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理由揭秘,新国标电动车安全升级,却为何遭部分人冷落?

我们来探讨一下新国标电动车在安全方面的优势,以及为什么部分人可能对其持有保留态度。这可以从三个主要理由来分析:
"理由一:新国标电动车显著提升了基础安全标准"
"强制性安全配置:" 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提出了明确且强制性的安全配置要求,例如: "限速器:" 必须配备能够将车速限制在25km/h以下的限速器,从源头上控制了最高速度,大大降低了因超速引发事故的风险。 "脚踏功能:" 要求车辆必须具备脚踏骑行能力,确保在断电或需要的情况下仍能人力控制。 "车架和前轮规格:" 对车架尺寸和前轮直径做了规定,有助于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刹车性能:" 对刹车系统的性能有更严格的要求,确保制动效果。 "电池和充电:" 对电池的电压、容量以及充电器做了统一规定,从源头减少电气火灾的风险。 "淘汰不合规产品:" 新国标的实施,意味着那些没有这些基础安全配置的“老国标”电动车(很多是电动摩托车或轻便摩托车)无法继续上路行驶。从这个角度看,新国标淘汰了一批安全隐患更大的车辆,整体提升了路上的车辆安全水平。
"理由二:新国标旨在规范市场,减少混乱和事故源头"

相关内容:

电动车是我国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是和自行车、摩托车、汽车齐名的交通工具,而且,它也是出现时间最晚的一款交通工具,我国的汽车和自行车有着百年以上的历史,摩托车也有近70年的历史,但是国内第一辆电动自行车在1985年才正式生产。

即便是出现最晚,但是电动车由于比较高的性价比,比较高的实用性,它却成为后起之秀,把两轮交通的前者自行车和摩托车“拍在了沙滩上”,电动车目前和汽车“并驾齐驱”,成为私人交通工具中,保有量最高的交通工具。

但是,相比汽车,无论是在时速、舒适度、动力等等各方面,电动车都不占优势,不仅如此,在交通事故这样的负面事情上,电动车也在“追赶”汽车,原本十分安全的电动车,展现出不安全的一面,电动车因为没有一个比较良好的约束,导致它的事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情况。

电动车迎来了更安全的新国标

为了“抑制”电动车的事故率,电动车迎来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也就是行内外所说的电动车新国标,它是从多个方面对电动车制定约束标准,让电动车更加安全。

而这样为了让电动车更安全的标准,原本以为让电动车如此安全的标准,会得到广大车主的认可,但在实施之后,部分人却不待见它,原因在哪里?小行家客观分析,有3大原因。

3大理由告诉你,新国标电动车明明更安全为啥却不受待见

那么,明明造成电动车销量遇阻,造成新国标电动车被消费者诟病它不合理,这些原因到底在哪里,小行家就用3大理由告诉你,新国标电动车明明更安全为什么却不受待见。

第1个理由:新国标电动车的实用性被降低,虽然电动车舒适度不佳,骑行也没有所谓的面子,但是它却有着较高的实用性,电动车虽然时速比不上摩托车和汽车,但是时速30公里到40公里,足够在城市道路行驶,而且因为不会遇到堵车的麻烦,也能保证通行效率,所以是上下班代步、接送孩子的“好帮手”。

不过,新国标电动车因为需要考虑安全性,在实用性上就进行了降低,原本电动车普遍是30公里/小时到40公里/小时的时速,考虑到时速越快安全性越低,就对电动自行车进行了“降速”,把时速统一调整为25公里/小时。

而电动车是很多家庭接送孩子上下学的主要工具,新国标还对电动车载人的标准有了要求:时速25公里/小时以下的电动自行车只能载12周岁以下的,时速50公里/小时以下的电动轻便摩托车不允许载人,让电动车又一个重要的实用功能为了提高安全性被限制。

第2个理由:新国标电动车的配置不够合理,而除了电动车实用性被降低,新国标电动车还因为存在配置不合理被“饱受诟病”,第1个被频繁吐槽的就是电动车的脚蹬,新国标要求电动自行车必须要有骑行功能,所以电动车强制安装脚蹬,当然,它的初衷是提高电动车的平衡性,让行驶更安全,不过在实际的骑行,车主发现脚蹬不仅没有多大的用处,而且还经常因为脚蹬会随着电机转动磕伤脚踝。

第2个被争议的是电动自行车隐藏的提示音装置,它的初衷是提示车主不要超速,不过限制在15公里/小时就提示,让车主觉得没必要,毕竟电动车最高时速是25公里/小时,只要超过15公里就不断的发出“滴滴滴”的声音让人很“心烦”。

第3个理由:新国标电动车变得“低配”,电动车新国标无论是在时速、动力、外观尺寸等等各方面都进行了压缩,既然如此,新国标电动车没有以前的超标电动车跑得更快、更远,重量也没有原来的更重,新国标电动车略显“低配”,这也是很多车主不待见的原因之一。

结语:当然,新国标电动车虽然存在一些瑕疵,但是也不能对它“全盘否定”,电动车虽然有少部分问题,但是它的标准其实是非常详细,总的来说它的出台,是对电动车出厂、销售、上路进行规范,对于电动车安全性增加的功劳,也是“功不可没”。

对于电动车新国标,相比超标电动车,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关注电动车小行家,每天分享电动车相关资讯和观点。

发布于 2025-09-29 15:00
收藏
1
上一篇:这辆摩托车值不值得拥有?全面解析,助你做出明智选择 下一篇:国产轮胎实力碾压欧美,为何国内仍被视为低端?揭秘国产轮胎的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