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魅力揭秘,人人赞不绝口,究竟好在何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这两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描绘了江南的美好,也道出了许多人心中对江南的向往。那么,江南究竟好在哪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自然风光秀丽,四季分明:"
"春:" 江南的春天,万物复苏,草长莺飞,鲜花盛开。最著名的便是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等园林,还有杭州的"西湖",樱花、桃花、杜鹃花次第开放,如诗如画。
"夏:" 江南的夏天,绿树成荫,荷风送香。可以乘着摇橹船,在"西湖"、"玄武湖"等湖泊上欣赏荷花,还可以去"西塘"、"乌镇"等水乡古镇,感受清凉的江南水乡。
"秋:" 江南的秋天,天高气爽,层林尽染。可以登上"灵隐寺"、"天目山"等名山,欣赏秋叶红遍的壮丽景色,还可以品尝到各种时令水果,如"桂花"、"板栗"、"柿子"等。
"冬:" 江南的冬天,银装素裹,宁静祥和。可以去看"雪
相关内容:
【虞美人】
微情书
临窗欲画江南雨,帘外风荷举。
几行小字润词章,
好似青莲玉露、满庭芳。
云笺砚底留诗墨,纸上听花落。
奈何凄月也风流,
只影徘徊无绪、更添愁。
江南,美好的代名词。一提到江南,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那朦胧细雨,柳岸烟波,伊人撑着油纸伞踱步在青石小巷,耳畔不时传来流水般轻柔的歌声。古代文人墨客一去江南,便流连忘返,挥笔写下动人的诗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人人都说江南好,江南究竟好在哪里呢?

一、江南烟雨美
江南因“水”而别具灵气,水至纯至柔的天然特征与江南融合在一起熠熠生辉。微风阵阵,信步小桥边,流水潺潺,在慵懒的阳光照耀下,万物都是那么美好、和谐。
古代文人雅士为何钟爱江南?
自古文人雅士皆具风骨,不媚不俗,心存高远,意守平常。这恰好与江南水乡独具的风格相契合。烟雨楼台,朦胧之美,不妖不艳。
〔唐〕张志和《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诗人张志和辞官归隐,心向田园,尤其钟爱江南水乡,抛却功名利禄,甘愿做一个钓客,在江南烟雨中了此余生。
有水便有舟,在江南随处可见,韦庄《菩萨蛮》中曾写道: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短短十字把江南水乡的风情跃然于纸上。不仅普通老百姓喜欢江南,就连古代帝王亦对江南情有独钟。清代的乾隆皇帝一生便下过六次江南,名为微服私访,实则迷恋江南小镇的温婉柔情。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即使是梅雨季节,在诗人笔下也极具诗意。古人喜雨,尤爱江南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寺庙在江南烟雨中亦独具魅力,沧桑之中透着灵性。
如今当我们听到“风到这里就是粘,粘住过客的思念,雨到这里缠成线……”这熟悉的旋律,感觉身临其境,行走在杏花疏雨的江南,看水面波光点点,相映成趣。

