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养老的幸福密码,揭秘养老生活品质之选

“在福田养老很幸福”这个说法,通常是基于深圳福田区在多个方面为老年人提供的优质资源和环境,从而让居住在这里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更高质量、更便捷、更舒适的晚年生活。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 福田区拥有众多高水平、设备先进的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例如深圳湾医院、北大医院深圳院区、福田区中医院等。 医疗资源丰富,医生水平高,方便老年人及时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社区医疗网络健全,也方便日常健康咨询和慢病管理。
2. "丰富的文化娱乐和休闲生活:" 福田区绿化覆盖率高,公园众多,如莲花山公园、中心公园、香蜜湖公园等,非常适合老年人散步、锻炼和社交。 文化设施完善,有图书馆、博物馆、艺术中心、剧院等,老年大学和各种兴趣班也相当普及,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让他们保持活力和与社会连接。
3. "便利的生活配套设施:" 商业发达,购物中心、超市、菜市场等遍布,购物、餐饮非常方便。 交通便利,地铁线路发达,公交线路密集,出行选择多,老年人出行相对方便。 社区服务完善,如家政服务、维修服务等也比较容易获得。
4. "健全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相关内容: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福田区60岁以上户籍老人约10万人,这些“宝宝”们在福田过得开心、舒心吗?

解锁福田人的“幸福密码”,你会发现,养老“答卷”极为亮眼:养老服务设施率先在全市实现街道全覆盖、长者服务中心在全市率先实现各街道全覆盖、家庭适老化改造数量居全市之首……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和首善之区,福田区的养老服务及水平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坊间也因此流传“养老在福田”的美誉。

美誉的背后,是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民生福祉。

打造“居家养老15分钟生活圈”

为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不久前,福田街道举行长者饭堂集中授牌仪式,辖区近50名老人被到现场体验新开业的长者食堂。炒菜按重量计算,蒸菜按分量售卖,还有多种汤品可以选择,丰富的菜品很快就吸引了长者们的目光。

“蒸菜比较软,很符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今年76岁的宋立胜对于丰富的菜品颇为满意。作为辖区年满70岁的户籍老人,宋立胜还能享受到5元/餐/人的补贴,“一餐只要十几块钱,挺划算的,我会经常来这里就餐,这是政府为我们办的实事、好事!”

“吃饭、阅读、娱乐、健康讲座,一站式解决了我们的需求,非常贴心!”今年6月份,福田区民政局推进实施的彩田社区长者服务站正式揭牌,体验了全程服务后,81岁的退休老人余先生称赞不已。像这样的服务站,福田今年将建成21个,覆盖全区10个街道。

福保街道益田社区内,总占地面积2020平方米的“颐康之家”提供75张床位,内设康复治疗室、康复训练室、智能训练室等功能室,主要为辖区长者提供长期托养、日间照料、短托等服务项目。“颐康之家”还与益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紧密开展联动服务,打造“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新模式。

想老人之所想,急老人之所急。在福田,“居家养老15分钟生活圈”正在形成,全链条、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在全区10个街道各个社区不断深入和优化,让福田人感受到满满的幸福。

自我加压,打造“老有颐养”幸福标杆

由“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一字之差,考验的是主政者的智慧与魄力。

福田区是全市养老压力最大的行政区之一。据统计,福田区60岁以上户籍老人约10万人,占全市的三分之一;户籍老年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8.3%,约比全市高1.7个百分点。

另一个鲜明特点是老年人口密度大,年均增长率高。福田区每平方公里有户籍老人1200人,密度接近高度老龄化的北京市朝阳区;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率近12%,处于较快增长阶段。

如何在解决现代化、超大型、移民城市“老有颐养”的问题上给出“福田方案”?历来高度重视养老工作的福田区委区政府制定出台了《福田区都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19—2020)》,部署养老服务创优、养老床位扩增、智慧养老提质、长者食堂延伸四项养老专项行动,聚焦“热点”,打通“堵点”,消除“痛点”,致力打造“老有颐养”幸福标杆。

面对与日俱增的养老压力,福田区立足民生,以街道、社区、小区、家庭为四个层面,通过构建“1+10+N”四级服务网络,化解养老资源碎片化问题。即:1个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0个街道长者服务中心、N个社区长者服务站、小区长者服务点、长者饭堂、家庭养老床位,把分散的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成为功能明确、分布合理的养老服务网络。

按照深圳市构建高水平“1336”养老服务体系工作要求,全市2023年前要实现长者服务中心各街道全覆盖,福田区现已完成10个街道长者服务中心建设,提前两年半完成市下达的指标任务。

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福田区狠抓管理服务提升,制定《福田区“物业+”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方案》,在福田、沙头、香蜜湖3个街道5个小区开展服务试点,依托物业企业设立“养老顾问”团队,为老人提供“物业+养老”一站式服务。

针对老年人特别是入住机构的失能老年人出行难题,近年来,福田区利用“星河智善”冠名基金为辖区及对口帮扶地区社区托养机构配备8辆总价320万的适老改造的助老“福星车”,今年又向辖区养老服务机构捐赠4辆幸福“福星车”。

福田养老工作实现多个“第一”

数字化时代,智慧养老呼之欲出。

智慧养老的实质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养老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今年3月份,福田区倾力打造的香蜜湖街道长者服务中心正式揭牌,为深圳长者服务中心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板。

作为首个“医养结合、智慧服务”的街道级示范样板项目,该长者服务中心是打造“四级服务网络”运营模式的第一站。福田区民政局、香蜜湖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中心的功能服务和未来的推广方案:四级网络形成片区网格化布局,智慧平台对接服务居家长者数据,专业医疗人员驻点常态服务,多样功能布局匹配长者个性化需求。福田区将以该长者服务中心为核心,搭载全市首个智能养老服务系统,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

智慧养老在园岭街道也开出绚丽的花。以群众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园岭街道与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搭建5G智慧养老平台,整合社区星光老人之家、党群服务中心等专业力量,积极发挥小区党支部党建引领、志愿服务作用,通过可穿戴设备等智能仪器升级智慧居家服务系统,探索构建“街道有平台、社区有管家、小区有支部、居家有智慧”四级居家养老模式,为居家老人发生意外发现不及时、家中无人看护照料等问题解“急”。

园岭街道“5G+AI”智慧服务平台不需要长者记住任何繁琐的操作流程;人工智能无感判断跌倒、求助等行为,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智能统计健康活动数据,可对长期没有活动的老人发出预警信号;平台可只显示人体骨架动画,百分百保护家庭隐私。

近年来,福田区养老工作实现多个“第一”:“五有五化”都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为全国第一批入选国家发改委、民政部、老龄办养老服务业发展典型案例;区福利中心PPP模式,为全省第一家区级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运营改革项目,并成功创建五星级养老机构;第一个区级层面建立落实城市更新项目养老服务设施规划配建机制,陆续已落实10处配建场地。

下一步,福田区将重点完善街道、社区、小区、居家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努力提升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充分调动政府、市场、家庭多方积极性,优化医养结合、智慧养老、长者助餐等服务,全力打造让老年人满意的“老有颐养”民生幸福标杆。

【撰文】叶淑萍

【策划】刘丽

相关阅读:

《为什么深圳中心区是福田?》

《为什么含金量最高的CBD在福田?》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发布于 2025-09-30 01:46
收藏
1
上一篇:实地探访广东深圳,超乎想象,比网上评价更胜一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