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河南人,日照之行大揭秘,日照人独特魅力初体验
哈哈,这个发现很有意思!日照确实和河南在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甚至语言口音上都有挺大的差异。日照地处山东沿海,受海洋影响明显,文化和性格上可能也带有些许不同。
你觉得日照人和河南人具体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是说话方式、性格脾气、还是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和处理方式?分享一下你的具体感受,肯定很多人也对这个话题好奇!
相关内容:
我是河南人,一直觉得自己见得世面不少,河也见多了,黄河、沙河、伊河,小时候夏天就泡在河里,身上晒得黑黢黢的,后来去过北方南方,也没觉得哪里有啥特别,直到这次去了日照,才发现,大海的味道和家门口的河,完全不是一个路数。
刚下高铁,外面海风呼啦一下扑过来,带着点咸,带着点腥,我拉着箱子晕晕乎乎,抬头看天,天颜色淡蓝,跟郑州的天不一样,心里还想着,这一趟得多吃点海鲜,不能白来。
到了民宿,老板娘笑着给我倒水,顺手塞了个小橘子,说是自己家院子种的,甜的很,我没多想,剥开就吃,果然有点意思,心里觉得,这地方的人还真实诚。
我一边喝水一边看老板娘忙活,她边收拾桌子边跟我说,海边太阳毒,得防晒,晚上蚊子多,别贪凉,出门记得带点防蚊液,说着还给我看她自己用的那种,说好用,我点头答应,脑袋里想着,这还没进景点呢,咋比我妈还细心。

她问我是不是河南来的,看我行李上贴着郑州的标签,说她有亲戚也在郑州,说郑州人挺实在的,然后又给我画了个小地图,说海鲜市场走哪边人少,别跟着抖音上的路线走,那都是外地人,价格贵不说还挤,听她这么一说,我心里更踏实了。
第二天一早,我就去海鲜市场,摊位上全是大个的鱼虾,海带堆得像座小山,老板大姐穿着雨靴,手上还举着一只大螃蟹,喊我过去看,我伸手摸了摸,螃蟹还活蹦乱跳,她说新鲜的就是不一样,我问多少钱,大姐直接说,咱这儿不乱要价,想吃啥就问,合适你买,不合适就当认识个朋友,她说话的时候还乐呵呵的,我心说,这买卖做得真不带一点套路。
我挑了点虾和贝,刚想多买点,大姐又拦着我,说你两个人吃不了这么多,海鲜得吃新鲜的,别买多了,浪费了不好,她说着还把我买的分成两袋,说一袋晚上吃一袋明天吃,省得坏了,我拿着袋子,心里头挺舒服,觉得这日照人是真厚道。

加工摊位也有意思,一个小伙子手脚麻利,刀子刷刷地剖鱼,边剖边教我怎么看鱼新不新鲜,让我掀鱼鳃闻味道,红的才行,我用鼻子闻了闻,海腥气扑面而来,小伙子笑话我说,这味道闻惯了就知道哪条鱼最好吃了,我跟着他学了几招,觉得收获不少。
吃饭的时候我去了家小馆子,老板娘不催人点菜,慢悠悠地介绍,说鱿鱼刚上岸,适合爆炒,贝壳可以清蒸,还说吃海鲜得配点米饭才香,我说行,就听你的,她又给我盛了碗粥,说他们家都是这样吃的,我夹了一口鱿鱼,糯糯的,嘴巴里满是海味,和家里的红烧肉不是一个路子,但也挺下饭。
别人吃饭都是快快吃完走人,这里的客人吃完饭还坐着聊天,老板娘也不催,自己拿把小扇子坐门口纳凉,我发现她和客人都认识,一个个像熟人一样聊着天,谁家孩子高考考了多少分,谁家老头腿又疼了,日照的日子看着慢,过得却很扎实。

