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司机艰辛历程揭秘,妻子16年跟车辛酸生活,央视真实记录

是的,您提到的这个情况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关于货车司机及其家庭生活的艰辛,尤其是妻子“跟车”生活的报道和讨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一些深入、感人的纪实作品。央视等主流媒体也确实制作过相关节目,试图展现货车司机群体的真实面貌和他们家庭的付出与不易。
"货车司机工作的艰辛主要体现在:"
1. "长时间驾驶与作息不规律:" 为了运输效率和收入,司机常常需要连续驾驶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昼夜颠倒,睡眠严重不足,身体极度疲劳。 2. "路况与天气风险:" 长期在高速公路、国道上行驶,面临复杂的路况、突发事故、恶劣天气(如冰雪、暴雨)等安全风险。 3. "饮食与卫生条件差:" 长途驾驶,吃饭不规律,往往只能依靠路边的快餐、小吃,饮食质量难以保证。休息环境也常常简陋,甚至是在驾驶室或服务区简陋的床位。 4. "心理压力大:" 长期与家人分离,独自面对工作和路上的压力,缺乏社交,精神容易焦虑、孤独。 5. "身体损耗大:" 长期久坐、缺乏运动,以及不规律的作息和饮食,对司机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负担,常见腰颈椎疾病、胃病、高血压等。
"妻子“跟车”生活的辛酸:"
妻子“跟车”,

相关内容:

熟练地拉好帆布

抽紧粗糙结实的绳子

这些对于卡嫂苗姐来说

已经是轻车熟路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货车司机的老婆

你跟车出来就是帮忙的

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公路货运市场里

有三千万卡车司机

其中男性卡车司机的老婆

就叫“卡嫂”

