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权路漫漫,记者深度梳理市民投诉,揭示维权难题与挑战
汽车维权确实普遍被认为是一个"困难重重"的过程。记者梳理市民投诉后,通常会揭示出以下几个核心难点:
1. "证据收集难 (Difficulty in Collecting Evidence):"
"问题普遍性:" 很多消费者投诉时,往往缺乏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车辆存在质量问题或销售方存在欺诈行为。
"证据灭失风险:" 汽车故障有时是间歇性的,消费者难以在维权时恰好捕捉到问题发生;或者维修记录、合同等重要文件保管不善。
"技术门槛:" 对于非专业消费者来说,要证明是“设计缺陷”、“制造缺陷”还是“使用不当”往往非常困难,需要专业的技术鉴定。
2. "沟通协商难 (Difficulty in Communication and Negotiation):"
"厂家/经销商推诿:" 面对消费者投诉,部分厂家或经销商可能采取回避、推诿责任、过度强调使用保养不当等策略。
"信息不对称:" 消费者通常不了解复杂的汽车技术、三包政策法规以及厂家内部的索赔流程,在与厂家交涉时处于劣势。
"诉求难以达成一致:" 消费者通常希望得到维修、更换、退货或赔偿,而厂家可能只愿意进行免费维修,双方难以就解决方案达成一致。
3. "法规理解与适用难 (Difficulty in Understanding and Applying Regulations):"
"
相关内容:
随着汽车市场回暖
消费者与4S店间的投诉纠纷
也随之增加
根据国家商务部在2017年颁发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销售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市场秩序和监督管理都由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负责。但记者在梳理多起汽车消费类投诉后发现,消费者的维权之路依然很难。
典型案例
董先生今年一月在沪南公路上的
上海广狮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购买了一辆名爵汽车
提车时发现这是一辆库存车
再仔细看
合同和发票上的盖章是两家企业

董先生:“我买车跟我签合同的单子,是叫上海广狮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给我开出来的发票是上海圣跃4s店。一直告诉我这个车子2年免利息,我贷款贷1万,等我交利息的时候他收我2700多块钱利息。”
记者在董先生提供的合同上看到
除了注明品牌和型号外
并没有生产日期
明显违反相关规定
但广狮汽车的邹先生说
“ 他没问题才提的车 ”

双方各执一词
参照《汽车销售管理办法》
由县级以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
对区域内汽车销售及其相关服务活动
进行监督管理
记者找到了浦东新区商务委
对方却把皮球踢给了市场监管局
女士:消费投诉是区市场监管局负责的
记者:您贵姓啊?
女士:我办公室。
随后,她又把记者推给了另一个部门
——综合处
记者:你这边是综合处是吧?
先生:汽车消费的话,你通过我们新区新闻办,我们又不对外的。
记者:您贵姓?
先生:您找新闻办好吧?
记者辗转从浦东新区新闻办
拿到了新区商务委
一位姓丁的工作人员电话
按要求提供采访提纲后
得到的回复是要请示领导
随后就不了了之

在记者的协调下
广狮公司最终退还了加收的利息款
另一位李小姐的维权路
同样困难重重
去年9月,李小姐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在静安区沪太路上的上海天麦汽车销售公司购买了一辆吉利新能源汽车,当时约定,2个月后厂商会返给购车者2千元补贴。
经过反复投诉,她直到今年3月10号才拿到这笔钱。
更奇怪的是,钱不是吉利公司打给她的,是一个自称叫华庭公司的工作人员的朋友,加了她的微信垫付的。

李小姐:“ 我总觉得他们的做法是不合规的,我投诉不是为了要怎么样,而是不希望其他的消费者也遇到这样的情况。”
对于这起投诉
静安区商务委工作人员也说不好查
“ 它这个纯粹涉及到的就是厂商补贴
这个商务部门没有什么办法
可以去做这个事 ”

汽车维权真的这么难吗?
听众陆小姐去年12月在闵行区顾戴路上的
隆耀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购买了一辆奥迪A6汽车
合同约定包含保险等在内总共44万
当场交了1万元定金后
被告知要加价1万6千元

陆小姐:“ 就让他退押金,他不愿意退押金。”
记者联系了闵行区商务委
当天消费者就拿回了订金
商贸科科长张为民:“ 我刚刚跟销售的负责人讲,你涉嫌强迫消费乱收费,消费者要把押金要回去,你赶紧退给人家,当天就解决掉。”
管与不管,结果截然不同!
记者调查发现,上海市政府在去年12月专门发文,汽车销售的监管由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执法。由于还没有出台细则,有的市场监管局就把《商务部》的规定当令箭,让消费者去找商务委,而有的商务委又会把皮球踢给市场监管局,或者置之不理。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何保障?
两个部门如何补台或跨前一步?
三个投诉案例
只有闵行区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来源: 上海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