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曝萨博获六代机研发合同,单发轻六前景堪忧,或效仿中国研发模式?
关于您提到的消息,目前并没有来自权威渠道的确认信息表明萨博(Saab)获得了六代机研发合同。在航空和防务领域,任何重大合同通常都会由相关政府或公司正式公布。在没有官方声明的情况下,这类信息应谨慎对待,可能包含不准确或未经证实的内容。
关于“单发轻六没前途,要不直接山寨中国”的说法,这涉及到对未来军事航空发展的预测和假设。实际上,军用飞机的设计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技术、战略、经济和国际关系等多个方面。每个国家都会根据自己的战略需求、技术能力和国际环境来制定自己的航空发展计划。
至于“山寨”这一说法,在国际航空领域,通常更倾向于使用“技术转移”或“合作研发”等术语来描述不同国家或公司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即使是在竞争激烈的军事航空领域,各国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合作和技术交流,这对于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是有益的。
总之,对于这类未经证实的消息和预测,我们应该保持谨慎态度,并关注来自权威渠道的官方信息。
相关内容:
近日《战区》、《防务新闻》等媒体报道称,10月中旬,瑞典萨博公司获得了瑞典国防物资管理局 (FMV),价值26亿瑞典克朗(2.38亿美元)瑞典隐身战机研发合同。萨博将确立瑞典未来空战能力的发展路线,以及JAS-39鹰狮战斗机的继承者。

问题就是瑞典仅仅拥有轻型战斗机的研发能力,瑞典的隐身机应是单发轻型战斗机。问题是甭管是隐身鹰狮还是单发轻六,都真的没啥前途。君不见拥有三发超重型六代机,双发重型六代机的中国,果断将同样采用无尾布局的单大推中型六代机定位为无人机么,瑞典要不考虑考虑直接抄中国的现成方案?不能说瑞典抄袭都抄不明白吧?
美媒:萨博获隐身机研发合同;应是单发轻型性能有限,要不直接抄中国无人战机吧?
《防务新闻》报道称FMV的相关投资,将助力萨博开发瑞典第一款隐身战斗机——Koncept för Framtida Stridsflyg (KFS)未来战斗机概念,以及一系列自主作战僚机无人机的研发。(瑞典隐身战机方案也能叫做未来作战空中系统 (FCAS)但这名字实在是太烂大街了,还是叫为KFS吧)

萨博忠诚僚机的风洞模型
萨博将和FMV、瑞典军方、瑞典国防研究局(FOI)和GKN Aerospace通力合作以研发瑞典隐身战斗机,位于该计划框架下的 Vägval Stridsflyg(战斗航空途径)计划,将探索并塑造瑞典在2040年后的空中力量技术和作战概念。

萨博F系列概念机构想
瑞典国防物资管理局 (FMV)对萨博的投资,将用来研发技术验证机,以验证隐身、先进动力系统和下一代航电设备等关键技术。并对下一代战斗机进行详细的概念研究,研究有人、无人作战如何有效协同。

