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8S动力强劲195马力,静音黑科技引关注,不足8万却月销千台,背后问题揭秘

海马8S这款车确实在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令人惊讶的现象:搭载了195马力发动机,并号称拥有“静音黑科技”,售价不足8万元,却能够月销达到千台。然而,这种看似矛盾的情况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分析:
"1. 价格优势明显,性价比高:"
"不足8万元的售价"使其在紧凑型SUV市场中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对于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来说,8S提供的价格、动力和配置组合非常有吸引力。 相比同价位的合资品牌车型,8S在配置上可能更加丰富,例如“静音黑科技”可能带来的更好的驾乘体验,进一步提升了性价比。
"2. 静音黑科技可能带来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虽然具体技术细节不明确,但“静音黑科技”暗示了8S在隔音降噪方面有所突破。在当前消费者对汽车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静音优势可能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 如果这项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车内噪音,提升驾乘静谧性,那么它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8S的一大卖点。
"3. 目标用户群体精准:"
海马8S可能精准地抓住了特定用户群体的需求。例如,年轻消费者可能更看重性价比和个性化配置,而8S恰好满足了这些需求。 此外,8S可能还吸引了那些对国产车型抱有期待

相关内容:

提到10万内国产SUV,哈弗H6靠“大空间”霸榜,吉利博越凭“高配置”吸粉,可很少有人知道,还有一款叫海马8S的车型,藏着“195马力+6AT变速箱+近零噪音”的硬核实力,起售价仅7.99万,2019年9月销量却只有1008台,成了名副其实“被埋没的国产王牌”。这款参数亮眼的SUV,为啥偏偏火不起来?背后藏着国产小众品牌的集体困境。

先看它被低估的“产品力亮点”,放在当年的10万内市场,其实相当能打。动力上,海马8S搭载的1.6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43KW,最大马力195匹,峰值扭矩293牛·米,匹配爱信6AT变速箱——这个数据在2019年是什么水平?同期哈弗H6的1.5T发动机仅169马力,吉利博越的1.8T也才184马力,而且两者的低配版还在用手动变速箱或双离合变速箱。实测海马8S零百加速7.8秒,比哈弗H6快了近2秒,甚至能媲美当年的合资SUV“本田CR-V 1.5T”(加速8.6秒),对追求动力的用户来说,这本该是“绝杀级”优势。

静音表现更是它的“隐藏王牌”。海马8S在车身密封性上下了不少功夫:车门加装了三层隔音棉,发动机舱用了隔音盖板,甚至轮毂内侧都贴了吸音材料。实测60km/h市区行驶时,车内噪音仅52分贝,比哈弗H6的58分贝、吉利博越的56分贝都低,接近合资车的静音水平——要知道,当年10万内SUV普遍存在“高速风噪大、发动机噪音明显”的问题,海马8S的静音能力本可以成为差异化卖点,可惜很少有人知道。

空间和配置也没拖后腿。456518501682mm的长宽高,搭配2700mm轴距,后排腿部空间能留出两拳距离,坐三个成年人也不拥挤;后备箱常规容积450L,放倒后排后能扩展到1200L,日常家用完全够用。配置上,入门版就有倒车影像、10英寸中控屏、车窗一键升降,中配版还加了全景天窗、皮质座椅,对比同价位哈弗H6入门版“无中控屏、手动座椅”的配置,海马8S的“诚意”其实更足。

可就是这样一款“参数优等生”,为啥销量却惨不忍睹?核心问题出在“品牌力短板”和“市场认知偏差”上。海马汽车在2019年时,早已不是当年“海马福美来”热销时的模样——此前因产品更新慢、质量投诉多,品牌口碑持续下滑,很多消费者提到“海马”,第一反应是“小众品牌,售后没保障”,甚至有人以为“海马已经倒闭了”。而哈弗、吉利早已通过多年的市场积累,建立起“国民SUV品牌”的认知,消费者买车时,哪怕海马8S参数更优,也会优先选择“听过、见过、身边人买过”的哈弗H6、吉利博越。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海马8S的“卖点宣传”完全没击中用户痛点。它主打“动力强、静音好”,可10万内SUV的核心用户是“家庭用户”,他们更在意“空间够不够大、油耗省不省、保养贵不贵”,而非“零百加速快不快、噪音低不低”。比如海马8S的市区实测油耗约9.5L/100km,比哈弗H6的8.8L、吉利博越的9.2L都高,对家庭用户来说,“每年多花几百油钱”比“加速快1秒”更影响决策;而且海马的4S店数量远少于哈弗、吉利,很多三四线城市甚至没有海马4S店,用户担心“保养维修不方便”,自然不敢轻易下单。

更可惜的是,海马8S没有抓住“营销破圈”的机会。2019年正是国产SUV“营销战”打的火热的时候:哈弗H6靠“国民神车”的情怀营销圈粉,吉利博越通过“车主自驾游”活动扩大影响力,就连名爵ZS都靠“年轻化设计”在年轻人中走红。而海马8S几乎没做过像样的市场推广,除了汽车媒体的少数评测,普通消费者根本没机会了解它的优势——就像一颗“埋在沙子里的金子”,没人看到,自然没人选择。

海马8S的落寞,其实是很多国产小众品牌的缩影:它们有能力造出“参数亮眼”的好车,却因为品牌力弱、营销乏力、不懂用户痛点,最终被市场遗忘。如今再回头看,要是当年海马能把“195马力”的优势,转化为“超车更安全、满载不费劲”的家用场景宣传,要是能多建一些售后网点、降低用户的“后顾之忧”,或许这款“被埋没的国产王牌”,能有不一样的命运。

对消费者来说,海马8S的案例也提了个醒:选车不能只看“品牌知名度”,小众品牌里也可能有“性价比黑马”;但同时也要考虑“售后便利性”和“长期保值率”——毕竟买车不只是买“参数”,更是买“长期使用的安心”。

发布于 2025-09-27 00:30
收藏
1
上一篇:轮胎店为何劝你远离米其林?内行人揭秘真相,新手车主警惕陷阱! 下一篇:海马V70试驾评测,挑战宝骏730,能否掀起中型家轿市场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