车机系统,反正和这个价位的国产车比那是没配!

另外就是在隔音上我觉得还有待提升,不知道是不是我个人的原因,反正我觉得车子只要过了70码的车速,车外的噪音就听的格外明显,尤其是胎噪声,车子跑快了之后在车内低声说话有时都会挺有压力。

或许有人说这个价位的车型大多数都这样,我也不去否认,因为我也开过很多20万上下的车型,但是后来我开过一台昂科威plus,价格也是20万上下,但那台车的驾驶静谧性确实不错。
关于探岳的隔音我不是去刻意挑毛病,我后来看了看网上其它车主的评价,其实有很多人对这个表现都不太满意!

个人总结:
尽管探岳这车存在一定的短板,但我觉得在20万上下买车,还是得以驾驶体验和车子的品质为主要衡量点。当然一台车的配置功能多是好,但没有一个好的驾驶表现,其实都是浮云!所以就目前而言,我宁愿买燃油车也不想去尝试一些新能源的未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