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摩吧遭“智商税”质疑,却躺赚9亿!揭秘其惊人盈利之谜
乐摩吧(LeMooBa)的“一边被骂‘智商税’,一边狂赚9个亿”的现象,确实反映了当前市场上一种复杂且颇具争议的商业模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其“躺赚”的可能原因:
1. "精准的“智商税”式营销:"
"信息差与认知偏差:" 乐摩吧的核心业务通常涉及一些复杂的金融产品、投资工具或会员服务。它善于利用普通用户对相关领域的知识匮乏和信息不对称,通过包装、简化甚至误导性的宣传,让用户觉得购买后能获得高收益、高保障或特殊权益。
"制造稀缺感和紧迫感:" 通过限时优惠、限量名额、夸大成功案例等方式,刺激用户的冲动消费,使其在未充分思考或评估风险的情况下就投入资金。
"情感与社交驱动:" 可能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恐惧错失(FOMO)心理,或者通过社群运营、口碑传播(即使是虚假的)来吸引用户。被骂“智商税”反而可能成为其吸引眼球、制造话题性的手段,吸引更多关注。
2. "高投入的广告营销(“烧钱”换市场):"
所谓的“躺赚”,很大程度上并非完全被动。乐摩吧能够狂赚9个亿,很可能伴随着巨大的营销投入。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线上线下、社交媒体、
相关内容:
现在去商场逛街、电影院看电影,甚至在高铁站候车,一屁股坐下,大概率就 “中招”—— 你坐的可能是共享按摩椅!本来想好好看场电影,结果椅子突然开始震动,又是捶背又是按摩,吵得根本听不清电影台词,好好的体验全毁了。上网一搜,吐槽共享按摩椅的帖子铺天盖地,卫生差、乱收费、按摩力度太猛,简直成了大家的 “公敌”。可谁能想到,这被骂惨的共享按摩椅界 “扛把子” 乐摩吧,居然要上市了,2024 年前 9 个月就赚了 1 个亿,这反差也太大了,到底咋回事?

乐摩吧的发家史,堪称 “逆袭剧本”。2014 年它刚成立时,没啥水花,直到 2016 年底换了管理层,才开始发力。2017 年,它拿到了 5000 万元投资,这成了它的 “救命钱”。后来共享经济泡沫破灭,很多同行都倒闭了,2020 年疫情冲击线下生意,乐摩吧也差点撑不住,创始人甚至抵押房产凑钱。但挺过来后,乐摩吧开启 “疯狂扩张” 模式:2022 年,它的按摩椅铺了 2 万个点位,到去年 9 月直接翻倍,超过 4 万个,全国 339 个城市都有它的身影,按摩椅数量从不到 17 万张涨到 50 万张。市场份额更是遥遥领先,2021 - 2023 年,它连续三年交易额全国第一,2023 年交易额 9 亿元,占市场近四成,比第二名多一倍!

乐摩吧能赚钱,全靠 “精准拿捏”。它主要瞄准大城市的上班族和逛街人群,这些人愿意花点小钱买个短暂放松。价格上,它算得明明白白:广州商场里,13.8 元能按 15 分钟,23.8 元按半小时,也就一杯奶茶钱;扫码体验后,还会弹出 6.6 元 10 分钟、9.9 元 15 分钟的优惠,让人忍不住续费。而且不同地方收费不一样,机场、商圈人流量大、成本高,价格就贵点;电影院人多但停留时间固定,价格就便宜些。靠着这一套,它累计服务 1.5 亿人次,注册会员 2800 多万,交易次数超 6 亿次,妥妥的 “吸金王”。

不过,乐摩吧的 “躺赚” 日子可不好过。首先,好位置越来越难找。共享按摩椅全靠人流量,可它个头大,一个商场放不了几台。像机场、火车站这种 “黄金地段”,盈利高但数量有限,还得公开招标;大型商场里,乐摩吧已经占了 70% 以上的位置,几乎饱和。下沉到小城市吧,人少消费能力也低。更要命的是,成本一直在涨,2022 年场地和运维费 1.6 亿元,2023 年涨到 2.3 亿元,2024年前 9 个月直接 2.57 亿元,比净利润还多两倍,毛利率都降了。虽然合伙人模式赚钱多,毛利率 74.44%,但 70% 的按摩椅都是直营,自己承担成本,压力巨大。

其次,“主力战场” 电影院也不给力。乐摩吧 80% 的按摩椅都在电影院,足足 32.05 万张,可带来的收入却不到总收入的两成。现在大家去电影院少了,就算去了,谁也不想看电影时被按摩椅打扰。而且共享按摩椅的老毛病一直没改,卫生差、按摩体验不好,市场增长也越来越慢,2019 - 2023 年年复合增长率才 1.1%,乐摩吧想再往上冲,太难了。

乐摩吧的现象,其实还折射出共享经济领域的监管漏洞。不少消费者反映,扫码付费后才发现按摩力度不可调、时间计费不准确,想退款却找不到渠道。这种 “先斩后奏” 的消费模式,本质上是在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更让人担忧的是,共享按摩椅长期缺乏卫生维护标准,皮套污渍斑斑、内部零件积灰,却没有强制清洁公示,让大家花钱买健康,反而可能 “买” 来一身病。

放眼整个商业环境,乐摩吧的困境也是许多共享经济企业的缩影。盲目扩张抢占市场,却忽视了用户体验的根基,最终只能陷入 “赚了流量丢了口碑” 的恶性循环。未来,如果相关部门不能出台更严格的行业规范,企业不愿主动提升服务质量,共享按摩椅或许只能在消费者的骂声中,迎来昙花一现的辉煌。
一边是消费者的吐槽声不断,一边是乐摩吧赚得盆满钵满,这场景太魔幻了!说到底,乐摩吧靠扩张和定价策略赢了市场,但却输了口碑。用户去消费,图的是舒服,结果花钱买罪受,谁能乐意?在大家越来越看重体验的今天,乐摩吧如果还只盯着钱,不解决卫生、体验这些问题,就算上了市,也走不长远。毕竟,没有消费者支持,再大的企业也得 “凉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