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钳工王俊堂,平凡岗位上的高级技师匠心独运
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钳工、高级技师王俊堂:在平凡的岗位上锻造工匠魂
王俊堂,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钳工,也是一名高级技师。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锻造出了不平凡的工匠魂。
"一、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王俊堂深知,作为一名钳工,技术是立身之本。他始终保持着对技术的执着追求,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他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培训,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请教,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在平凡的岗位上,他用自己的双手,精雕细琢每一件产品,追求卓越,力求完美。
"二、勇于创新,敢于突破"
王俊堂不仅注重技术的提升,还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提出改进方案。他曾多次提出合理化建议,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他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王俊堂热爱自己的工作,对工作充满热情。他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每一项任务,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经常加班加点,毫无怨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岗敬业的含义。他无私奉献,默默付出,为公司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四、传道授业,甘
相关内容:
1995年8月,王俊堂以烟台市高级技校毕业生第一名的成绩被莱动技术中心试验室招入麾下。到了新岗位,王俊堂一头扎到车间,深入一线查找技术难题,会同技术人员立项攻关。仅半年,他就熟悉掌握了各类设备的操作技能。两年后,全公司仅两名技师晋升,王俊堂是其中之一;2002年,年轻的王俊堂在莱动内燃机装试中一举夺冠;三年后,王俊堂成为公司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爱岗敬业是工匠精神的本质。“干一行就必须精一行”是王俊堂的座右铭,也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王俊堂二十年如一日利用午休和节假日钻研技术,上班时勤奋工作,严格控制试车性能与质量,业余时间反复练习操作。碰到技术难题,他时常晚上一个人在车间里琢磨钻研,带着满身的疲惫回家后,依然抱起书本学习,及时掌握内燃机领域的技术前沿,经常抱着书本就睡着了。
十年磨一剑,正是凭着这股勤学苦练的韧劲,王俊堂成为莱动公司试验室的技术“大拿”。每次分配任务,他都主动选择难度系数高、复杂程度高、质量要求高的“三高”项目。用他自己的话说,工匠就是为了攻关复杂项目而存在,就是为了企业发展而存在。
2006年3月,公司确定要在车用发动机方向实现转型升级,并专门成立攻关组,要求工期4个月。他带领项目组一班人,加班加点、忘我工作,不仅找到了最佳方案、缩短了整整一个月工期,而且新设计的4L18CF机型采用电控高压共轨、EGR等技术,一举填补了该机型的市场空白,排放标准国内领先,为公司打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2007年,王俊堂临危受命490BT项目攻关,按照“必须达标、必须配套、必须上量”的要求,带领团队查资料、调性能,从一组组数据中找规律,从一批批零部件中搞验证,成功完成项目攻关,为公司非道路发动机再添新动能。
2017年公司转型发展农业装备,王俊堂带领团队在短短的四个月内就完成了4DS6大蒜收获机以及大葱收获机等农业收获机械的研制工作,其开发的4DS6大蒜收获机是国内首款大蒜自动收获机,对提高我国大蒜产业机械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王俊堂还先后完成K15测漏机等26台非标设备和K10夹具等42套工装的设计和装配调试工作;他负责设计的L系列柴油机集体专用精镗等加工关键设备,机体月产能从5千台一跃至2万台;他带领团队先后完成4L22机体加工线、农业装备等公司内重大项目18项。
辛勤耕耘结硕果,无私奉献写传奇。凭着不平凡的业绩,王俊堂先后获得“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山东省首席技师”“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技术能手”等38项烟台市级以上荣誉,2018年他被评为“全国最美职工”,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YMG全媒体记者 王修齐
责编:王修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