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端重卡领域,揭秘“双中间轴”变速箱的卓越性能与科技魅力
“双中间轴变速箱”这个说法确实听起来比较专业和高端,尤其是在重型卡车(重卡)领域。它并不是一个像“自动变速箱”或“手动变速箱”那样被广泛普及和标准化的术语,更像是一种描述特定变速箱结构特点的说法。
要理解“双中间轴变速箱”,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1.  "什么是“中间轴”?"
       在传统(尤其是手动)变速箱中,动力从输入轴(连接发动机)传递到输出轴(连接车轮),中间可能有一个或多个轴(称为中间轴)。
       中间轴上的齿轮负责改变扭矩和转速,实现不同的档位。简单的变速箱可能只有一个中间轴。
2.  "“双中间轴”意味着什么?"
       顾名思义,“双中间轴”指的是变速箱内部"设置了两个主要的中间传动轴"。
       这种设计通常是为了实现更复杂的传动比方案和功能,尤其是在重型卡车这种对牵引力、燃油经济性和多档位有极高要求的车辆上。
       通过两个中间轴及其上的齿轮组,可以更灵活地布置齿轮,从而在同一个变速箱壳体内集成更多的档位(前进档和/或后退档),或者实现更优化的传动路线。
3.  "为什么重卡需要这种高端设计?"
       "多档位需求:" 重卡需要非常多的档位(前进档和后退
相关内容:
在介绍重卡变速器时,经常会提到一个高频术语——双中间轴,有些朋友可能听得一头雾水。什么是双中间轴,多一根轴就很厉害吗?
聊这些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双中间轴变速器是怎么来的。
01双中间轴咋来的?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汽车变速箱的主流结构还是单中间轴的。随着西方发达国家高速路网的完善,货运汽车开始向大型化、高速化、专业化发展。发动机功率不断提高,设计师们一方面希望加大变速器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变速器的轴向尺寸变大,这对单中间轴变速箱是自相矛盾的,因此双中间变速器便应运而生。

上世纪60年代,美国伊顿首创富勒双中间轴变速箱,并在1965年注册专利,然后很快在美国重型车辆中普及开来。到了80年代,双中间轴变速箱几乎独占了美国的重型车用变速器市场。
同一时期,我国迈入改革开放,社会急需载重量大、行驶速度快的重卡技术产品。1984年,法士特引进富勒双中间轴变速器技术,开始生产出双中间轴变速箱,拉开了国内双中间轴普及的序幕。

40多年来,国内货运卡车不断向大功率发展,为了更好的满足整车动力性能和经济性的要求,重型变速器也在朝着多档位、大速比、小级差的方向发展。在时代浪潮中,双中间轴变速器超越单中间轴变速器,逐渐成为我们重型卡车的主流配置。
02双中间轴有何特点?
双中间轴变速器有两根一样的中间轴,采用对称布置的设计,导致主轴传递给中间轴的功率被分流。中间轴及上面的轴承、齿轮只承受总动力的二分之一;中间轴传递给主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主轴只承受扭矩,不承受弯矩,改善了主轴和轴承的受力情况,并大大提高了变速器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在设计双中间轴变速器时能够减小中心距和各挡齿轮直径,减窄齿轮宽度、减小各轴直径,从而使变速器的轴向尺寸变短、重量降低。较短的轴向尺寸利于实现多档位、小级差的设计,而较轻的变速器重量有利于轻量化,提高整车的经济性。

由于主轴不会弯曲变形,还可以避免齿轮啮合引起的破坏,有效降低变速器齿轮啮合的噪音,全面延长了变速器使用寿命。
03谁在用双中间轴 ?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双中间轴变速器已经在国内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除了法士特,很多主机厂也自主开发了双中间轴变速器,例如重汽、一汽都有自己的双中间轴变速器,一些高端车采用的进口手动挡变速箱基本也是双中间轴的结构。

如今到了自动挡时代,由于AMT变速器主体结构脱胎于手动挡变速箱,所以目前的主流的AMT基本上也是双中间轴的结构。

当然啦,主流不代表全部,重卡变速箱并不是只能用双中间轴结构。例如东风的重型变速箱就是单中间轴变速箱,它家的AMT也是单中间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