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仅一个月维修7次,东风日产品质问题频发,品控危机引关注!”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消息。如果东风日产某款车型在提车后一个月内经历了7次维修,这无疑会引发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严重质疑,并可能引发所谓的“品控危机”。
这种情况可能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 "消费者信心严重受损:" 这是最直接的影响。消费者在购车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期待的是可靠、省心的交通工具。频繁的维修会让他们感到失望、愤怒,并对东风日产的品牌信任度大打折扣。 2. "品牌声誉受损:" “品质堪忧”的标签一旦形成,会通过口碑和网络迅速传播,对东风日产的整体品牌形象造成长期负面影响,可能波及其他车型和非故障车型。 3. "销售压力增大:" 消费者在购车时会更加谨慎,可能会转向其他品牌,或者要求更大的优惠、更长的保修期作为补偿。这可能导致该车型的销量下滑,甚至影响整个品牌的销售业绩。 4. "售后服务压力和成本增加:" 频繁的维修会占用大量的售后服务资源,增加维修成本和人力投入,也可能激化与消费者的矛盾,导致投诉和维权活动。 5. "引发对供应链和品控体系的质疑:" 这种情况可能不仅仅是单个车型的问题,也可能暴露出东风日产在零部件采购、生产流程、质量检测等环节存在系统性缺陷。
"需要关注的关键点:"
"具体情况:" 维修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相关内容:

“提车第三周,方向盘自己往左偏,像跟我较劲。

”——N7车主群里的这句话,被截图疯转。

底下跟着一句:“别较劲了,它根本不想让你好好开。

销量数字更直白:6月卖一万,10月砍半,只剩五千二。

不是市场冷了,是车主心凉了。

电池报警灯一亮,4S店先递水再递话:“软件升级就好。

”升完继续亮,第二次干脆让“先开着观察”。

有人把观察里程开到两千公里,最后整块电池包被拖走,维修单上写着“电芯电压采样线虚接”,翻译成人话:焊点省成本,没焊住。

日产憋到11月才放“品质保障计划”,话术温柔:电池质保拉长到8年,再送五千块售后代金券。

被喷得最狠的一条评论是:“我缺的是代金券?

缺的是能正常上下班的代步车!

”更尴尬的是,代金券只能买原厂精品,连机油滤芯都换不到——N7没有发动机。

技术底裤也被扒了。

电池包来自二线供应商,能量密度比宁德时代同款低9%,冬天续航打对折;分布式ECU像十年前的诺基亚,各玩各的,死机得排队重启;郑州工厂把油车、电车混线,扭矩枪还没拧完燃油车螺丝,就转头去拧高压线束,力矩多少全靠老师傅手感。

一位离职质检员在贴吧爆料:新能源专属终检工位只有8分钟,燃油车是15分钟,“领导原话——电车构造简单,不用那么细。

最刺痛老车主的,是官宣跟华为合作。

鸿蒙座舱5.0、DriveONE电机,听起来像救世主,可改款车型要到明年一季度。

等于告诉现款车主:你们纯属试错白老鼠,解决方案在下一批。

有人连夜算笔账:按现在二手车收购价,一年亏8万,五千代金券连折旧零头都盖不住。

对比才残忍。

大众ID.4当年也趴窝,48小时内给出热管理补丁,两周内召回,补贴充电桩+现金补偿。

日产拖了5个月,补丁没有,召回没有,只有“延长质保”。

车主自嘲:“延长的是痛苦保质期。

小道消息说,东风集团总部已派专项组住进广州花都总部,会议室灯火通明。

能不能救回口碑,就看接下来30天:要么一次性召回换电池,要么看着五千辆库存车继续生灰。

毕竟,新能源赛道不等人,一次信任塌方,三年都爬不回桌面。

买N7的那批人,曾经是最相信“合资品质”的人;现在他们最常说的词,是“再也不见”。

发布于 2025-11-03 15:00
收藏
1
上一篇:东风日产提车仅一个月频修7次,品质问题频发引发行业关注危机 下一篇:提车仅一个月维修7次,东风日产品质问题频发,品控危机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