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财险,金融领域的中流砥柱,相当于我国国有大银行的实力担当
将人保财险(PICC P&C)直接等同于国有大银行(如中行、农行、工行、建行等)可能不太准确,尽管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它们在业务性质、风险特征和监管重点上存在显著差异。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比较点:
1. "业务性质与核心功能:"
"人保财险:" 是一家"财产保险和责任保险公司"。其核心业务是承保各种风险(如车险、企财险、家财险、责任险、工程险等),通过收取保费来建立保险基金,并在发生保险事故时向被保险人赔付。它属于"金融服务行业",但更侧重于"风险管理和损失补偿"。
"国有大银行:" 是提供"广泛金融服务"的机构,包括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提供支付结算、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外汇交易等。它们是"金融体系的核心",主要功能是"资金融通、支付结算和信用创造"。
2. "风险类型:"
"人保财险:" 主要承担的是"纯粹风险"(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风险相对"集中"于特定事件(如大型自然灾害可能导致巨额赔付)。
"国有大银行:" 承担的主要是"信用风险"(贷款违约风险)、"市场风险"(
相关内容:
比起寿险,财险是一个简单很多的生意模式。
为了加深对财险盈利结构的理解,我做了下面这个表,算是财险盈利的一个简陋模型。看完这个模型之后,我愈发觉得,人保财险,和四大行非常相似。
一个简陋的模型?

简单解读下:
1. 2024年初始的保费和净资产,我直接用的是中国财险2024年财报数据。
2. 保费增速假设了每年7%,跟以往数据基本一致。承保利润我只用了2%,相对保守。投资收益率每年4%,比较保守(其实这里的投资收益率应该用综合投资收益率,但是中国财险的财报也不提供,实际的每年平均的综合投资收益率应该是远超4%的)。
3.投资收益怎么算的,我用的公式是(保费+净资产)x70%x4%,这里之所以有一个70%是因为不可能所有保费和净资产都拿去投资了,我看了过往数据,用了一个大概值,也就是大概70%的会拿去投资。
4.净资产的增加就是每年的承保利润+投资收益。这当然是很粗略的。
这几乎就是财险公司的净资产的模型了,很简单,也很难有太大变数,不管是保费增速、承保利润、投资收益率长期看,都不太可能有特别大的变动。不会受什么风险贴现率的影响,不受什么投资假设的影响,它就是这样稳稳的一门生意。
这样算下来,基本上,净资产,10年累计增长率为180%左右,年化的净资产增长率是11%。
过去十年的实际数据?

我其实是做过一个过去十年的2个纯寿险公司和1个纯财险公司的主要数据比较,我直接用2024年的数据比2015年的数据。
可以看到人保财险10年139%的总增速,年化9.1%。跟我之前那个简陋的模型,还算没有差得太离谱。
年化才9%左右的增速,绝大部分投资者肯定是看不上的,巴菲特也看不上,巴菲特只是看上财险公司的浮存金而已,他当年的年化收益率可是远超9%。
那么这样的增速究竟是一个什么水平呢?
2015年到2024年,招行的净资产总增速是250%,是人保财险的2倍了。建行是131%,人保财险也就是和建行打平而已。
财险的想象空间?
投资这个东西,是需要一点想象空间的。比如我偶尔也想想,招商银行的大财富管理爆发。那么财险公司呢?
保险业务方面就不用想了,之前两篇文章都讲过了,新能源车渗透率增加,极端天气增加,财险能保持现在的承保利润率就不错了,别想什么想象空间了。保费的增速也没有什么想象空间,因为大头的车险,还在依靠机动车保有量的提高。
财险公司的想象空间一定在投资业务上。
首先投资业绩本来就是财险公司的大头,大头不是保险业务。然后,与过往起起伏伏的投资收益率相比,如果未来国运继续保持,中国金融市场迎来长牛慢牛,那么投资收益率多年维持在高位,并不是没有可能。
总投资收益率稍微增长一点,对财报影响是很大的,比如从4.5%变成5%,那就是利润表投资收益增长了超10%个点,加上规模可能还增长了几个点,那么整个投资收益可能就增长了接近20个点。
人保财险VS.四大行?
财险的生意和银行应该如何来比较?我觉得:
1. 保费增速相当于贷款增速。
2. 承保利润率+投资收益率相当于净息差。
因为财险的保费其实是赚了2次钱,首先承保那里赚了,然后这些钱拿去投资又赚了。银行的存款不行,不可能又贷款出去了,又拿去投资。所以这里是两者加起来相当于净息差。
银行最大的优势是,规模增速更快,也就是贷款增速>保费增速。(以往我统计过数据了)
而财险承保利润+投资收益率,是超过银行净息差的。
银行和财险,各自有一个优势一个劣势,至少过去十年的成绩看,人保财险和建行在净资产增速上是旗鼓相当的。
财险在资金成本上其实有非常大的优势的,毕竟存款成本最低的招行还有一个多点。但是如果保险公司太稳健,以固收为主,规模增速上又有劣势,那么真的就跟四大行没有太大的区别了,而且股息率还低一些。
同样一门生意,投资达到了年化二三十,那么就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化五六个点,那就是人保财险。天壤之别。
总结一下财险这门生意:
1. 对于巴菲特来说,肯定是一个完美的生意模型,长期负成本的资金来源,在巴菲特手上肯定是直接起飞。
2. 但是如果像人保财险那样,相当稳健,以固收为主,那么他的成长空间是有限的,可以简单预测的。过去十年的表现,也不过和四大行旗鼓相当。
3. 如果中国能出现一个投资牛逼的保险公司,那么星辰大海潜力巨大。但是现在的大保险公司包括平安在内,都在强调安全,稳健。中国目前没有出现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