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奔驰品质滑坡销量锐减,能否保持定力破局?

北京奔驰(BJB)目前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其“品质滑坡”和“销量大幅下滑”的说法,在汽车行业内和消费者群体中都有一定的讨论。这确实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评估其是否能“沉住气”,需要从多个维度分析:
"挑战与压力(为什么不能“沉不住气”?):"
1. "销量断崖式下跌:" 这是最直接的冲击。销量下滑不仅影响当期业绩,更会冲击市场信心、供应链稳定,甚至影响员工的士气和留存。连续的负增长对于一个如此规模庞大的企业来说是不可持续的。 2. "品牌形象受损:" “品质滑坡”的指控,无论真假或程度如何,都会严重损害奔驰这个百年豪华品牌的形象。一旦品质口碑出现严重问题,恢复信任将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可能导致客户流失和品牌溢价能力下降。 3. "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特别是豪华品牌领域。特斯拉Model S/Model X的挤压、传统豪华品牌(如宝马、奥迪)的强势、以及众多新势力(如理想、蔚来、小鹏等)的崛起,都给奔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销量下滑时,如果不能有效应对竞争,份额会被进一步蚕食。 4. "消费者信心动摇:" 经历销量和品质的“双重打击”,消费者的购买信心会受到显著影响。潜在客户可能会持币观望,或者转向

相关内容:

近日,一则北京奔驰将召回国产奔驰E级轿车4.03万辆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据悉,此次召回是由于后电动座椅下方的燃油泵线束布设不符合规范,线束可能被挤压损坏,造成燃油泵不能正常工作,存在安全隐患。

其实对于奔驰在中国市场召回事件在一些行业内人士看来,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毕竟,近年来奔驰频繁召回,而且因质量问题爆发的多起维权事件登上热搜。

虽说,品质是豪华品牌汽车的“命门”,但对于北京奔驰而言,产品品质的不断下滑对其的影响似乎并不太明显。

比如说,2019年奔驰因质量问题在中国市场发起召回28次,涉及车辆超140万辆,而该年度奔驰在华销量却同比增长13%。

2020年奔驰因质量问题在中国市场发起召回21起,涉及车辆超66万辆,而该年度其销量却同比上涨9.8%。

2021年奔驰在各大汽车品牌召回数量排行榜中位居第一,2022年位居第三。但其销量却在2022年仍保持增长。

从一次次的召回事件中不难发现,奔驰产品品质逐渐走下坡路。不过,奔驰在中国市场上的销量却不减反增,这也使得奔驰对待消费者的态度更加冷淡。对车主反馈的问题“冷”处理,对消费者的维权更是不予回复。

而今年以来,奔驰汽车在中国市场上却接连败退,销量连续下滑。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奔驰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同比下滑10%至51.22万辆。

虽然今年以来,截止到目前奔驰已发布了16起召回公告,累计召回汽车数量高达124万辆,但这并不是造成其销量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而其今年销量之所以大幅下滑,主要是受到自主高端新能源品牌的“排挤”而导致。理想、蔚来、问界等自主高端新能源品牌的快速崛起,已严重威胁到了奔驰在豪华汽车市场的地位。而奔驰本身在新能源市场发展过于缓慢,旗下几乎找不出一款能“打”的车型。

以10月份销量为例,奔驰EQE销量仅292辆, 同比下滑55%,即便如此,奔驰EQE却成为了奔驰卖的最好的纯电车型,而其他纯电车型表现更为糟糕:EQB该月销量仅191辆,EQA销量仅94辆,EQC该月仅售出2辆。

虽然在今年年初,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张焱曾表示:“作为豪华品牌,奔驰不会一味地追求短期的销量数字,我们的目标是高质量发展。”

但是,不管是从频发的质量问题,持续下滑的口碑,还是从大幅下滑的销量来看,奔驰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已陷入了瓶颈期。而所谓的“高质量发展”或许已成为奔驰销量下滑的一个“遮羞布”而已。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来摆脱销量下滑的困境,如何来“修复”已逐渐变差的口碑,如何重拾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信任,都该值得北京奔驰高层来反思了。

写在最后

产品质量问题的频发,用户口碑的下滑,虽然说短期内对奔驰品牌造成不了多大的影响。毕竟燃油车时代,奔驰积淀下来的品牌力够硬。但是进入新能源时代,奔驰已经没有足够的产品力支撑,再加上国内消费者的心智逐渐成熟,并不再盲目的追求LOGO,在这样的情况下,奔驰销量下滑也就不难理解了。而在这种情况下,奔驰如何调整,将决定其未来的命运如何。

(本文由文武车道新媒体工作室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文武车道,本文作者:夏沐,个人观点,仅供参考,部分图文源自网络,如有错误请联系删除。

发布于 2025-10-09 14:46
收藏
1
上一篇:北京奔驰口碑急转直下,段建军面临信任危机 下一篇:聆听网友心声,北京奔驰C级用车深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