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舱流畅升级,奔驰E级搭载8295芯片,新能源车机节奏跟上了吗?
我们来聊聊奔驰E级搭载MBUX 8295芯片后,车机系统是否终于跟上了新能源车的节奏。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传统豪华品牌在数字化浪潮中转型的一个关键点。简单来说,"搭载8295芯片的奔驰E级,在车机流畅度上确实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向新能源车的标准看齐了许多,但要完全“跟上”并达到当前顶尖新能源车型的水平,可能还需要一点空间和未来的迭代。"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分析:
"1. 流畅度的显著提升(“驾舱流畅”的实现):"
"硬件基础:" Intel的Xeon 8295芯片是一颗基于Skylake架构的处理器,相比之前E级搭载的NVIDIA Tegra Q4(甚至更早的Q3)或高通骁龙平台的处理器,其算力有了质的飞跃。这意味着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复杂的应用运行能力以及更好的多任务处理能力。
"实际体验:" 用户普遍反映,升级到8295后,车机系统的启动速度、应用切换、地图加载、语音交互的响应速度都得到了明显改善。滑动菜单、图标显示、动画效果等也更加顺滑,告别了过去那种可能存在的卡顿感。对于习惯了快速响应的智能手机和许多新能源车智能座舱的用户来说,这种流畅度是基础需求,8295的加入让奔驰E级在这方面迈出了重要
相关内容:
当BBA的价格被国产车打下来,它依然是很多人心中的“稳妥之选”。只是,当新能源的智能体验越卷越狠时,传统豪华品牌对“豪华”的定义,是否也在悄然更新?本期,鲁大师汽车实验室把测试对象瞄准了2025款奔驰E级 改款 E260L 轿车——这台被许多人视为“行政标杆”的燃油豪华车。它配备了一块14.4英寸的中控屏,搭载骁龙8295芯片与第三代MBUX智能交互系统,测试时车机软件版本为VE333.8-58。
经过29个测试单元、10轮反复验证,奔驰E260L的驾舱流畅指数为1842.0ms,在鲁大师汽车实验室已测的53款车型中排名第27名。
环视榜单前后,它与小米SU7 Ultra、深蓝G318、比亚迪宋Pro DM、阿维塔07、领克09 EM-P等车型同属1800–1900ms区间,算是成功“挤进新能源阵营”。01
测试数据
从细分项目来看,在「车机设置」板块中,打开空调设置响应仅需136.25ms(第2名),温区同步也能在200ms内完成,表现堪比头部新能源品牌;而打开车机设置完成用时563.75ms(第7名),也属于高效率水平。说明E级的系统调用和硬件优化做得相当扎实。
但进入「本地应用」板块,表现开始分化。打开收音机只需202.9ms(第11名),导航窗口调整仅525.8ms(第3名),但一旦涉及到复杂的路径规划,系统就显露出符合大家对油车刻板印象中“慢”的一面——1707.1ms(第29名)。
真正的亮点出现在「第三方应用」。奔驰E级的音频类APP启动仅需160.14ms,在所有测试车型中拿下第一名;视频应用打开也仅712.5ms(第3名)。这意味着8295平台的资源调度和媒体优化在E级上得到了充分释放,娱乐体验堪称奔驰车机系统的一次“飞跃”。
然而,「屏幕滑动」和「手势控制」却拖了后腿。尽管成绩都在百毫秒级别,但在这两个板块中,奔驰 E260L 的排名表现都是吊车尾的水平。
在「语音唤醒」板块中,基础唤醒797ms从速度上来说尚可接受,但在打开应用、控制车身功能等指令上,普遍需要2秒以上才能执行,尤其是多指令响应高达6.8秒,几乎难以支撑连贯对话。
在「功能交互」上,奔驰也表现平平,属于后梯队水平。
最后一个板块「设备连接」,蓝牙连接耗时1673.75ms(第9名),表现还算优秀,但不支持wifi连接。
总体来说,8295芯片让奔驰E级的反应不再迟钝,第27的流畅指数的排名说明它确实在向新能源势力靠拢。但在语音系统、交互逻辑等领域,奔驰仍需要迭代进步。02
使用体验
从使用体验来看,奔驰E级的14.4英寸中控屏虽然尺寸够大、显示清晰,但整体风格略显保守。界面配色偏向单调,图标与排版延续传统逻辑,缺乏视觉层次和现代感。与其说是一块智能座舱屏幕,不如说更像是一块功能面板——实用但缺乏设计表达。
在应用生态层面,MBUX系统仍显得相对保守。系统内置爱奇艺、腾讯视频、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QQ音乐、火山车娱等主流App,覆盖了基本的影音娱乐需求,但数量有限。
且部分功能需要额外付费,例如远程温控 ¥458起、远程控制 ¥798 起、高德导航单品 ¥698 起等。
交互体验方面,奔驰E级的MBUX系统保持了较高的稳定性。日常操作没有明显卡顿,但部分响应速度和灵敏度略低于当前新能源车型。整体风格偏“平顺稳重”,在功能逻辑上依然遵循传统车机的思路。
03
总结
综合来看,奔驰E260L在8295芯片的加持下,确实让MBUX系统的响应速度有了可感知的提升。尤其在多媒体启动和基础控制环节中,流畅度已能与部分新能源车型看齐。但整体逻辑与生态策略依旧偏向保守。或许用豪华品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中场状态来定义它更为合适,因为距离真正的“智能化”,它还有不短的路要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