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实探,山东高速集团的国际拓展与“走出去”战略揭秘
这是一篇关于“记者实探:山东高速的‘走出去’之路”的文章框架和内容示例。你可以根据实际采访情况进行填充和修改。
---
"标题:记者实探:山东高速的“走出去”之路——从国内巨头到全球交通建设者的跨越"
"副标题:探秘山东高速如何布局海外市场,书写“中国速度”新篇章"
"(开篇:引出背景和重要性)"
在中国经济全球化浪潮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和国际影响力。作为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军者之一,山东高速集团(以下简称“山东高速”)的“走出去”步伐尤为引人注目。它不仅是中国高速公路建设能力的体现,更是中国交通基建“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实践者。为了解山东高速在全球市场的发展情况,记者近日进行了一次实地探访,从山东高速的总部到其海外项目现场(此处可根据实际采访地点替换,如:埃塞俄比亚、巴西、马来西亚等具体项目地),探寻这家巨型企业全球化布局的脉络与故事。
"(主体部分一:回顾国内基础,奠定“走出去”根基)"
探访的第一站,是山东高速集团的总部或其信息中心。记者了解到,山东高速的“走出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建立在其强大的国内市场积累之上。自上世纪90年代末成立以来,山东高速通过市场化运作,承建了遍布山东乃至全国的高速公路
相关内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瑞超 实习生 李文慧

9月11日,济南董家镇铁路货运中心一派繁忙。一列满载55个标准集装箱的中欧班列鸣笛启程,它将穿越亚欧大陆,约二十天后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
这是山东高速集团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的一道缩影。作为山东省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山东高速集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外经、外服、外贸三大板块协同并进。外经聚焦国际承包工程,外服着力跨境物流与涉外服务,外贸则涵盖国际进出口贸易业务,山东高速国际业务版图不断拓展,全球市场行稳致远。
海外版图持续拓展,业务版块日趋多元
2006年,山东高速路桥集团承建了第一个大规模海外项目——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工程,打响了走向海外的第一枪。
“中国用先进技术和高标准贯通了这条路!”2019年8月,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通车现场,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赞叹,并表示塞尔维亚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中国的贡献。这是中国企业在欧洲建成通车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成为一条联通巴尔干的重要交通大动脉。
目前,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运营的首个境外高速公路项目——孟加拉达卡机场高架快速路,由其旗下国际合作公司具体负责。这条路纵贯达卡市,连接机场与吉大港公路,是孟加拉国最重要的公路与商业生命线。一期于2023年9月建成通车,运营状况良好。截至2025年8月31日,累计车流量超1504万辆,日均达6.19万辆。作为孟加拉国首条高架快速路和首个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其意义重大。它不仅有效缓解了达卡市的交通拥堵,提升了区域交通效率,还在建设和运营期间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培养了专业技术人才。
从沙漠中的世纪公路——孟加拉国的达卡机场高架快速路到越南首条高速公路——河内至海防高速公路;从塞尔维亚的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大厦到秘鲁的双百年学校;从新加坡的海鸥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到埃塞俄比亚人工智能研究所数据中心……业务板块涵盖交通基础设施、房建、城市建设、智慧交通、新能源等,海外版图不断拓展的同时,业态也更丰富多元。
供应链集成稳健高效,木材直采“链”通全球
