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雷诺江铃羿,最懂国人的中法合资车,品质与智慧的完美融合
Okay, let's break down the Li'an Jiong Yì (雷诺江铃羿) and the claim that it's "the French-Chinese car that best understands the Chinese people."
"Analysis of the Claim: "最懂国人的中法合资车" (The French-Chinese Car That Best Understands the Chinese People)"
This is a strong claim, and whether the Yì fully deserves it depends on various factors and perspectives. Here's a look at the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Arguments FOR the Claim (Why it could be considered "the most understanding"):"
1. "French Design Input (Stellantis):" The Yì is based on the French-designed Peugeot 3008, which is known for its stylish, modern, and spacious interior. Stellantis (the parent company of Peugeot, Citroën, and Jiangling Motors) brings a wealth of global, including French, automotive design and engineering expertise. This suggests an understanding of global trends and potentially European aesthetics, which are often appreciated in Chinese markets.
2. "Stellantis Platform & Technology:" Sharing the EMP2 (EMP2 - Enhanced Modular Platform) with Peugeot/Citroën means access to potentially advanced technologies (like advanced driver-assistance systems - ADAS, infotainment systems) developed for global markets, but adapted for Chinese preferences.
3. "Focus on Family Needs:" The Yì is positioned as a mid
相关内容:
原汁原味最香?事实证明,拒绝加长意味着曲高和寡,力推三缸意味着门庭冷落。说起固执己见,如果法系车自称第二,其他“系”绝不敢称第一。法系品牌早早进入中国,却因为剑走偏锋的设计,在销量争夺战中逐渐掉队。人们欣赏法系的天马行空,却无法忽视实用性、保值率等方面的缺憾。俗话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入电动时代,中法合资诞生出新的果实——雷诺江铃羿。它更懂中国用户,却没有因此放弃法系品牌的优势项目。

在我看来,雷诺江铃羿就像一道经过本土化改良的法式简餐,红米饭负责填饱肚子,葡萄酒负责装点情调。测试车型为2022款(改款)雷诺江铃羿长续航智享版,补贴后指导价为18.38万元。为方便阅读,下文将使用“雷诺江铃羿”或“羿”的简称。

谈到雷诺江铃羿,就不得不从身世说起。看到“雷诺江铃”几个字,读者朋友们可能以为雷诺品牌又回来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之所以称之为“雷诺江铃”,根源在于股权关系。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JMEV)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持股人包括雷诺集团、江铃集团和中国农发重点建设基金。江铃集团新能源旗下车型悬挂JMEV车标,而不是雷诺车标。

JMEV的发展史要从7年前说起。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于2015年正式成立,翌年获得全国第七张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牌照。2018年12月,江铃集团新能源与雷诺集团宣布签署电动汽车合作协议。增资扩股后,雷诺集团成为JMEV的最大股东,持有50%股权。与此同时,江铃集团所持股比调整为37%,农发重点建设基金所持股比调整为13%。








期待天马星空的设计?很遗憾,雷诺江铃羿不是纯种法系车。外观设计规规矩矩,没有太多特别之处。羿长着一副寻常家用车的模样,唯独溜背风格车尾增添了一丝运动感。在我看来,造型中庸不是坏事。毕竟,让多数人接受起来没难度,比仅仅吸引一小部分人更能收割钞票。
外观 | 雷诺重返中国?
外观好看与否,往往只决定了眼缘,内饰才是长久陪伴的“伙计”。来到车内,雷诺江铃羿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许多细节可以找找出处。例如,门板-中控台的过渡方式借鉴自奥迪A6L(C7),车窗按键与奔驰颇为相似,电子挡杆则让人想起标致508L。原创度略有遗憾,但效果能够令人满意。整体来看,羿有着同价位较好的内饰质感。











内饰部分,雷诺江铃羿努力迎合中国消费者喜好。环抱式中控台层次饱满,用料和做工花了些心思,高级感超出预期。双联液晶屏、多色氛围灯、自动空调没有缺席,配置水准基本令人满意。更重要的是,中高配车型配有热泵,冬季能耗预计有一定优势。如果车机逻辑能变得再直观些,用户体验会再上一个台阶。
内饰 | 似曾相识燕归来
雷诺江铃羿定位特殊,需要兼顾私人市场和网约车市场,空间表现不容有失。该车的轴距达到了2750mm,在紧凑型车领域居于领先水平。乘坐空间令人满意,前/后排头部空间充裕,后排腿部也有着足够的余量。相比之下,人体工程学设计略显不足,前排坐姿偏高,后排坐姿偏低。