二、江南出才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温婉柔情的江南水乡孕育出一个个贤淑温柔的绝代佳人。
汉有赵飞燕,温柔贤淑,身姿如燕,深得帝王宠爱。明清时的柳如是,秦淮八艳之首,清初的陈圆圆,天生倾国倾城之貌。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亦生于江南。
在金庸先生小说中,出现过很多江南女子,比如聪明绝顶的黄蓉,温婉如水的王语嫣,但我觉得《天龙八部》中阿碧的原型才是江南女子最真实的写照。
“只听得哎声响,湖面绿波上飘来一叶小舟,一个绿衫少女手执双桨,缓缓划水而来,口中唱着小曲,听那曲子是:菡萏香连十顷坡,小姑贪戏采莲迟。晚来弄水船头滩,笑脱红裙裹鸭儿。歌声娇柔无邪,欢悦动心。”《天龙八部》选段
阿碧骨子里透着温柔,出场便唱着江南小调,身着绿衫,一个花样美少女形象。江南女子多才多艺,内外兼修,才德兼备。即使是慕容公子身边的丫环都是这般知书达礼,温婉如水。
金庸先生这部小说还有一个细节,在最后慕容复皇帝梦破碎,心力交瘁,落魄不堪,以致精神失常。最终陪伴在他身边的不是他青梅竹马的表妹,而是这位默默无闻的小女子阿碧。
江南女子是纯情的,痴情的,一旦认定了就至死不渝。
江南不仅女子优雅,男子亦英俊潇洒。在古龙小说里就有一位超凡脱俗的公子哥,满身都是江南气息。
他名叫花满楼,爱花、精致典雅、武功卓绝。他虽然天生眼疾,却心明如镜。花满楼性情温和,遇事从容乐观,不骄不躁,心如止水。
身随有缺陷,但他从不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总是微笑着对人说:
你有没有听见过雪花飘落在屋顶上的声音?你能不能感觉到花蕾在春风里慢慢开放时那种美妙的生命力?你知不知道秋风中,常常都带着种从远山上传过来的木叶清香?
花满楼长相英俊帅气,寄情山水与诗酒之间,谈吐之际尽显才华与本色。
我有很充足的睡眠,有很好的胃口,有这间很舒服的屋子,有一把声音很好的古琴,这些本已足够,何况我还有个很好的朋友。
江南水土养育出的俊男无数、美女如云。

三、江南民居雅
青砖黛瓦马头墙,似乎是江南独具的建筑风格。清新淡雅,简约大方是江南民居的特色。
江南民居多为木制结构,延用古代的榫锚技术,房屋不高,多为两层,有檐廊,有斜屋顶。大多临水而建,坐北朝南。
为何墙面多为白色?白色在江南人心中是纯洁的象征,白璧无瑕。江南有两种风格的建筑尤为突出。
1、江南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依山傍水,平面布局构思精巧,空间错落有致,最具代表的是马头墙与小青瓦。马头墙一方面有防火的作用,另一方面观赏性十足。而小青瓦与白墙相互映衬,更像是一幅美妙的山水画。
此外,徽派建筑中还有很多砖雕与石雕,精致典雅,文人雅士泛舟湖上,两岸民居倒映在水中,富有诗意。
宋代柳永在《望海潮》中写道“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江南的如烟的柳色,彩绘的桥梁,挡风的珠帘、翠绿的屏障,楼台高高低低,错落有致,让人流连忘返。
2、江南园林建筑
除了徽派建筑,江南最有特色的要数园林文化,院落式的建筑风格。比如,苏州园林。苏州园林不同于中国古代的宫殿,不讲究“对称美”而追求“自然美”,假山、池沼、连廊相互映衬。
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中写道: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行走在苏州园林里,就像身在画图之中,一花一草都独具匠心。喜欢清静,偏爱淡雅,这也是江南人的品性。

四、江南油画佳
“我一生只看重三个人:鲁迅、梵高和妻子。鲁迅给我方向、给我精神,梵高给我性格、给我独特,而妻子则成全,我一生的梦想,平凡,善良,美。”——吴冠中
吴冠中先生毕生心血倾付于油画创作中,他笔法苍劲有力,朴素自然,线条流畅。寥寥几笔便把江南美景勾勒得淋漓尽致。
他的一幅作品《周庄》,拍出2.36亿港币的高价,刷新了中国油画拍卖纪录。而这幅作品恰恰就是以江南小景,小桥流水人家为基调,既有江南女子的小家碧玉,又不失整体布局的大气。
江南如诗如画,吴冠中先生画极简,但意境深远,不仅在于高超的绘画技巧,更多的是在构思与布局之中,留白之处凸显张力。

情书亦写过关于江南的诗词:
《江南》
微情书
风流才子自逍遥,闲赋诗书弄玉箫。
打马江南桥上过,满城红袖为君招。
结语:
世人皆爱繁华,而我喜欢江南这份宁静和谐,多想走在悠长的雨巷,遇见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江南,已然成为多少人心灵的净地,说不出她的好,但却能真实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