在工程建设之外,山东高速不断扩展供应链管理等领域,打造综合物流服务体系。9月12日,记者实地探访位于临沂的国家林产工业科技示范园。园区仓库内,一排排俄罗斯桦木木材整齐地码放,这批木材从俄罗斯直采发出,经多式联运到达园区时,仍留有来自西伯利亚林海的冷冽气息。
“我们一年从俄罗斯进口约20万方板材,加工成品将发往山东各地。”山东高速鲁南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宪磊告诉记者。作为中国板材之都,临沂木业板块产值过千亿,企业板材、原木等原材料进口需求较大,但却面临为解决采购周期长、交易流程多、物流成本高等难题。山东高速推出“木材海外直采-多式联运-园区堆存-交易加工”的一揽子供应链集成服务模式,客户可与俄罗斯、巴西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林场资源直接对接,省去了中间环节,平均交易成本降低约5%。
以大宗木材为例,山东高速搭建数智木链供应链服务平台,启动竞价、招标等方式,为客户匹配最优供应方案。供应商经严格资质审核,具有质量保障;平台监督合同执行,为交货期提供保障;通过供应商竞争,平均降低采购成本10-15%。
一条条高效、稳定的国际供应链,正成为山东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
中欧班列纵横驰骋,境外集疏运体系全国垂范
在济南董家镇铁路货运中心,一列满载55个标准集装箱的中欧班列已在路上,它将穿越亚欧大陆,预计下月初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
中欧班列这条横跨亚欧大陆的钢铁动脉已累计开行1.3万余列,串联起沿线28个国家的60座城市,构建起东连日韩、西接欧亚、南抵东盟、北达蒙俄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山东高速齐鲁号欧亚班列运营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云鹏称,2025年前8个月,山东高速集团统筹运营的中欧班列累计开行2002列,同比增长3.8%。
“我们在济青两地分别投资建设了集结中心载体项目,项目划分供应链金融中心、跨境电商中心、大宗商品期货交割中心等六大功能区。两个园区将于今年年内正式投产运营。”李云鹏说。为支撑这一庞大网络,山东高速以济南、青岛两大国家集结中心为核心,并布局境外集结中心,辐射境内外多个节点城市。今年3月和5月,山东高速在莫斯科、老挝万象分别设立了俄罗斯、东南亚集结中心,加之此前设立的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集结中心、塞尔维亚因吉亚集结中心,山东中欧班列在全国率先完成境外集疏运体系搭建,形成“2+4+N”双循环网络布局。
今年5月,青岛一材料公司一批急需的化工原料,通过山东高速提供的“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从青岛枢纽出发,经俄罗斯集结中心高效分拨,最终准时抵达莫斯科工厂车间。一次委托、一单到底,班列真正成了跨境供应链的稳定器。
截至今年8月,四个境外枢纽已累计处理综合物流服务超5.9万标箱,真正实现枢纽联动、全球响应。
钢铁走廊化身开放纽带,每年带动山东进出口额超200亿元
物流通道的畅通,带来的是贸易的繁荣。山东高速创新“班列+”贸易模式,让钢铁走廊转化为惠民富企的开放纽带。
凌晨的济南东服务区“齐鲁号・全球购”智慧便利店,灯火通明。来自全球的优质商品集结在这里,“人工 + 无人” 24小时复合值守模式让消费者24小时畅享中欧班列沿线国家的特色好物。以前买进口商品要等待多日,现在消费者路过服务区几分钟即可完成购买,跨境商品消费便捷简单。
“齐鲁号·全球购”背后,是一张覆盖亚欧的庞大贸易网络。依托中欧班列通道优势和全球项目网络,山东高速集团积极构建“班列+”贸易新模式。一方面,为山东重工、海尔、玲珑轮胎等龙头企业开行定制专列,另一方面,为中小微企业常态化开行冷链、跨境电商等特色班列,聚焦粮食、板材、铝锭等优质品类开行运贸一体化班列。
将目光聚焦地球的另一端——今年6月,首列哈粮集团农产品回程班列顺利抵达山东,标志着中哈农业贸易物流新通道正式打通。目前,山东高速齐鲁号欧亚班列运营有限公司与哈粮集团正稳步推进年内7万吨饲用小麦粉采购协议,让中亚优质农产品走进山东千家万户。
据统计,今年1-8月,山东高速开行各类特色班列355列,累计实现国际贸易额7.16亿元。
从运货物到兴贸易,从通线路到链产业,中欧班列每年带动山东进出口额超200亿元,已成为推动“山东制造”出海、服务全省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批批海外工程拔地而起,一趟趟特色班列西行远驰,一条条贸易通道链接全球……这都成为山东高速集团“走出去”的生动注脚。
记者探访期间,列车又轰鸣,这已然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齐鲁大地最动人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