很多卡嫂都选择跟车

做丈夫辛苦征程中唯一的陪伴

但是像苗姐这样一跟就是十六年的

还是很少见

今天下午三点

苗姐来到绵竹的一家工厂

他们要从这里拉一批货走

苗姐介绍着装货的流程

先去办装货的手续

拿到了提货单

才能去库房里提货

这样的流程

她已经不知道走了多少遍

但今天还是出现了一点小意外

工作人员说没收到货款

不能开提货单

苗姐赶紧打电话去联系收货方核实情况

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苗姐顺利拿到了提货单

跟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几个司机

是苗姐把货运信息分享给他们的

在跑甘肃四川这条线的货运圈子里

苗姐已经是个饱受大家信赖的角色

出门在外

大家互帮互助

路总归是好走一点

今天

苗姐他们要拉的是32吨化肥

化肥和别的货物不同

它见水就化

也就意味着

防雨措施一定要做到位

坚决不能让化肥淋到一点雨

如果淋了雨

先不说运费能不能拿到手

很可能还要赔一大笔钱

32吨化肥全部装完

时间已经到了晚上八点

盖上防雨布之后

苗姐还是不放心

她爬上车顶

仔细检查着篷布

把丈夫老杨担心得不行

一个劲地让她快下来

他之前就是从篷布上摔下来

摔伤了腰

现在还在隐隐作痛

车子即将出发

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苗姐抬头看着外面

不由得想起了她第一次跟车的情形

那一年是2003年

那一趟的目的地是拉萨

一路上天气都不太好

下雨 下雪 下冰雹

路况变得很差

尽管司机们都打起了十二万分精神

但意外是难以避免的

路基下面冲下去了好几辆车

苗姐吓坏了

她不敢多看一眼 也不敢下车

就是在那个漆黑的夜里

她做了跟车的决定

一个人开车跑长途太苦了

就算苗姐在家待着

心依旧悬在嗓子眼

她不放心让老杨一个人

如果她跟车 至少老杨在路上有个伴

可以有人陪着他说说话

有什么事也可以相互照应

做了这个决定后

苗姐坚定地卖掉了当时生意很好地服装店

走上了跟车卡嫂的道路

这条路

她一走就是十六年

跟车的生活无疑是很辛苦的

以前苗姐也很爱美

常常把自己打扮地很漂亮

但是跟车的时候

别说打扮了

有时候车子跑起来

连日常洗漱都成了难题

苗姐也只能在遇见有热水的服务区时

抓紧时间洗一把脸

当她偶尔穿一次裙子时

早就混熟的司机们也会调侃她

说她今天终于想起来她是个女人了

日夜颠倒 居无定所 吃不上饭

这些都是跑运输常见的事

苗姐早就适应这些 习惯这些了

连老杨也一直说老婆受委屈了

有时候雪下大了

两个人就得赶紧下去挂防滑链

这个时候就算摔一跤

也顾不上喊疼

装上防滑链 不要耽误送货

才是对他们来说 更重要的事情

有时候太累了 晚上睡不好

第二天早上 头总是疼得厉害

但苗姐也只能忍着

她还要打起精神

时刻关注着丈夫的状态

送货的路上 老杨负责开车

坐在一旁的苗姐也没闲着

不是在记录一路的油钱、过路费

就是在打电话联系货源

尽量避免出现空跑、等待

苗姐的精明干练也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

刚开始跟车的时候

苗姐很不适应车上的生活

没有人脉 也联系不到货源

直到她认识了一个来自高台的卡嫂

对方热心地指导她怎么找货源

手把手地帮她 教她

慢慢地 苗姐就适应了

变成了现在这个能干的苗姐

对于自己的变化和成长

苗姐只说了一句

人都是逼出来的

路线越跑越熟悉

人脉也越来越广

乌鲁木齐 张掖 成都

苗姐都能熟练地找到货源

这说明她渐渐成了一名出色的卡嫂

同时

这也意味着

她很难尽到一个母亲的职责

苗姐出来跟车的那一年

她的儿子小康才7岁

有一次苗姐都跟着车到了高速口

儿子不愿意了

别人都有妈妈 就我没有

妈妈能不能不去

面对一个孩子对妈妈的渴望

苗姐说不出拒绝的话

她心疼地下车回了家 陪着年幼的儿子

但是等到晚上

懂事的儿子又不放心起爸爸

连声催促着妈妈去跟车

就这样 苗姐再次踏上了跟车之旅

这十几年里 儿子上了初中、高中

读完五年的大学 又考上了研究生

每晚的通话时间

是一家人雷打不动的温情时刻

渐渐长大的儿子

总是在关心他们

到哪里了

吃饭了没有

是儿子最常问的话

通话过程中

苗姐举着手机 把摄像头对准丈夫

老杨抽空看一眼屏幕里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

脸上是欣慰满足的笑意

一家三口有说有笑

似乎正是这清苦生活里最好的慰藉

小康从小到大都很懂事

这么多年 她几乎没怎么管过

儿子有出息 是夫妻俩最开心的事

五年大学 两年研究生

七年二十一万的学费

都是苗姐和丈夫用这一辆车

一趟一趟挣出来的

苗姐何尝不想陪在儿子身边呢

连在车上做饭 她还在念叨

这是小康最爱吃的

货送到了地方

苗姐心里也放松下来

就是这样的一趟趟送货

苗姐和丈夫攒够了钱

在老家县城买了一套房子

在这条看不到头的货运路上

他们有了一个安稳的家

这次终于抽出空回一趟家

一到家 苗姐也没歇着

给花花草草浇完水 她又去做饭

还不忘联系货源 为下一趟出车做准备

忙碌的生活十几年如一日

偶尔停下来竟然觉得很不适应

苗姐和丈夫天天待在一起

也会有吵架闹别扭的时候

有时候苗姐也会说不想跟车了

老杨也表示理解

就让她在家歇一歇

等到老杨出发

苗姐又放不下心

电话打个不停

一遍又一遍嘱咐

困了就要睡觉

不要硬撑着

饭吃了没有

现在到哪了

没有动听的情话

没有华丽的语言

只有质朴生活里真挚的关心

第二天早上七点半

天还没亮

夫妻俩再次出发

他们要去张掖装洋葱

运到成都去

一车32吨的洋葱

运过去需要两天的时间

可以说

卡嫂的存在

不仅仅是分担了运输途中的辛苦

更是给疲惫的货运生涯

添上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说起以后的生活

苗姐满是期待

她早早有了想法

等我们有一天不开车了

我们买个房车

反正我也有驾照

我们两个都会开

出去流浪一圈

沿我们走过的路我们走一遍

他说好 想法好

这是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的

纪录片《颠簸货运路》中的一集

它的名字叫卡嫂

中国有成千上万的卡嫂

正如苗姐所言

跟车的卡嫂和在家的卡嫂都不容易

都要一肩担起里里外外的风风雨雨

这才是真正的夫妻同心 相濡以沫

是普通人平凡生活里的幸福与温暖

很简单 却很踏实

齐心协力过好每一天的日子

比什么都更为重要

也希望每一个奔波在路上的司机

都能一路顺风 平安到家

发布于 2025-10-02 16:30
收藏
1
上一篇:超高品质,畅快体验,vivo X6深度评测解析 下一篇:从业资格证存疑?流程繁琐引卡友吐槽,究竟合理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