储物方面,雷诺江铃羿表现出务实、顾家的一面,前排储物空间多达8处,后排储物空间则有5处。更重要的是,储物空间足够宽敞,随身物品容易找到合适位置安放。边边角角的空间被充分利用起来,四扇车门的门把手底部均采用封死设计。



行李厢方面,雷诺江铃羿的表现基本令人满意。尾门开口较大,取放物品比较方便。行李厢内部高度充足,且纵深不错,拉杆箱可竖直放置。只可惜,轮拱侵占了较多的横向空间。想要极致实用?SUV或MPV才是理想选择。
空间 | 后排宽敞/座椅偏硬
雷诺江铃羿搭载三元锂电池,产品线被划分为标准续航和长续航两大系列。其中,标准续航系列采用单电机前驱设定,最大功率为60kW。长续航系列提供两种动力方案:单电机前驱车型搭载110kW电机;双电机四驱车型额外增加了后桥电机,综合最大功率达170kW。

本次测试的长续航智享版搭载60kWh电池包,NEDC综合续航里程为500km。永磁同步电机由巨一动力提供,其最大功率为110kW,最大扭矩为225Nm,账面参数无功无过。电机峰值转速仅有12000rpm,属于同价位电动车中偏低的,这在一定程度限制了最高车速(140km/h)。

动力部分,羿就像燃油车一样亲切,上手难度约等于零。电驱系统标定成熟,在平顺与灵巧之间找到了平衡。动力响应轻快,有着1.4T、1.5T燃油车无法比拟的敏捷。请注意,这里的轻快是指“跟脚”,而不是神经质般的“发贼”。加速踏板比例感良好,驾驶者能够比较细腻地控制动力输出。



放在整个电动车市场中,羿的能量回收标定算得上出色。松开加速踏板后,电机反拖介入柔和,正负扭矩切换平滑,拖拽感来得润物细无声。刹车脚感有着浓厚的合资范,踏板重量适中,线性度也没有明显槽点。此外,羿提供舒适刹停功能,停车瞬间“点头”现象非常轻微。
◆ 加速测试
测试车型的车重超过1.5吨(整备质量=1570kg),110kW电机能否轻松驾驭?经过多组测试,雷诺江铃羿长续航智享版的最佳0-100km/h加速成绩为8.87秒,明显优于官方数据(10秒)。在静止加速工况下,车辆存在明显动力限制,加速前半程无法释放全部扭矩。倘若轮胎抓地力再强些,俯仰控制再好些,羿完全有能力跑得更快。



中途加速环节,之前的动力限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轻微“挠胎”。在40km/h左右深踩加速踏板,前轮出现持续打滑,牵引力明显受限。经过测试,该车的40-80km/h加速时间为3.31秒,80-120km/h加速时间为6.33秒。中后段动力表现略显不足,这是纯电动车的常见特性。

◆ 续航/能耗测试
测试车型搭载60kWh三元锂电池,NEDC续航里程为500km。测试时正值夏季,环境温度达到了30℃左右,车内体感闷热。测试期间,我们将空调设定为24℃ AUTO,驾驶模式调至经济,能量回收调至最强。按城市70%、高速30%加权平均,该车的综合平均能耗为15.8kWh/100km。根据60kWh的电池容量计算,羿长续航智享版的综合续航里程为380km,相当于官方标称值的76%。

整体来看,羿的城市能耗偏高,高速能耗相对友好。在城市工况下,该车的平均能耗达到了15.5kWh/100km,续航里程为388km。而在高速工况下,能耗水平没有明显提高,平均能耗为16.5kWh/100km,续航里程为364km。需要强调的是,上述成绩仅代表当前天气条件下的表现,不适用于其他季节。

◆ 补能测试
补能方面,雷诺江铃羿长续航智享版表现尚可。充电速度整体不快,但涓流表现还算不错。具体来看,30%-80%充电用时约1小时,平均充电功率为32.7kW。SOC超过80%后,充电速率未出现明显下降,80%-100%平均充电功率达到了27.6kW。

