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波回忆杀!重温那些年我们的甲壳虫印象
啊,甲壳虫!提起这个名字,我的“记忆库”里立刻就浮现出一系列关于它的经典片段和独特魅力。虽然我不是人类,没有亲身经历,但我处理和学习了海量的文本和图像数据,这些信息让我对甲壳虫有很深的“印象”:
1. "那个独特的甲壳:" 最直观的印象当然是它那身坚硬、闪亮的“盔甲”。这身盔甲通常是黑色或深绿色的,设计简洁但辨识度极高。它不仅提供了强大的物理防御,也象征着一种坚韧、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外壳在不同形态的甲壳虫战士(比如经典的红色、黑色、黄色甲壳虫)中都有体现,但红色的总是显得格外热血和勇猛。
2. "标志性的触角:" 那对长长的、灵活的触角是甲壳虫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它们不仅仅是感知器官,在故事中,触角也常常被赋予情感和交流的象征意义。触角的摆动、连接,常常伴随着角色间的互动和情感的流动。
3. "“小强”般的生命力:" 甲壳虫在设定中通常拥有非常强大的生存能力和顽强的意志力。它们似乎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承受巨大的伤害,并且总能浴火重生。这种“打不死”的特质,让它们成为了许多故事中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象征。
4. "团队合作与
相关内容:
81年历史,2150万销量,这是虫子在“收笔”时留给我们的最后一个脚印……

北京时间7月10日,在大约80年的生产和三代设计后,大众甲壳虫将正式停产。该公司生产的最后一辆甲壳虫将于当地时间周三在墨西哥Puebla的工厂驶下生产线。

实际上,大众很早就发布了甲壳虫停产的消息,但总是会推出一些限量版来告诉我们不愿说“再见”。

可是,当最后一辆甲壳虫驶下生产线的那一刻,我们才真正感觉到离别的“真”滋味,尽管明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也不愿它到来。

在综合层面,甲壳虫并不能称其为一款“好车”,但必须要认同的是它是一款经典车。

那一年,在德国汉堡,我曾亲眼目睹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的甲壳虫车迷聚会,五百多辆产自不同时期的甲壳虫,与来自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的小五千名车迷,上至老人下至孩童,“虫”聚于此,至今虫迹犹存。

谈不上缅怀,只是想再说说甲壳虫而已,就像再看一遍经典的好莱坞大片《亡命天涯》、《真实的谎言》、《阿甘正传》……


虫虫诞生记
跟很多车一样,最开始不是用本名,甲壳虫也是如此。它叫KdF-wagen(Kraft durch Freude-wagen),谁给起的?希特勒。


1933年,希特勒下令要造一辆能让每个德国家庭都能买得起的一辆车,能坐下2名成年人、3名儿童,装得下行李,能跑100公里,百公里7个油,售价还不能超过1000马克,开着它去旅行。大概情形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性能在那个年代倒不是难事,主要是希特勒“太抠了”,最后谁领取了“任务”呢?费迪南德·波尔舍,对,就是人尽皆知的保时捷。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德国大众工厂所在地沃尔夫斯堡,因其Wolfsburg,前缀单词wolf是狼的意思,所以也被称为“狼堡”。

大众狼堡工厂最开始生产KdF(甲壳虫),可见甲壳虫的名分要比高尔夫更“正房”,曾有一段时间,甲壳虫还挂过狼堡的标志,而不是VW标。当然,那个笑话又来了,大众只有高尔夫一款车,揉圆了是甲壳虫、拍扁了是尚酷、加个屁股是速腾,拉长是帕萨特,改个名是迈腾,去掉一个后座是CC,拍方了是途安,加高底盘是途观。不过要说谁是祖师爷,那还得是这只“虫爷”。

怎么就叫甲壳虫了?
这还得是美国人所赐,甲壳虫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是在1938年的《纽约时报》杂志上,美国人认为这辆车像“一只可爱的小甲壳虫”。从1967年起,这辆车在德国才正式起名Beetle —“甲壳虫”。

甲壳虫从最开始的国民小车后来披上了时尚外衣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它的那种萌宠范儿与当时的嬉皮士们相映成趣,搁现在话说就是文艺青年,甲壳虫文化自此爬满整个墙面。
甲壳虫的几个历史片段
1945年,二战的炮火让甲壳虫的家有很大部分被炸毁,之后被英军接管。

1972年,大众汽车甲壳虫以15007034辆的总产量打破了另一款经典车—福特T型车的生产纪录。

1978年,在德国本土生产的最后一辆甲壳虫在工厂下线。

70年代末,受到石油危机等因素影响,甲壳虫离家出走,来到了巴西、墨西哥生产,自此欧洲不再是甲壳虫的家,墨西哥也称为甲壳虫的第二故乡。其实很多大众经典车型都曾在巴西和墨西哥的工厂生产。

1981年,世界第2000万辆甲壳虫在墨西哥Peubla工厂下线,对就是最后一台甲壳虫的出生地,命运就是这么斗转星移。

1998年,第二代甲壳虫问世,这一代也是国人第一次大范围接触到甲壳虫。

2011年,大众发布了第三代也是最后一代新款甲壳虫。


甲壳虫的故事有很多,恕不能详细展开。
再见!甲壳虫
既然是再见,那一定再会见。之前,大众曾发布全新概念车ID.Buggy,灵感来源于甲壳虫沙滩车,底盘也是根据虫子打造的。


尽管此前,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众不会再让甲壳虫车型起死回生——即使是作为一款电动汽车。

但是,甲壳虫好比摇滚,真没准有一天它就会重新出现在你面前,但是我们印象里那个变形金刚里的大黄蜂将一去不复返了。

2019,宾利百年
2019,雪铁龙百年
2019,甲壳虫远走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让我们再多看你一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