我有一天早起去海边,天还没亮,渔民们已经回来了,岸边一溜渔船,渔网里塞满了鱼虾,几个大哥分着渔获,手脚麻利,边干活边聊天,偶尔有人笑着喊我尝尝新鲜小鱼,我刚咬了一口,嘴里咸得发麻,旁边大哥说这就是早上的味道,习惯就好。
孩子们在沙滩上挖贝壳,家长在一边坐着晒太阳,没人着急催孩子快点,反倒是孩子玩得不肯回家,我问一小女孩挖到几个,她举着小桶让我看,得意得很,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在黄河边捡石头,感觉差不多,都是小时候的乐趣。
民宿房主老两口每天早饭后都去海边转一圈,不为锻炼,就是觉得海边空气好,心里踏实,我有一次跟着去,发现海边特别安静,只有海浪声和几声鸟叫,偶尔有大爷大妈捡海贝,没人乱扔东西,房主说,日照人爱干净,怕把海弄脏了,脏了就啥都没有了,这话我听着像唠嗑,仔细一想,还真有道理。

有一回我碰上一队志愿者在捡垃圾,领头的小伙子说,净滩是大家自发的,觉得这是责任,我问他为啥这么积极,他说靠海吃饭得敬畏大海,这话听着朴实,其实说得真对,在河南,最近几年大家也开始讲环保,但没这么普及。
我在沙滩上捡了个漂亮的贝壳,旁边阿姨看见了,说留个纪念就行,别一筐一筐装,得给大海留点,我听了有点不好意思,觉得人家说得有理,不能光想着自己高兴。
日照的饭馆老板有意思,知道我是河南来的,还教我怎么用日照话点菜,让我学着说“嘎哈”,意思是“干啥”,我学着念了一遍,大家都乐了,老板说,外地人要是会说两句本地方言,那就是自己人,我那会儿觉得,日照人没架子,谁来都能当朋友。

我去早市买早餐,十块钱就能吃饱,摊主阿姨说生意不图大钱,图的是热闹,大家都爱来聊两句,我说家里也有早市,但没这么多海鲜,阿姨说那你下次多带点家人来,大海欢迎所有人,这话说得我心里暖和,觉得人和人之间其实没啥距离。
日照的生活节奏慢,晚上九点多街上就安静下来,偶尔有人遛狗散步,和郑州那些夜市比起来,日照更像个大院,大家都爱在家门口转悠,没人熬夜,只有海浪声陪着路灯。
我有时候一个人走在海边,听着浪声,心里头安稳,刚来的时候我还不习惯,河南人说话做事都快,这里啥都慢,饭得等,路得等,连逛市场都没人催,刚开始我觉得不适应,后来慢慢发现,这种慢其实挺舒服,慢下来能看清楚,能把生活过得仔细。

日照人会用本地资源,海带紫菜各种海鲜,家家户户都会做点小吃,有家小饭馆老板用渔网贝壳做手工艺品,挂在门口,既好看又环保,我问他生意怎么样,他说赚钱不重要,过得舒心才是正经事,这话挺像我家老爷子说的,日子顺心就行。
日照的孩子们会玩,白天在海边捡贝壳,晚上在广场滑板跳绳,没人管得太严,孩子们自由自在,有一天我和几个本地小孩一起挖沙子,他们问我河南有没有大海,我说没有,只有大河,他们说那你以后常来,咱这海大着呢,我觉得孩子们心里真敞亮,见过大海的人,心胸总宽一点。
这趟日照之旅,让我明白,河南人和日照人其实挺像,大家都实在,都讲义气,都愿意把好东西分给别人,日照人多了点大海的温柔和随性,不急不躁,嘴上不爱说大道理,心里明白“活着就得舒坦”。

回程那天,民宿老板送我到车站,还塞了包自家晒的海带,说回去熬汤喝,别忘了咱这儿,我一路拎着,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日照的海不是最蓝的,海鲜也不是最贵的,但这里的人跟别处真不一样,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我说的都是真事儿,有机会你们也去日照看看,不用赶景点,也不用打卡网红店,随便逛逛,跟本地人聊聊天,吃点家常饭,晒晒太阳,你会发现,世界上最美的风景,永远是人。
河南人爱说,天大地大,不如回家,可在日照,我第一次觉得,走得再远,也能遇见另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