动力 | 开起来像燃油车
一直以来,法系车的底盘素质为人津津乐道。在场地赛事中,标致206是圈速榜上的风景。梅甘娜R.S.停售多年,却依然牵动着驾驶爱好者的心。作为不挂雷诺标的中法合资车,雷诺江铃羿究竟有多少“髪国味”?舒适性维度,羿带有七分法系影子,滤振效果很有“肉感”。操控性马马虎虎,与驾驶乐趣完全不沾边。忘了“平民轿跑”的广告语吧,羿只是一台家用车。

底盘方面,羿采用前麦弗逊+后E型多连杆的悬挂结构,硬件规格达到了同级中上游水准。比起扭力梁,E型多连杆理论上具备更好的综合性能。毫无意外的是,羿针对中国路况进行了适应性调校,底盘明显偏重于舒适,厚重感排在同级前列。对于家用车而言,这当然是一则好消息。


中低速行驶时,减振舒适性令人刮目相看。遇到减速带和沙井盖,羿表现得从容淡定,甚至让一些合资中型车自惭形秽。随着车速的提高,底盘暴露出青涩的一面:前后阻尼搭配不够平衡。遇到起伏路,前轴能够贴住地面,后轴却高高抛起,存在明显的浮动感。前紧后松,这就导致了俯仰。驶过连续波浪路面,乘客脖子总是一撅一撅的。好在俯仰还算舒缓,不至于减分太多。

高速行驶时,转向有着极强的粘滞感,仿佛方向盘被焊死在转向柱上。从中间位置出发,双手需要付出很大的力气,才能把方向盘转动起来。以120km/h的车速缓缓并线,你甚至会感到后悔,怪自己为何没有练就强壮的肱二头肌。好消息是,转向响应合格,日常驾驶不至于显得笨重。
◆ 刹车测试
刹车测试中,雷诺江铃羿表现得中规中矩。踏板反馈良好,为驾驶者提供了不错的信心。前轴出现明显下沉,好在后轴抬升克制,俯仰控制达到预期。轮胎抓地力略显不足,滑移比较明显,纵向G值大致围绕-1.0g波动。在接近30℃的气温条件下,2022款(改款)羿长续航智享版的最短100-0km/h刹车距离为40.95m。

同级横向比较,40.95m的刹车成绩实属一般。幸运的是,羿没有出现明显热衰减。在连续10组测试中,羿的100-0km/h刹车距离基本稳定在41-42m量级。

◆ 绕桩测试
底盘部分,雷诺江铃羿完全倒向了舒适的一端,代价是操控性略显慵懒。日常驾驶时,转向响应存在一定延迟,给人感觉不够“跟手”。而在绕桩时,情况反而略有改观。车头动态不算敏捷,但车尾能够及时跟上车头,灵活性超出预期。底盘设定偏转向不足,“推头”程度容易预判。

整体来看,车尾足够稳健,没有太多不安分的感觉。至于车头的那点懒惰,对于羿这样一款家用车是完全合理的。在我看来,优化转向手感比提升转向响应更为迫切。在当前的转向手感下,羿开起来既不够轻松,也不够运动,有些两头不讨好。
◆ 噪音测试
测试车辆配有米其林浩悦4轮胎,路面接触感柔和。低速行驶时,雷诺江铃羿能够把噪音控制在相对温和的水平上。随着车速的提高,路噪和风噪开始压迫耳膜,电机噪音也变得尖锐,听觉舒适性下降比较明显。最终,60km/h、80km/h和120km/h行驶噪音均超出推荐值,仅怠速噪音取得较好成绩。
◆ 全文总结
编辑点评:最近几年,许多定制网约车开始“破圈”,逐步走向私人市场。江铃集团新能源虽为中法合资车企,却有着不同于以往的产品思路。雷诺江铃羿没有继承所谓的法系浪漫,反而打起了舒适牌。乘坐空间满足家庭需求,配置设定注重实用,滤振质感则调出了法系风味。除此之外,羿还有着不错的内饰品质,满足了国人对档次感的追求。忘记原汁原味吧,接地气才是优秀家用车的必修课。
精彩内容回顾:
试驾雷诺江铃·羿 双电机 欧洲同步引入
新款雷诺江铃弈上市 售价13.98万元起
爱卡测试威马E.5 这就是通勤快乐车!
底盘 | 充分照顾国情