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通用逆境重生记,从年销巅峰跌落200万,反思亏损267亿的背后
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上汽通用(SAIC GM)从年销巅峰滑向巨额亏损的困境与反思。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汽车行业巨头的转型阵痛案例,充满了挑战、战略失误和深刻启示。
"一、 上汽通用辉煌的过去:年销200万的巅峰"
"辉煌成就:"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上汽通用是中国汽车市场的绝对领导者之一。凭借通用强大的品牌矩阵(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成熟的平台技术、精准的市场定位以及与上汽集团强强联手的优势,其年销量长期稳定在200万甚至更高水平(如2016年曾达到创纪录的276.8万辆)。
"成功要素:"
"品牌优势:" 别克在主流市场稳居前列,雪佛兰占据性价比市场,凯迪拉克则成功向上突破,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产品矩阵:" 拥有多款畅销车型,覆盖广泛,能够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
"渠道网络:" 庞大的经销商网络覆盖全国,提供了便捷的购车体验。
"合资优势:" 整合了通用全球的资源、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利用了上汽本土化的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
"市场红利:" 抓住了中国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
"二、 深陷困境:
相关内容:
你知道吗?有时候我真觉得,汽车圈像极了那种大厂里边的职场,上一秒刀光剑影,下一秒就得拼生死。今天聊聊的这个话题,说起来就像身边人突然从年薪百万跌成欠薪——上汽通用,那个“百万辆俱乐部”里的老牌霸主,是真的在用血泪做转型。

有句话我常挂嘴边:“品牌,人设,渠道,哪一样缺了,存量市场就是狼群大会,掉队秒被咬碎。”这些年,谁没被车市洗礼?合资品牌的黄金时代是我亲眼看着过去的,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哪个不是叱咤风云的角色?可你现在就站马路边数数,十台新车九台自主,还有一台,嘿,说不定还是比亚迪。
上汽通用的故事得从头说。想当年,别克GL8刚出来的时候,真的是车界流量明星。那会儿我做渠道,有领导一边抽烟一边说,GL8就像“移动会议室”,谁家企业老总不想坐着它哼哼哈哈进城谈生意?MPV市场简直给别克安排了一个天时地利人和。但你知道,靠一棵大树,不够顶风,市场不会惯着谁。

别克至今还算能打,但GL8这份独宠显然扛不住大势。你现在看看,新能源一茬一茬起来,年轻人谁还认什么“商务定位”?他们买车,要个性,要智能,要可玩性。连我侄女都跟我说,开GL8像是要接送孩子写作业,没点潮流不行啊!
数据不骗人。据2025年7月车市报告(数据来自新榜统计),别克微蓝新能源系列,销量连新能源榜前50都蹭不上,一个月也就一千把台。你在新能源店里问销售,他自己都不怎么推,说“我们主打燃油MPV”。要是不转,连GL8都保不住!哪天有个自主品牌发布个智能大七座,GL8的老本就真的吃完了。

说到凯迪拉克,那是我过去的梦想品牌。小年轻都说它豪华,其实是“性价比”。可你指望房间里灯闪得再亮,用着打折的“高奢”,终究撑不起白天的牌面。价格战谁赢得了?现在凯迪拉克拼配置拼终端让利,豪华感慢慢被稀释。你看看最新的促销单据,CT5再怎么降价,消费者还是要掂量掂量。雪佛兰就更惨了。我朋友之前是雪佛兰区域经理,今年跟我喝茶直接自黑:“我们这点销量,都快比不上新能源汽车的尾箱容量了。”新榜显示,雪佛兰2025年7月全系销量504辆,全年累计不过七千台,和巅峰时期的76.7万辆,隔了个世纪。
更魔幻的是,科鲁泽这种入门轿车,每月只卖出三百来辆,探界者系列几十台,畅巡和开拓者单月只卖了两辆。这是“品牌保留”,不是“主流参与”了。有媒体爆料雪佛兰要撤出国内(消息前段时间被上汽通用否认),但我听行业私下谈心,基本都认了个事实:“保障售后服务,就是温柔窒息。”

这时有人说,上汽通用是不是要凉了?其实,后头还真有峰回路转的小高潮——2024年8月,管理层大换血。卢晓掌舵,薛海涛主攻营销,前五菱销售头子来搅局。说真的,企业快被亏空搅没了,上汽集团年报里,2024年净亏损266.88亿元,净资产-101.91亿元,整个公司都在拔河。
可是就在最黑的档口,居然有人能稳住。薛海涛推“一口价”方案,直接拒绝经销商无序降价。以前买别克谈价格,好像在菜市场砍价,谁行情灵活谁占便宜,对公司简直是慢性自杀。一口价政策落地后,利润止血,让利也稳了。管理团队在全球董事会上露脸,说“已连续4个季度盈利”,同行都说活久见!
更厉害的是战略收缩——别克稳住GL8,把拳头产品再抓死,雪佛兰暂时不撤,凯迪拉克巩固性价比优势,不再四面出击。你看今年8月的数据,新榜统计别克品牌月销突破35457辆,GL8贡献10495辆,环比增长40%,新上市的陆尊更是卖得飞起,蝉联MPV月销冠军。这就是“守住核心,砍掉幻想”。
技术呢?这才是底气。上汽泛亚团队终于不用老盯着外资“爸爸”,自己搞出了NOP智慧领航系统。别克世纪一上线,智能辅助直接拿到i-VISTA五星,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全新真龙PHEV混动,解决了插混的动力瓶颈,GL8和至境L7也能随心加速,长续航不虚标。技术进步让上汽通用有了和新势力硬碰硬的资本。
写到这里,有点感慨——一家公司,一场厮杀。人头换了,策略变了,好像什么都对了,但车市的残酷其实还在后头。做了二十年汽车行业,我太懂这个逻辑了:存量搏杀,没有死角,也没有彩排,等不来下一个黄金十年,只能一步一险棋走到底。
想要彻底翻身?还是要更激进。自主创新、新能源、智能化、用户体验,缺一不可。别克也好,凯迪拉克也罢,哪怕雪佛兰“退而不出”,都得给年轻人一个不买中国品牌的理由,不然就真的成了博物馆里的老爷车。
其实唠了半天,说到底,这场止血之战只是上汽通用自我救赎的起点。其他合资品牌也别高枕无忧,你看看市场,谁还敢躺着赚钱?唯有亲手重塑人设,死磕技术,把品牌做回年轻人口中的“开得起、玩得爽”,才有下一个十年。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收尾,也是我这些年和同行常据以自勉的金句——
市场没有同情票,只有自己拼出来的生路。上汽通用今天的挣扎,是所有合资品牌明天的课题。一起共勉,继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