萨博的无人僚机风洞模型
KFS 计划将探索瑞典下一代战斗机的三种研发方式,第一种是国产,自行设计和制造新型战斗机(实在解决不了的发动机等子系统外购)。第二种为与伙伴国家共同研发(例如加入欧洲其他国家的FCAS),第三种为购买现成的(F-47)。
F-47
按照时间表,萨博将会在2025至2027年进行研究和技术开发,并在2027年实现隐身战机技术验证机或者说原理样机的首飞。随后瑞典即将决定下一代战斗机的获取路径,决定瑞典未来几十年内的国防态势和技术路线图。
鹰狮战斗机,以及萨博的两款隐身技术验证机,左侧的SHARC和右侧的FILUR
瑞典认为,萨博KFS计划将确保瑞典在先进战斗机方面保持领先优势,保持至关重要的瑞典在空中对抗的作战独立能力。并通过有人无人战斗机的结合提升任务灵活性和生存能力,萨博还考虑出口自己的隐身战斗机……
萨博的隐身战机方案之一
2025至2027研发技术,2027年首飞技术验证机显然是在做梦,虽然说缩比样机的制造难度比全比例的原型机低很多,但也不是一两年就能落地的家伙。只能说萨博公司还挺乐观的,希望现实也像萨博估计的一样乐观吧,如果六代甚至五代半战机只有中美两国拥有,那可真就是太寂寞了。
当时战区对这个图的表述时最接近真实方案的CG,结果什么叫F-47他有鹰翼?
萨博现阶段公布的一系列隐身战斗机概念,和瑞典隐身机的最终成品有何关联,那只能用完全不重要来形容。美国公布了一群六代机CG,然后你看看F-47的CG,区别是不是太大了点?中国六代也有不少CG,但成飞沈飞六代首飞之后,全世界的军事专家都只能呢喃,一个定位保守设计激进,一个定位保守设计激进,这对么?
当时吭哧吭哧分析半天,分析可能的高超音速侦察机,结果什么叫全动翼尖?
中美隐身机尚且进行了巨量的调整,所以萨博现阶段吹风洞的几个模型,以及开发过程中的CG有啥好看的?别说CG了,就是模型,甚至实机都不能信啊!中美六代换了多少CG,FCAS换了几个模型,俄罗斯五代机光首飞了的就有SU-47、MIG-1.44、T-50,结果只有T-50修成正果。萨博的研发能力很有限,别对萨博报以太高的期望。
多么标准的半隐身战机,苏-47可是有内置弹舱的
只不过瑞典在推动国产隐身战斗机的研发是个不争的现实,萨博在隐身领域有一定的积累,在解决发动机来源问题,并借鉴同行的前提下,研发出一款国产版五代机,或者性能不咋滴的六代机真的不是不可能。JAS-39不也是如此么?
萨博的隐身战机方案
轻型战斗机、中型战斗机、重型战斗机在研发和配套方面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萨博完全有能力研发重型战斗机。但由于国防资金有限,外销市场有限,大国也不会培养自己产品的竞争者,所以萨博的隐身战斗机项目必须和美国以及欧洲的几款隐身机错位竞争,否则只能中道崩殂。
以色列航空业的瑞典的情况比较相似,但打算和F-16打擂台的以色列的狮式战斗机直接暴毙,而错位竞争的JAS-39鹰狮轻型战斗机卖的不错。土耳其可汗重型隐身战斗机搞得风风火火,但重型的可汗威胁到了F-35的出口市场,美国一招不卖发动机让可汗接近暴毙。甚至于别说土耳其和以色列了,法国的幻影-4000都因市场不佳而没有后续。
萨博很清楚自己解决不了发动机来源问题,瑞典的小胳膊小腿没法和美国同行正面对抗。既然美欧的先进战斗机计划(多个FCAS以及F-47)计划普遍双发重型,萨博的隐身机极大概率是单发中型或者单发轻型,以免和F-47中路对狙。
萨博的隐身战机方案
又因为瑞典虽然囊中羞涩,但技术方面也是追赶潮流,正如JAS-39鹰狮战斗机首飞时间为1988年,首飞时间1986年的阵风晚两年,但早于1994年的台风,和1997年的歼-10一样。在中美已经踏入六代机时代的背景下,瑞典的隐身战斗机方案,就算不是六代也得是五代半水平。
萨博公布的下一代战机的早期方案风洞模型图
但是怎么说呢?单大推中型五代半/六代,单中推轻型五代半/六代是不是太没前途了点?中美成六F-47等六代机,体型庞大是为了满足太平洋战场所需,体型实在是小不了。瑞典以及瑞典武器的老客户显然不存在远程作战需求,所以体型小一点倒不是不行。

萨博的忠诚僚机概念图
可体型小也得有个度吧?在美国不太可能向瑞典出口F-135发动机的背景下,萨博隐身机所能获得的最先进的发动机,也就是应用在F-16V和F-15QA等美系外销战斗机上的F110-GE-132发动机,该发动机军用推力84千牛/8.57吨),加力推力142千牛/14.5吨。

在考虑推重比之后,瑞典国产隐身战斗机的体型最大也就是F-16V的14.5吨推力110-GE-132涡扇发动机+21.77吨最大起飞重量,歼-10C战斗机14.5吨推力WS-10C发动机+19.3吨最大起飞重量的水平。

麦道的JAST竞标案
略微放宽推重比要求之后,有望达到SU-75战斗机的15吨推力AL-41F1发动机+26吨最大起飞重量水平。爬升率也有望达到小SU-75或者小肥电水平,但这么个性能指标实在是有点差。
如果比较看重隐身性的话,那就只能是F-35构型,甚至JAST构型了,弹舱尺寸会非常值得怀疑,为了保证弹舱尺寸而拉长机体可能是必然的,也就是说没法向SU-75一样强行三弹舱,两弹舱可能是唯一的选择。

考虑到中国九三阅兵中,切切实实抬出了两款以WS-10C发动机为动力的单发中型无尾第六代隐身战斗机,已经用行动证明了使用四代机水平的大推力发动机为六代机提供动力的可行性,只不过这两款六代机取消了驾驶舱而已。

瑞典向来善于学习,所以瑞典为了提升国产六代机的成功率,没准会直接抄中国的第六代无人机方案?毕竟中国气动水平非常有保障,直接抄也不是不行,对吧?技术水平够那就加个座舱,技术水平不够的话,那就直接无人化?

萨博相关纪录片中曝光的萨博超音速无人机方案
鉴于单发无尾六代战机也就两种路线。两侧进气那就是无六同款的DSI或嘉莱特、下腹进气那就是歼-10C同款的DSI,瑞六代不可能搞别的特立独行方案。两款六代又分别是兰姆达翼和钻石翼,歼-10C则是鸭翼+三角翼,瑞六代想跳出这三款机翼还真不可能。弹舱无非就是机腹双弹舱和两侧双弹舱设计,这两种设计中国无六又都用了。

鉴于单发中型无人六代机总共也就那么几种可能,中国全试了一遍。所以瑞典的六代机方案甭管怎么折腾,看起来都像是中国无人六代机的整合体,所以瑞典山寨中国可能都算得上必然的??

最后,战机领域其实不存在抄不抄的问题,但你就说看到单发无尾钻石翼或者单发无尾兰姆达翼的时候,像不像中国无人中型六代机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